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85344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4纸数学单元教学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万以上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亿以内的数。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和整万、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的实际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能按照数级由高到低正确的读数、写数;能根据级数单位说出数中各数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数值;理解一个数所含的级数单位和它的组成;能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能按要求求出大数目的近似数。数学思考方面: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积极探索,并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的进行思考;在交流中,能正确表达自己操作、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情感与态度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有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方法努力克服。对学习中的错误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三、教学措施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

3、成。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四、课时安排信息窗1 3课时信息窗2 3课时信息窗3 3课时信息窗4 3课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计算器一、教材分析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

4、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1)对计算器的认识,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先出示了人们购买商品的实际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计算器的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2)通过合作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对计算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认识,教材没有给出枯燥的文字说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3)对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教材选择了数字比较小的加法和乘法算式,便于学生通过验算,确认计算器能保证计算正确,并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而对减法和除法以及含

5、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则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己探索。三、教学措施1、突出使用计算器的价值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使用计算器。3、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有趣的数学规律,从中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数与式的美,体验数学的奇妙。四、课时安排信息窗1 3课时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知识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部分。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小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学完本单元的知识以后,应对整数乘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本单元的内容有:两位数乘一位数

6、(进位)、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三步混合运算。内容较多,教师讲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加大口算练习力度,重视估算,并且在讲解过程中,以解决问题为先导、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混合运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四、教学措

7、施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3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使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五、课时安排信息窗1 3课时信息窗2 3课时信息窗3 3课时信息窗4 3课时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平行与相交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为平行和相交。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抽象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

8、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并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能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2、学绘画平行线与互相垂直。难点:发展学生的抽

9、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四、单元教学措施1、在具体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4、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六、课时安排信息窗一 2课时信息窗二 2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四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本单元教材选取了农业生产和现代科

10、技的素材来研究除法计算。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会判断商的位数。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2、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两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四、教材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难点: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五、单元教学措施1、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2、培

11、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4、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六、课时安排信息窗1 3课时信息窗2 3课时信息窗3 3课时信息窗4 3课时信息窗5 3课时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会了分一分、数一数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分类用符号记录信息,在三年级又学会了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到本单元的分段统计中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统计数据有哪些方法,比比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数据统计的能力。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三个教学内容,依次是按照大小顺序分段整理数

12、据,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统计活动经验,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不相等会影响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而修改或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规则。本单元的最后是实践活动了解我们自己,让学生用统计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班内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生日、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等数据,从而了解自己班内的一些情况。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3、,进一步体验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根据要求绘制条形图。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四、教学措施1、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的经验。五、课时安排 统计 2课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课时练习 1课时了解自己 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