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85312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42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五探究世界的本质(建议用时45分钟)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1. 不但实物,而且任何一种物质形式都不能把一切物质形式都包括进去。要正确地说明什么是物质,必须跳出具体物质形式的框框,抓住一切物质形式的共同本 质即客观实在,作出最大的概括。这段话说明()A.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B. 正确地掌握物质概念必须把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C. 哲学所讲的物质和自然科学所讲的物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D. 能够概括一切物质形式共同本质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解

2、析】选B。这段话说的是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 物质概念的科学内涵。A错在“客观存在”,精神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具 体形式有很多,不仅仅指自然科学所讲的物质,C不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唯一特性,不是“属性” ,D不选;B正确。2.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段话 的哲学寓意是() 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有生有灭的A.B.C.D.【解析】选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 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 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错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上的物质都是永恒的 , 错误; 符合题意。3. (2020 秦皇岛模拟)“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 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 ,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 有度有序利用资源 , 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 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 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 ”这是基于 ()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正确对待自

4、然的前提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A.B.C.D.【解析】选A。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 有度有序利用资源 , 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是客观的 ,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 符合题意 ; 尊重自然规律 , 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 , 错误;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错误。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水稻新种质 , 株高可达 2.2 米, 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水稻长得比人高的事实( ) 强调人类可以创造出世界

5、上没有的物质 没有摆脱水稻自身固有的内在属性 是无法否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的 证明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 B. C. D.【解析】选Co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在于强调自然界的物质性、 客观性; 符合题意 , 根据题意 , 水稻长得比人高的事实并没有摆脱水稻自身固有的内在属 性, 水稻生长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 是无法否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 性的;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 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 , 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环境保护 , 造成了严重 的水资源污染 , 每年有 5 000 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 , 每年有 3 500 万人因水污染 患心血管疾病。现在,各个国

6、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 这一问题。近日,由某市团委联合市文明办正式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组建了 137支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护河行动,协助各地“河长”治水护水。结合材料, 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 , 分析该市开展“青春护河五大行动” 的必要性。【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 , 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 的知识, 分析该市开展“青 春护河五大行动”的必要性。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 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根据水资源现状启动“青春护河五 大行动”,组建了 137支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护河行动。结合自然界的物质性原 理和方法论,对应材料进行

7、分析即可。答案: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 都是统一的物 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该市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正是根据本市 水资源危机和污染的现状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 客观的生动体现,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6. (2019 烟台模拟)一位好友发给你的2019新年祝福:愿岁月不改你脸,红尘不染你心;愿岁月无痕,友谊长存。从哲学角度看 ()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岁月不改你脸”的人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

8、对静止的统一一 , “友谊长存”是可能的 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无能为力,“不染你心”是不可能的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A. B. C. D.【解析】选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岁月不改你脸”不存在,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的其中一层 意思,就是指在某一阶段和某一时期事物的性质不变,“友谊长存”就是指人与 人之间关系在一定阶段保持不变,事物保持相对静止是可能的,符合题意; 物质决定意识,但人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出淤 泥而不染,坚定内心,不受红尘沾染,错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9、物质 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错误。7. 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对应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世界是抽质的狗馬囂运动的 运琲自现弹的*規律是專期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B.-C.-D.-【解析】选G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 接而变化起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了规律是 客观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说明运动是有规律的。故正 确的顺序是,选G8. (2020 保定模拟)联合国世界气象组

10、织称,由于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排放,目前,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速达到了数百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 只承认运动而否定静止,犯了相对主义错误 割裂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割裂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犯了唯心主义错误A. B. C. D.【解析】选B。由于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排放,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速达到了 数百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可以看出人类没有尊重客观规律,没有从实际出发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 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否定静止 ,也没有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排除。9.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 十八大以来

11、的五年 ,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 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繁、全球性问题 加剧的外部环境 ,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迎难而上 ,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历史性成就。结合材料并运用 “运动与静止” 的知识, 说明“新常态”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内涵。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运动与静止”的知识 ,说明“新常态”下坚 持稳中求进的内涵。本题考查的知识明确 , 即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解答本题 , 首 先明确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 主要包括运动与静止的区别与联系 ,即运 动是无条件的、永恒

12、的、绝对的 ,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是有条件的、暂 时的、相对的 ,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然后把材料信息与这三 个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即可。答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 对的 , “稳”不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不要发展 , 更不是因循守旧 , 要为今后的 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动力、激发活力。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 状态, 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新常态下 , 经济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 作总基调,稳是基础、是前提。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正 确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 , “稳”与“进”可以相互

13、促进。考点三 物质运动的规律10. (2020 武汉模拟)2019年2月,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发布一项重大研究 成果 , 我国天文学家首次通过恒星的观测向人类展示银河系恒星盘惊人的翘曲 结构。该成果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识 , 同时也对外盘起源提供了决定性 观测证据 , 为我们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关 键线索 , 该成果证明 ( )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人的主观能动性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 , 循规蹈矩A. B. C. D.【解析】选A。我国天文学家首次通过恒星的观测向人类展示银河系恒星盘惊

14、人 的翘曲结构 , 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识 , 同时也对外盘起源提供了决定性 观测证据 , 为我们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关 键线索。这表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正确;中的“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排除; 我们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中的“循规蹈矩” 说法错误 , 排除。11.2019 年, 我国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 有效应对重 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的研究 ,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是基于( ) 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

15、形式利用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 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A. B.C.D.【解析】选B。人们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是基于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 尊重客观规律是实 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入选;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 利用规律 , 但是不能改造规律 ;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 B。12. (2020 衡阳模拟)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宜宾市长宁县 6.0 级地震。当地居民通过电视、大喇叭等多终端收到地震预 警信息 , 提前疏散避难。这表明 ()A.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B. 规律是可以被预测甚至是改变的C. 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D.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物质体系【解析】选C。四川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