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85859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工业大学锻造考试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钢锭内部组织结构怎样钢锭内部组织结构,取决于浇筑时钢液在锭模内的结晶条件,即结晶热力学和动 力学条件。钢锭表层为细小的等轴结晶区,向里为柱状结晶区,再往里为倾斜树 枝状结晶区,心部为粗大等轴结晶区。由于选择结晶的缘故,心部上端聚集着轻 质夹杂物和气体,并形成巨大的收缩孔,其周围还有严重疏松。心部底端为沉积 区,含有密度较大的夹杂物或合金元素。二. 大型钢锭与型材有哪些内部缺陷?如何防止?钢锭:1.偏析:通过反复镦-拔变形工艺才能使其化学成分趋于均匀化2.夹杂:3.气体:4. 疏松和缩孔:锻造时将缩孔和冒口一并切除,要求大变形,以便锻透钢锭将疏 松消除 型材:1.碳化物偏析:采用反复镦-拔

2、工艺,彻底打碎碳化物,使之均匀分布,并 为其后的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2. 白点:提高钢的冶炼质量,尽可能降低氢的含量;其次在热加工后采用缓慢冷 却却的方法,让氢充分逸出并尽可能减小各种内应力。3. 非金属夹杂流线三. 常用的下料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1 剪切法:在专用剪床上进行,也可以借助模具在一般曲柄压力机,液压机和锻 锤上进行。优点;生产率高,操作简单,切口无金属损耗 缺点:坯料局部被压扁,坯料断面不平整,剪切面常有毛刺和裂纹2. 冷折法:适用于硬度较高的碳钢和高合金钢 优点:生产率高,端口金属损耗小,所用工具简单。3. 锯切法:适用于锯切直径在 350mm 以内的棒料 优

3、点:下料长度准确,钜割端面平整。缺点:生产率较低,锯口损耗较大。4. 砂轮片切割法:适用于切割小截面棒料,管料以及异形截面材料。高温合金, 钛合金等。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下料长度准确,切割效率不收材料硬度限制 缺点:砂轮片消耗量大,容易崩碎,切割噪音大。5. 气割法:适用于厚板材料进行曲线切割 优点:设备简单,便于野外作业,可切割各种截面材料 缺点:切割面不平整,精度差,断口金属损耗大,生产效率低。四. 为什么轴向加压法能提高下料质量?常用于那些情况下? 由于轴向加压提高了静水压力,改善了材料的塑性,抑制了上下裂纹的错移,从 而使上下裂纹可以重合或上下裂纹错移量减小,最终获得平整光洁的剪

4、切断面。 在轴向加压的同时,会使拉缩区外侧的金属沿轴向转移时所受的阻力增大,因而 减小了剪切的几何畸变。常用于剪切小直径的有色金属棒料。五金属毛坯加热的目的及主要加热方法有哪些?叙述电感应加热的原理及优 点。目的: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即增加金属的可锻性,从而使金属易于流 动成型,并使锻件获得良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燃料加热,电阻炉加热,接触电加热,盐浴炉加热,电感应加热 原理及优点:在感应器通入交变电流成生的交变磁场作用下,置于交变磁场中的 金属坯料内部产生交变电势并形成交变涡流。由于金属毛坯电阻引起的涡流发热 和磁滞损失发热,使坯料得到加热。 加热速度快,感应加热规范稳定,便于机

5、 械化自动操作,宜装在生产流水线上。六金属加热时会产生哪些变化?加热时易产生的缺陷有哪些?如何防止? 变化:组织结构方面:组织转变,晶粒会长大,严重时会过热过烧。力学性能方面:金属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残余应力逐步消失,也可 能会产生新的内应力。物理性能方面:导热系数,导温系数,膨胀系数,密度等变化 化学方面:金属表层氧化,脱碳,吸氢等化学反应。缺陷即防止:过热:稳定过热可通过塑性变形消除。不稳定过热可通过一般热处 理方法改善或消除。过烧:严格执行加热规范,防止炉子跑温,不要把坯料放在炉内局 部温度过高的区域。七确定锻造温度的范围的原则是什么?试以碳钢为例,分析如何确定其锻造温 度范围。原则

6、:应能保证金属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小的变形抗力,并使 锻件获得所希望的组织和性能。对于碳钢,为了防 止 过热过 烧 ,其始 锻 温度一般 比铁碳 相图的固相 线低150250C。为了保证断后锻件内部为再结晶组织,终锻温度一般要高于金属的 再结晶温度50T00C,碳钢再结晶温度为600650C,所以碳钢的终锻温度约在 铁碳相图 Ar1 线以上 2080C。八锻件冷却有哪些方法?试分析锻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内应力的原因。 空冷,灰(砂)冷,炉冷。原因: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的残留九什么是温度头?温度头对坯料加热有什么影响?温度头:设定炉温高出始锻温度的数值。温度头越高则加热速度越快,加热时间

7、短。十锻件在冷却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缺陷?过热,过烧,氧化,脱碳,内应力引起的变形与开裂裂纹或白点,残余应力,翘曲变形或开裂十一自由锻造工序如何分类?各工步变性特点? 基本工序:能够较大幅度地改变坯料形状和尺寸的工序,也是自由锻造过程中主 要变形程序。辅助工序:坯料进入基本工序前预先变形工序。 修整工序:用来精整锻件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达到锻件图要求的工序十二.“锻造比”有什么实用意义?镦粗,拔长时锻造比的形式有差别吗? 实用意义:表示工件锻造前后变形程度的大小。镦粗:KH=HO/H HO, H镦粗前后坯料的高度拔长: KL=F0/F F0, F 拔长前后坯料截面积十三.平砧镦粗时,坯料的变形与

8、应力分布有何特点?不同高径比坯料镦粗结果 有何不同?平砧镦粗沿对称面可分为三个变形区: 区域一:难变形区,该区受端面摩擦影响变形十分困难。该区为三向压应力状态 区域二:大变形区,该变形区处于坯料中段,受摩擦影响小,应力状态有利于变 形,因此变形程度最大。该区域同为三向压应力状态。区域三:小变形区,该区域变形程度介于区域一和区域二之间。该区为两压一拉 应力状态当高径比H0/D0=2.51.5的坯料产生双鼓型,中间存在均匀变形区。1.5T.0有双 鼓型逐渐向单鼓型过渡。1.0只产生单鼓型,形成三个变形区。0.5时,一般采用上平砧下V型砧拔长;2. 当t/d0.5时,上下均采用V型砧拔长;3. 如果

9、在平砧上拔长,必须将坯料先锻成六边形,达到一定尺寸后,再倒角修圆;4. 拔长时为了避免两端温度降低过快,应先拔长两端;5. 芯轴使用前应预热至150250C十六.试分析开式模锻的变形过程及变形特征。 第一阶段:自由变形或称镦粗变形阶段:此时金属处于较弱的三向压应力状态, 变形抗力也较小。第二阶段:形成毛边阶段:此时变形抗力明显增大。第三阶段:充满型槽阶段:此阶段金属 处于更强的三向压应力状态,变形抗力急剧增大。 第四阶段:锻足或称打靠阶段:这一阶段变形仅发生在分模面附近的一个区域内, 其他部位则处于弹性状态。变形区应力应变状态与薄件镦粗相近三向压应力,一 压两拉应变状态。十七.影响开式模锻变形

10、过程的因素有哪些?毛边槽的作用是什么?1. 型槽的具体尺寸和形状2. 毛边槽桥口尺寸和锻件分模位置3. 设备的工作速度,运动特征 毛边槽的作用:1.造成足够大的水平方向的阻力,迫使金属充满型槽,保证锻件 尺寸准确。2. 缓冲锤击3. 容纳多余金属十八.冷,热锻件图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冷锻件图用于最终锻件检验和热锻件图设计;热锻件图用于模锻设计和加工制造十九.锻件图(冷锻件图)设计包含哪些内容?1. 确定分模面2. 确定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3. 确定模锻斜度4. 确定圆角半径5. 确定肋与腹板6. 确定冲孔连皮形式7. 确定模锻件图及锻件技术条件二十.何为分模面?确定分模面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原

11、则是什么? 分模面:模锻件是在可分的模腔中成型,组成模具型腔的各模块的分合面称为“分 模面”。基本原则:保证锻件形状尽可能与零件形状相同,容易从段模型槽中取出;此外, 锻件分模位置应选在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的位置上。具体原则:1.为了便于发现上下模在模锻过程中的错移,分模位置应选在锻件侧 面的中部。2. 为使锻模结构尽量简单,并防止上下模错移,分模面尽可能采用直线状。3. 头部尺寸较大的长轴类锻件,不宜直线分模。4. 为了便于切边模和模锻加工制造,同时也为了节约金属材料,当圆饼类锻件H W2.53D时,无论是在锤上模锻还是在曲柄压力机上或螺旋压力机上锻造,都 应考虑镜像分模,而不采用轴向分模。

12、5. 对金属流线方向有要求的锻件,为避免显微组织被切断,应尽可能沿锻件截面 外形分模。同时还应考虑锻件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应使纤维组织与剪应力方向垂 直。二十一.什么是出模斜度(锻造斜度)?为什么要加出模斜度?为便于模锻件从型槽中取出,必须将型槽壁部做成一定的斜度,称为模锻斜度或 出模角。当模壁具有斜度后,模壁压力N所产生的垂直分力N*sina降低销摩擦阻力F.cos a有助于锻件出模二十二.圆角半径对金属流动及充填模型槽有何影响? 若外圆角半径过小,金属填充模具型槽相应处十分困难,而且易在此处引起应力 集中使其开裂。若外圆角半径过大,会使锻件凸角处余量减小。如锻件内圆角过 小,则金属流动时形成

13、的纤维容易被割断,导致力学性能下降,还容易产生回流, 最后形成折叠使锻件报废,或是磨具上突出部分压塌而影响锻件出模。内圆角半 径若过大,将增加机械加工余量和金属损耗,对某些复杂锻件,内圆角过大,使 金属过早流失,造成局部充不满。二十三.影响锻件余量与公差的因素有哪些?1. 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2. 锻件的质量和公称尺寸的大小3. 锻件材质系数4. 模锻件的精度等级5. 锻压设备类型6. 分模形式和模具状况二十四.试述冷,热锻件图之间的关系 冷锻件图用于如锻件图的设计二十五.试叔终锻模膛的作用。毛边槽的作用及关键尺寸是什么?确定毛边槽尺 寸的方法有哪几种?终锻模膛用来完成锻件的最终成型。 毛边槽作

14、用:1.造成足够大的水平方向的阻力。迫使金属充满型槽,保证锻件尺 寸准确。2. 缓冲锤击。由于毛边金属层的阻隔,可以缓冲上下模块的直接撞击,提高锻模 寿命。3. 容纳多余金属。在金属已完全充满型槽后,尚有多余金属需要排出,这是靠毛 边仓部来容纳多余的金属。关键尺寸:桥部高度h,宽度b,及入口半径R1方法:吨位法,计算法。二十六.毛边槽分哪些类型?常用的有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形式I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其优点是桥部设在上模块,与坯料接触时间短,吸 收热量少,因而温升少,能减轻桥部磨损或避免压塌。形式II适用于高度方向形状不对称锻件。因而复杂部分设在上模,为简化切变冲 头形状,通常将锻件翻转1800,故桥部设在下模,切边时锻件也易放平稳。形式III适用于形状复杂,坯料体积不易计算准确而往往偏多的锻件,由于增大仓 部容积,不至于发生上下模压不靠。形式W使用对象同形式III,由于加宽下模毛边槽桥部,因而提高桥部强度,以避 免桥部过快地磨损和过早地压塌。形式V只适用于锻模局部,桥部增设阻尼沟,增加金属向仓部流动阻力,迫使金 属流向型槽深处或枝芽处。形式切称为楔形毛边槽,其特点是终锻时水平方向金属流动愈来愈困难,适用形 状更复杂的锻件,缺点是切除毛边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