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开启语言大门的新钥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85674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把开启语言大门的新钥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把开启语言大门的新钥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把开启语言大门的新钥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把开启语言大门的新钥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把开启语言大门的金钥匙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 小榄镇第三幼儿园 温清媚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我认为“听读游戏识字”活动就是开启语言大门的金钥匙,它独特的形式,为幼儿提供了重要的语言模仿、学习的环境,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听读环节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听读过程包括欣赏课文、跟读课文、朗读课文三个步骤。在听读过程中,幼儿直接吸收书面语言、规范自己的口头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语言能力。 1、 在欣赏课文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倾听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广东人说普通话以平舌发音为主,发不准舌齿音、翘舌音、前鼻音

2、、后鼻音。幼儿往往把喝(h)读成(k)、扇读成(xan)、奶读成(li)等。特别是小班幼儿,普通话表达能力更差。针对这一情况,在欣赏课文时,我反复引导幼儿按照常规要求,仔细倾听录音机中标准的普通话范读,与幼儿一起玩“比一比”、“听一听”等游戏。如教师读“照”与“叫”,让幼儿仔细分析它们的发音同不同?通过听、比较、练习,使幼儿克服方言的干扰,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同时,还使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 2、 在跟读、朗读课文中提高表达能力。 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我按照跟读的要求,引导幼儿在轻声跟读中自然地学着录音带中叔叔、阿姨的语音、语调,有感情地朗诵诗文。为提高幼儿的朗读水平,我逐句为幼儿分析感情语气

3、,并作示范。我还在班内组织“小小朗诵比赛”。通过练习,孩子们逐渐学会了用不同的声调和语气变化表现不同人物形象,如老牛的声音是低沉的、小羊的声音是轻柔的、老虎的声音是雄壮的.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幼儿积累了大量词句,“熟读百遍,其意自见”。我班的梓琪小朋友发现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惊喜地说:“哇,窗外花儿朵朵开,蜜蜂采蜜乐悠悠。”她用第四册课文梦中的诗文来表达自己看到的景象。有一天,远修小朋友在玩积木,他一边玩一边念:“积木方,积木圆,我用积木盖花园”经过听读活动,小朋友学会了把书中的诗文吸收成自己的语言,并灵活运用。 二、 识字游戏与语言能力的提高。 1、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

4、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水果娃娃联欢会”的游戏中,我让幼儿当观众观看表演。当小舞台上出现可爱的苹果娃娃时,小朋友兴奋地叫起来:“是苹果!”教师乘机把“苹果”字卡拿出来,教幼儿认读,随后大家一起观看苹果娃娃的表演。就这样,我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出示雪梨、香蕉等,让幼儿置身于游戏情景中,不知不觉地练习发音、认读生字、丰富词汇。 2、 在游戏中丰富词汇,发展表述能力。 为巩固生字、丰富词汇,我组织幼儿开展“看字组词”的游戏。如“小花瓣找朋友”,在花瓣上贴上汉字(如“风”),引导幼儿找出小花瓣的好朋友。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给小花瓣找来了好朋友:刮风、大风、风景

5、、秋风等。 为培养幼儿造句、说话的能力,我组织了“看字 造句”、“找字说话”的游戏。如出示“饥饿”两字,让幼儿编一句好听的话,嘉诚说:“小老鼠觉得很饥饿,就偷偷地跑到街上找东西吃。”嘉颖说:“树上有一只饥饿的寒鸦。”通过每天的识字小游戏,幼儿组词、造句的能力增强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与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通过开展“听读游戏识字”活动,正确掌握了看书的方法,认识了许多汉字,尤其是大班的幼儿,识字量最多的达1700左右。此时,我为幼儿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低幼读物,让幼儿在课余、饭后自由阅读。教师与幼儿交流阅读的情况。我还请幼儿表演看图讲故事等,从小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我班已毕业的王川小朋友,读一年级就迷上看书,如三国演义、少先队员等。可见,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活动对于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是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和天津教科院联合研究的一项新的教研成果。在园实验四年来,深受幼儿和家长的喜爱。专家们的研究和我们的实践证明了它对幼儿倾听、表达、早期阅读等能力的促进作用,它正如一把金钥匙,让幼儿轻而易举地打开了“语言大门”,在学习语言的环境中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