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84919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短文两篇陋室铭 班级八年姓名授课时间授课类型单一课授课节次3【学习目标】1. (1)反复朗读课文,品析关键语句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2. 自主、合作、探究3. 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重 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难 点】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复习提问:翻译下列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全文,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课文。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

2、测:(10分钟)1、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三、释疑点拨:(15分钟)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习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看法。 2、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3、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作者仅仅是称颂陋室吗?如果不是,那作者的真正目的何在? 4、 读过本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四、训练提升:(10分钟)(一)用文中原句填空。1、点明文章

3、主旨的句子是:2、能够表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3、能够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4、能够表现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5、表现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6、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7、描写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8、与“孔子曰:何陋之有?”相呼应的句子是: (二)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致?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的“上”“入”用得好,试分析其好在哪里。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写出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句子。6、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的目的是什么?7、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志趣?8、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托什么物言什么志?9、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思想主旨。10、文中哪句话与古诗“时人莫笑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五、课堂小结:(3分钟)六、课后巩固:(2分钟)日记: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七、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是: 我的不足是: 我的改进措施是: 学法指导抢答形式提问自主思考,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小组之间通力合作,解决难点问题。小组讨论完成练习生总结后,师强调重点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完成知识的扩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