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股“清流”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85698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股“清流”中》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做一股“清流”中》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做一股“清流”中》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做一股“清流”中》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股“清流”中》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股“清流”中》阅读练习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边的文字,分别回答下列问题。做一股“清流”中徐文秀 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神往。比方不久前,电视上朗诵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日“火”起来,遇 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髦。 文化这样,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 选择。但是,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浑浊而昏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 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爱“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 精”;有的热中于走虚夸诞”的门路,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到处 浮在表面,不时想走捷径;有的知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 懒惰、疲沓的样子,工作常常千点意思意思,推行誉既不出风头,又不落伍头”

2、;有的甚至沉迷于险恶丑”的法例,搞厚黑学、行潜规 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清流生活,既是十种人生态废,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朝学者顾炎武说:“念书通大义,发奋冠清流。”革命前驱李大钊赞美:“社 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崇奉。”从古到今,做一股“清流” 是许多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敬。从汇 身自爱、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 色好。只留清气满乾珅”的王冕;从铁骨钟铮持正义、横刀马的彭德 怀,到一生追求真谛、“洋身是刺”的张爱萍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 的清亮、干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现出绚烂醒目的画卷。 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

3、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 股清爽之气,言行有风格,生活有品位,阳光千净、超然脱俗,身上 发散出独出心裁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切的自我,说 实话、道诚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直、多一点坦诚,不掩盖、不矫情。 活出清流的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节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固守 而不随声附和。说究竟,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 爽爽、做事明理解白、当官一干二净的样子。 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先人云:“源节流请。”做人的 根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原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 财产能够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原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 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现

4、在变得怎么样,偏 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泉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 亮了。 欲成清流之人,得胸襟弘愿。有大目标和大理想的人,老是不会 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鸽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 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理想在激励,生命就会载歌载舞。要想活出清 流样子,心里还要有强盛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 得住孤独,挡得住诱感,守得住贫困,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 人的暗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人不必定过得荣华,得必 定要活得尊贵,保持一份高傲,守住一份时令,便能活出清流样子 莲花,以其高活质量世人“偏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行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

5、己行稳致远。(选自 2018 年的月 16日人民日报,有变动 ) 76通读全文,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77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8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79 文章第段和第段可否调动次序 ?为何 ?80 假如要在第段横线上, 加一个论据,下边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年青时的左拉很穷,有时获得一个蜡烛头,他会快乐得像过节。正是贫困磨砺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惊动一时的卢贡马卡尔家 族。B 孙子膑脚,遭到伤害,却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 己的命运,终于等到发挥自己志向的时候。C 陶渊明固守自己的理想与人品尊严,保持心灵的独立与自由,不 为五斗米而折腰,断然辞官归隐。【答案】76我们要做清流之人。 (意思对即可 )77 第段列举朗诵者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例子,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引出本文的论题清流。 (意思对即可 )78 举例论证。列举周敦颐、王冕、彭德怀、张爱萍等人的例子,具 体论证了“清流生活, 既是一种人生态度, 也是一种人生价值”这一 看法,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意思对即可 )79 不可以。第段和第段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怎样才能成为清流之 人。第段论述“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第段论述“欲成 清流之人,得胸襟弘愿”, 还要有强盛的定力和自制力“正本清源” 是“胸襟弘愿”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不可以调动。 (意思对即可 )80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