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851267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第二篇第二单元第4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2017宁夏联考)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C)A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C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D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C)A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B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C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D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32015年,图中

2、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D)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国内原木短缺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保护森林资源ABCD解析:第1题,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山间高原,海拔高,虽纬度低,但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乙国不在板块交界处附近,故只有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第3题,结合材料及乙国气候湿热可知乙国为“木材之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不

3、存在原木短缺的问题;洪水不会只影响原木的进出口不影响原木生产这个环节;原木生产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吸纳的就业人口少,且大量出口原木会加剧森林资源的破坏。“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完成46题。4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

4、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5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C)冻土广布,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沙漠广布,气候恶劣A B C D6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A)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 B C D解析:第4题,中国古代

5、商船为实现顺风顺水航行,一般选择冬季从南方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由于吹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鱼类饵料丰富,是捕鱼的好时机;从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新加坡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并不盛产棉花。第5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第6题,“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错;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错。(2017济南实验中学高二期中)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B)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

6、化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8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B)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解析:第7题,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10年,该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1980年该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就已经超过了7%,且呈继续增大的趋势,即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8题,从图中1980年到2010年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该地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且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亚洲国家中只能是日本。结合日本的国情,与俄罗斯相比,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应为能源短缺。读某区域人口

7、分布图,回答910题。9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B)A地形B河流C气候 D经济发展水平10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有(D)A居住条件差 B就业困难C饥饿贫困 D劳动力短缺解析: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该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下表反映了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四国19971999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1113题。国家耕地总面积(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1769500675188526895467008297319030世界13379680024

8、11表中、代表的国家依次是(B)A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印度B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C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D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美国12国的国土面积比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国大得多,原因是(D)A国河流众多,有广阔的冲积平原B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C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D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13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中,相同的是(B)A热带沙漠广布,水资源短缺B水旱灾害频繁C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耕地现状及成因。第11题,在题目所给的几个国家中中国人均耕地最少,故为中国,排除C,印度的人均年耕地要少

9、于其他两国,故为印度,排除D,美国的耕地总量大于澳大利亚,但人均少于澳大利亚,故是美国、是澳大利亚,故选B。第12题,为中国,多山的地形使得平地少,耕地占比重小,耕地总量要小一些,而是美国,温带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使得耕地比重大,总量多,故选D。第13题,中国和印度都是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不稳定性使其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故选B。二、综合题14(高考预测题)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国及其M市形态分布图。材料二中国与甲国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1)试分析甲国与中国面临人口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简述M市城市形态及其影响因素。(3)据联合国最新统计数字显示,M城市有1100万人住在贫

10、民窟,占到该市总人口的2/3,请你分析此问题的成因。(4)据图分析M市港口的区位因素。答案:(1)相同点:两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加大环境与经济发展压力。不同点:甲国人口自然增长快,青少年比重高,未来就业压力大;中国老龄化趋势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剧。(2)呈条带状。影响因素:交通线路(铁路)分布和陆地轮廓。(3)M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周围大量乡村人口涌入M市,导致城市规模过度膨胀,加剧就业、居住等社会问题。(4)地处避风(深水)海湾,有很好的航行条件和停泊条件;沿岸地形平坦,有利于港口建设,周围为棉花产地,工农业发达,经济发达,有铁路与全国主要城市相连接,腹地广阔;以M市为依

11、托,港区基础设施完善。1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甲为哥伦比亚轮廓图及波哥大气温降水柱状图,图乙为肯尼亚轮廓图及奈瓦沙湖畔气温降水柱状图。(1)读材料一,与奈瓦沙湖畔相比,说明波哥大的气候有何不同。材料二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带动了一批新兴的花卉生产国。哥伦比亚、肯尼亚就是其中的代表,通常采用农场经营,每个农场面积20到40/A公顷,生产23个品种,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质花卉品种,产品大量出口,在欧美市场有很高占有率。(2)简述哥伦比亚和肯尼亚发展花卉生产的相同特点。材料三现代物流业是将行业的产品,通过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等环

12、节连接起来,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专业化的。迈阿密是美国进口鲜花的主要集散地,运达的鲜花按以下流程被快速运送到超市。(3)迈阿密鲜花集散只是物流业的一个案例,请归纳概括专业化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在商贸活动中的作用。答案:(1)不同:高原山地气候;降水相对较少,但较均匀;年平均气温较低。(2)特点:专业化生产,经营规模大;技术先进和管理水平高;全年均可种植,产量大(或单产高);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生产成本低;商品率高。(3)作用: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和技术;节约运输成本;降低仓库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工作效率成倍增加(快捷、优质的服务);市场竞争力增强,提高了经济效益。解析:第(1)题,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波哥大比奈瓦沙湖的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但较均匀。结合图甲判断,波哥大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第(2)题,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国种植面积广,品种少,引进资金、技术,所以应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规模大。具有技术先进和管理水平高的特点。两地位于热带地区,全年均可种植,产量大,单产高。产品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两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低,商品率高。第(3)题,专业化服务的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和技术,节约运输成本。降低仓库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工作效率成倍增加,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市场竞争力增强,提高了经济效益。考点: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现代物流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