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85205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巩固练: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第六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对应学生用书P29(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自由落体运动概念)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A错误;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C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不过是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C正确;D做的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错误。2(伽利略的研究方法)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

2、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D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答案D解析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通过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推理得出推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最后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也是如此,故正确答案为D。3(公式应用)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的落地声最少需要0.7 s,估算一下这棵枣树的高度至少是()A1.5 m B2.5 m C5 m D7 m答案B解析红枣从树枝上脱落可认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t0.7 s,根据hgt2,h2.

3、5 m,所以树高至少2.5 m,B正确。4(竖直上抛)(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答案AC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都为g,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相同,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正确,D错误。5(竖直上抛)某同学身高1.8 m

4、,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恰好能横着越过高为1.8 m的横杆,如图所示。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 m/s2)()A2 m/s B4 m/s C6 m/s D8 m/s答案B解析本题是联系实际的竖直上抛问题,要考虑到人的重心高度。因为是估算,所以可大体认为人的重心在身体的中点。身体恰好能横着越过高为1.8 m的横杆,此时重心高度为1.8 m,起跳时重心高度为0.9 m,所以竖直上跳的高度为h1.8 m0.9 m0.9 m,所以跳起时竖直向上的速度v m/s3 m/s4 m/s,所以选B。6(比例关系)(多选)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 s后停止运动,那

5、么关于汽车在这连续的三个1 s初的速度之比,以及连续的三个1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v3321Bv1v2v31Cx1x2x3321Dx1x2x3531答案AD解析将汽车的运动逆向分析,则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从初速度为零起,该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三个1 s末的速度之比v1v2v3123,连续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135,则可求得题中连续三个1 s初的速度之比为v1v2v3321,连续三个1 s内位移之比为x1x2x3531。7(公式应用)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一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石子儿,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小石子儿下落

6、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小石子儿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 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4102 s,则A点距小石子儿下落的起始位置的距离约为()A1.25 m B3.5 m C5.0 m D6.5 m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由于照相机曝光时间极短,为t2.4102 s,小石子儿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与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近似相等,xAB26.0102 m0.12 m,则小石子儿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为:v m/s5 m/s,则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A点距小石子儿下落的起始位置的距离为:h1.25 m,故A正确。8.(比例关系)(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

7、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关于子弹依次穿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v3321Bv1v2v31Ct1t2t31Dt1t2t3()(1)1答案BD解析对子弹的运动逆向分析,则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由右向左依次“穿出”3个木块的速度之比为1。则子弹实际运动依次穿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1,故B正确。子弹从右向左,“穿过”每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为1(1)()。则子弹实际运动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1)1,故D正确。

8、9(比例关系)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则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Ax1x2x312333,12312232Bx1x2x312232,123123Cx1x2x3123,123111Dx1x2x3135,123123答案A解析根据xgt2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x1g12;又前3 s的位移减去前1 s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x2g(12)2g12g23;又前6 s的位移减去前3 s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x3g(123)2g(12)2g33;

9、故x1x2x312333。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1,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2,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3,故v1v2v312232,A正确。10(比例关系)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

10、(2)答案B解析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 cm、36 cm、60 cm、84 cm,满足1357的关系,因此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D两项错误。时间间隔相等,A项错误,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注明单位)11(综合)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重力加速度的大小。(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的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_;_。(2)该同学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六个点A、

11、B、C、D、E、F为计数点,测得A点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的速度表达式为vE_。(3)该同学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值,并画出了速度的二次方(v2)与对应重物下落的距离(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_m/s2。答案(1)打点计时器接在了直流电源上重物距打点计时器太远(2)(3)9.4解析(1)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vE。(3)由v22gh可知v2h图象中斜率k2g,图中斜率k18.8,所以g9.4 m/s2。12(公式应用)某日晚,美军在伊拉克进

12、行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空降兵。美机在200 m高处超低空盘旋,美兵离开直升机后先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美兵以14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要求,美兵落地的速度不能超过4 m/s(g10 m/s2)。伊方地面探照灯每隔10 s扫描一次,求美兵能否利用探照灯的照射间隔安全着陆。答案能安全着陆解析设展伞时离地h米,自由下落阶段2g(H0h)v,匀减速阶段vv2ah解得h83 m,v148.4 m/s自由下落时间t14.84 s,减速时间t23.17 s,tt1t28.01 s10 s。只要下落时间小于10 s,就能充分利用探照灯的间隔时间安全着陆。13(竖直上抛

13、)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 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 m/s2)答案1275 m解析物体从气球上掉下,做竖直上抛运动。因为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没有必要分段求解,完全可以对整个过程直接求解。以向下为正方向有:v010 m/s;a10 m/s2;t17 s根据公式xv0tgt21017 m10172 m1275 m。14(公式应用)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32 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测得在下落最后1 s内所通过的距离为14 m,则重物下落的时间是多少?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答案4 s4 m/s2解析设重物下落的时

14、间为t,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hgt2h14g(t1)2由题意知h32 m,由解得t14 s,t2 s(舍去),g4 m/s2,所以tt14 s,g4 m/s2。15(竖直上抛)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x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求:(1)A、B两棒何时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答案(1)0.5 s(2)0.05 s解析(1)设经过时间t两棒相遇由gt2v0tgt2x得t s0.5 s。(2)从相遇开始到两棒分离的过程中,A棒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时间为t,则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