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85399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立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今年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一、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学前教育宣传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12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什么?“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准备,这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所关切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前教育宣传月”,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

2、接的话题。二、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发展也会更健全。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的教育重点是“养习惯”。比如小班,鼓励小班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把自己小储物柜里的衣物折叠好,把油画棒、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时把鞋子、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比如中班,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

3、材料,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就餐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比如大班,鼓励孩子尝试探索整理书包、认识时钟等。如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时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书包。三、幼小衔接“接”的是什么?01.生活习惯培养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让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教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文具和玩具,让孩子学会使用

4、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学会削铅笔等。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子等,在游戏或就餐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图书、餐具和其他用具等。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02.行为习惯培养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孩子的身体也有益处。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例如:养成做事有计划、有准备的好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

5、间,让孩子完成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于当下的学习。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让孩子勤洗手、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等。03.学习习惯培养1.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是孩子应该具有的一项重要学习习

6、惯。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得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2.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保持规范的坐姿和握笔姿势。04.良好的心理准备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

7、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及时帮助孩子克服相关困难。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虽然出不了门,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孩子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3.查阅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孩子们对于小学一定充满着好奇感和新鲜感,疫情当下,直接带孩子参观小学可能不太方便,爸爸妈妈可以上网为孩子们收集一些小学的、视频,带孩子们来一次“云参观”。参观结束后,可以让孩子用画笔记录下他心目中的小学。幼儿园的话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

8、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于学习能力的准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们好!每年的5月20日6月20日是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十二周年,更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二年。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欢迎各

9、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共同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一、你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吗?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号),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决定从201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时间定为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为“倾听儿童,相伴成长”。通知强调,宣传月期间要聚焦基层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宣传展示幼儿园教师在日常保教工作中的实践探索,引导幼儿园深入聚焦保教实践的薄弱

10、环节,将科学观察了解幼儿作为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一、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二、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三、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01我们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看到孩子浑身是土,脸上还挂着彩的样子,家长就能猜出孩子是打架了。有些父母可能会先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再去询问发生了什么。在家长眼中已经给孩子定位好了,已经认定好了原因所以很

11、少会去听孩子的解释。这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很有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态度会令孩子失去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欲望,将委屈藏在心里。孩子遇到事情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安慰。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02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

12、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的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03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再忙也不至于连跟孩子说会话的时间都没有吧!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04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的很敷衍、心不在焉等。孩子愿

13、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心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当孩子主动跟我们说话成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三、具体怎么做呢?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最后用心听孩子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2023年5月2

14、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关于学前教育宣传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为“倾听儿童,相伴成长”。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一、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二、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三、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为什么要

15、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不懂得多么深奥的语言表达,更不懂得用语言抒情.他们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将自己的内心完完全全的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出来。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背后一定有一个正当理由。他们可能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用“非正常”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这个时候,我们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则是对孩子最好的关注和支持。所以,当我们见到他们做出某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倾听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从他们的行动中知晓他们的需求,从而给予他们照顾,帮助他们成长。我们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二、成人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

16、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一起分享,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怎样倾听孩子的心声1.耐心倾听父母先减少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你才能够有耐心倾听下去。别忽视孩子的感受,不要让孩子觉得他的痛苦不重要。2.目光接触在我们和孩子交流时,眼睛和耳朵一样的重要。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户。我们也能够用眼睛去传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