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850473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接龙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趣味接龙教案吧。 设计意图: 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

2、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活动目标: 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3、 难点:.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解决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游戏,兴趣浓厚,但幼儿不会具体的在玩中学,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生成的词语接龙,不但玩出了乐趣,学会了积累词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