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853669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系统解剖学重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骨学1.骨的形态学分类2.骨的根本构造颅前窝:存在筛孔,脑脊液鼻漏颅前窝骨折颅中窝:将垂体窝和鞍背合称为蝶鞍,在蝶鞍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排序有圆孔,卵圆孔,棘孔颅后窝:存在枕骨大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以及耳门肩胛骨上角平对第二肋,肩胛骨下角平对第七肋。常作为计数肋骨序数的标志。肱骨:存在外科颈易骨折,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骨折时容易损伤桡神经,上踝和外上踝,鹰嘴窝,尺神经沟2关节学1. 掌握:关节的根本构造和辅助构造。关节根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构造:韧带,关节软骨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向突出、滑膜囊滑膜向外突出2. 熟悉:关节的运动及类型。冠状轴:屈、伸矢状轴:收、展垂直

2、轴:旋转(旋、旋外)多轴联合运动:环转3. 了解:骨连结的分类。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直接连结:纤维连结,骨性连结,软骨连结间接连结:关节几个重要关节:有囊韧带的是膝关节和髋关节。有关节盘的关节是胸锁关节,颞下颌关节,桡腕关节,膝关节胸锁关节:1.是连接躯干骨与上肢骨的唯一关节。2.关节有关节盘。腕关节(桡腕关节)1构成:桡骨+舟、月、三角2特点:有关节盘3运动:屈伸为主肩关节:1根本构成:肩胛骨关节盂+肱骨头2特点:头大窝小,是全身运动最灵活的关节3辅助构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4屈、伸、收、展、旋转、环转肘关节:1根本构成:三合一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关节

3、2特点: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3辅助构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4屈、伸、收、展、旋转、环转骨盆的构成:髋骨+骶骨韧带:1骶棘韧带2骶结节韧带髋关节:1根本构成:髋臼+股骨头2特点:头大窝更大、关节稳定3辅助构造: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股骨头韧带,轮匝韧带4同肩关节膝关节:1根本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2特点:头大窝更大、关节稳定,是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3辅助构造:前方:髌韧带前方:腘斜韧带侧:胫侧副韧带外侧:腓侧副韧带部:前,后穿插韧带,半月板踝关节:1构成:胫骨、腓骨下端+距骨2韧带:侧三角韧带外侧距腓、跟腓韧带3运动:背屈伸稳定、跖屈屈不稳定Ps:跗横关节:常在此进

4、展足的离断手术。3肌学1. 肌的形态学分类及肌的辅助构造。肌的形态学分类:长肌:多见于四肢,能产生大幅度的运动。短肌:多见于躯干的深层。扁肌:多分布于胸、腹壁。扁肌的肌腱称为腱膜轮匝肌:多分布于孔、裂的周围肌的辅助装置:1.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外层:纤维鞘层:滑膜鞘2.枕额肌的位置、起止。颅顶3.眼轮匝肌眼裂周围、口轮匝肌口裂周围的位置和作用。4.咀嚼肌的位置、作用。颞肌,咬肌,翼肌前三块肌肉均能上提下颌骨,帮助闭口或咬合,翼外肌拉下颌骨,帮助口5.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起止、作用。两侧收缩使头后仰,一侧收缩使头偏向同侧,脸转向对侧。Ps: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

5、动脉和臂丛通过。6.颈阔肌的位置。7.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作用。斜方肌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作用:运动肩胛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或上提,下降。瘫痪时,产生塌肩。背阔肌位置:位于背下部作用:可使臂后伸,收和旋,假设上肢固定可引体向上竖脊肌 (骶棘肌) 位置:纵列于躯干反面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8.胸大肌起止、作用。胸大肌位置:位于胸前壁,呈三角形,宽而厚作用:使臂收,旋和前屈。臂上举固定时可上提躯干。9.胸小肌、前锯肌的起止、作用。胸小肌位置:位于胸大肌深面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前锯肌位置:位于胸廓侧壁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前锯肌瘫痪时,可出现翼状肩10

6、.肋间、外肌的作用。胸固有肌:肋间外肌作用:提肋,使胸廓纵径及横径皆扩大,以助吸气。肋间肌作用:降肋,助呼气。11.膈的位置、特点和作用。膈的周围部为肌性局部,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止于膈中央的中心腱。作用:助呼吸膈有3个裂孔:T12前方为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T10高度为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T8高度为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12.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斜肌、腹横肌的位置。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壁的浅层腹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腹横肌:位于腹斜肌的深面腹前外侧肌群主要作用:保护腹腔器官和维持腹压Ps:腹股沟管为腹壁的薄弱局部,是腹股沟

7、疝的好发局部13.三角肌位置、起止、作用。三角肌和冈上肌作用:外展肩关节冈下肌和小圆肌作用:旋外肩关节大圆机和肩胛下肌作用:旋肩关节14.肱二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肱二头肌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在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15.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肱三头肌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和收。16.臀大肌、梨状肌的位置、起止、作用。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起自髂骨翼外和骶骨反面,止于股骨的臀骨粗隆。作用:是大腿后伸和旋外,也是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臀中肌和臀小肌位于臀大肌深面,作用:是髋关节外展起自盆骨面,骶骨前面的梨状肌,经坐骨大孔出盆腔到达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17.股四头肌、缝匠肌的位置

8、、起止、作用。大腿肌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股四头肌是人体体积最大的肌肉四个头:股直肌、股侧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缝匠肌是人体长度最长的肌肉作用:屈髋、屈膝,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大腿肌后群:3块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作用:伸髋和屈膝18.小腿三头肌的位置、作用。小腿肌后群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作用: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深层:腘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胫骨后肌作用:屈趾,屈踝关节和使足翻。4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以下的消化道2.咽峡的概念。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

9、之间的狭窄部,也是两者的分界。3.舌乳头,颏舌肌的功能。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无味蕾,不能感受味觉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4.牙的形态和牙式。20乳牙,32恒牙以被检查者的方位为准,以+记号划分成4区,用罗马数字IV表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5.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开口。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部黏膜,属于黏液腺。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6.咽的位置、分部、交通及各部的形态。鼻咽:上至颅底,下至腭帆游离缘平面。Ps: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口咽:腭帆游离缘至会厌上缘。咽淋巴环喉咽

10、:会厌上缘至第六颈椎下缘。Ps: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之处。7.食管的位置、分部;食管三个狭窄。位置:c6下缘与咽相接重要毗邻:前方:气管、左主支气管左前方:胸主动脉食管的分段:颈部:C6下缘-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部:最长,-膈肌的食管裂孔腹部:最短,-胃的贲门食管的狭窄部:第一个狭窄:食管起始部,平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个狭窄:与左支气管穿插处,平T4、5之间高度。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个狭窄: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平T10高度,距中切牙约40cm。8.胃的形态和分部。分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小弯处。位置:中等度充盈时大局部位于左季肋区,

11、小局部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T11左侧,幽门位于L1右侧。9.小肠的分部。1.十二指肠,2.空肠,3.回肠集合淋巴滤泡10.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和分部。位于腹后壁,贴近脊柱腰部。全长约25厘米,呈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ps:十二指肠球:此处肠壁薄,管径大,是溃疡及穿孔的好发部位。降部ps: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水平部升部此部与空肠间转折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ps:十二指肠悬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11.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三大构造特征。分为五局部:盲肠,阑尾,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局部。直肠,肛管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构造:结肠带:三条,沿大肠

12、的纵轴平行排列,三条结肠带会聚于阑尾根部,是手术中寻找阑尾的标志。结肠袋:由于结肠带的长度小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缩而形成。肠脂垂: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小突起,由浆膜和脂肪组成12.盲肠的位置。位置:右髂窝13.阑尾位置及根部的体表投影。位置:多位于右髂窝。根部连于盲肠后侧壁,位置较恒定,是三条结肠带的聚集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Lanz点: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处。14.直肠的位置、直肠横襞、骶曲、会阴曲。直肠位于小骨盆腔,上端于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于骶尾骨前方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为肛管。形态两个弯曲矢状面骶曲:直肠上段沿骶尾骨下行,

13、形成凸向后的弯曲。会阴曲:直肠下段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弯曲Ps:直肠横襞有三个,由黏膜及环行肌构成,具有阻挡粪便下移的作用。其中, 中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距离肛门约7cm,是直肠镜检的定位标志。15.肛管的位置、形态,齿状线的意义。齿状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也是、外痔的分界限。1.肝的形态、位置和分叶。呈不规则楔形,大局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局部位于左季肋区。分2叶,肝右叶和肝左叶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H形沟横沟:有出入肝门的构造,出入肝门的构造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前:肝左,右管中: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后:肝门静脉左,右支2.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胆囊窝胆囊底胆囊

14、体胆囊颈胆囊管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胆囊炎时此处有压痛。Ps: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有胆囊动脉通过,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3.肝外胆道的组成,肝胰壶腹。胰管末端与胆总管集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4.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未进食:胆汁肝分泌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进食后:胆囊收缩和Oddis括约肌舒:胆汁由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5.胰位置、分部。位置:腹上区、左季肋区横置于L1,2的前方分部:胰头、胰体、胰尾5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的组成组成:呼吸道和肺2.鼻旁窦位置及开口额窦,上颌窦以及筛窦的前中群都开口于中鼻道筛窦的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3.喉的位置、喉软骨及喉腔的分部喉位于颈前部正中,由喉软骨和喉肌构成喉软骨:1.甲状软骨 2.环状软骨 3.会厌软骨 4.杓状软骨成对喉肌属横纹肌,其作用是紧或松弛声带,开大或缩小声门裂,并可缩小喉口。喉腔分部:1.喉口 2.喉前庭 3.喉中间腔 4.声门下腔易发生喉水肿。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之处。声韧带、声带肌和喉粘膜共同构成声带。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4.气管杈的位置及气管隆嵴气管位置:环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