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85088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沪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Ca-40,S-32,Al-27第卷 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切割玻璃 C燃料燃烧 D风力发电2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矿泉水 B酒精 C碘酒 D白醋3下列做法不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2、的是A大量生产、使用能过滤PM2.5的口罩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C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清洁能源D研究廉价、高效的催化剂,以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4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钛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钛是一种金属元素 B核内中子数为22C元素符号为Ti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5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A锌 B铁 C钙D碘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3.1 B玉米粥:7.5 C牛奶:6.5 D番茄汁:4.28“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

3、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ACr2O3 BCrCl2 CCr2(SO4)3 DK2CrO49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铁丝燃烧产生白烟 B. 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C. 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 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10“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X+2H2O 2Mg(OH)2 。X的化学式是 AO2 B2O CH2 DH2O211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B该反应中与的分子个

4、数比为23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CO+O2 点燃 2CO2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该溶液一定呈中性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13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14生活中的小技巧

5、、小窍门,有许多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石墨的润滑性,往锁芯内放些铅笔芯粉末,锁就很容易打开B真黄金和假黄金(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火烧的方法简单鉴别C家庭用水(比如自来水或纯净水)的硬度可以用肥皂水简单鉴定D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把衣物上的油污洗去15给8%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实质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氢氧化钠没变化。下面是四组学生各自实验后获得的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氧气质量/g氢气质量/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A16210B10210C6488D16328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只

6、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62017年1月4日,国家发改革委宣布对韩国三星等六家企业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实施处罚。MBBA是一种液晶材料,其化学式为C18H21N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AMBBA由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MBBA分子中共含有39个原子 CMBBA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MBBA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7217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某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此固体为活泼金属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C将未知溶液滴加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该溶液显碱性D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放热18

7、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C.t2时,甲和乙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D.t3,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ACO2CO足量O2,点燃B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DCuFe3O4通入足量CO,高温20将27 g铝粉、56 g铁粉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与该曲

8、线图相符的是A表示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情况B反应结束,铝、铁均完全反应,硫酸有剩余C反应结束,硫酸完全反应,铝、铁均有剩余D反应结束,硫酸、铁均完全反应,铝有剩余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21(16分)学习和掌握物质及反应的表示、应用是进一步化学学习的基础。(1)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铁原子 ; 氢氧根离子 ; 食盐水中的溶质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活性炭 B武德合金 C氮气 D氧气 E一氧化碳 F二氧化碳 可用于医疗急救; 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充入食品包装袋可防腐;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可制作保险丝; 能吸

9、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为 色。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溶液变为 色。固体和液体混合制氧气 ;22(4分)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贺电,中国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1)开采海域“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 的物理性质。(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 。(3)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使

10、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 (填序号)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剧漆 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4)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CH4)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4分)请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2)图的实验中,在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中装入50mL水后,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3)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若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浓NaO

11、H溶液增重4.4g(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生成的CO2),则通入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 2.8g(填写“”、“”或“”),其理由是 。24(10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3.6g粗盐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 (填序号)a向左盘添加粗盐 b向右移动游码 c向左移动游码 d减少左盘粗盐(2)操作、依次为图1中的 、 (填图序号)图1 图2(3) 实验过程中先后四次用到玻璃棒,作用依次为 第一次 (填序号,下同);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转移固体。a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b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c引流缓冲(4)本实验从滤液得

12、到精盐,采用蒸发溶剂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原因是 。(5)如图2可知,20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 mL。增加蒸馏水的量,虽能加快粗盐的溶解,却会引起 (填序号)。a得到精盐质量减少 b蒸发时液滴飞溅 c得到的精盐超过3.6g d延长蒸发时间(6)若得到精盐质量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粗盐溶液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晶体溅出 c精盐未干燥含有水份 d粗盐没有充分溶解就开始过滤25(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 (填序号)为气体发生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最大转化率为 (填序号); a25% b33.3% c50% d100%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