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849086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初中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黔东南州(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23分)(本题共6小题,小题每小题3分,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答题框内;第6小题8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臊子(so) 匿名() 杳无消息(yo) B、婆娑(su) 龟裂(gui) 挑拨离间(j) 、恬静(in) 归省(xng) 戛然而止(ji) D、粗犷(gung) 摇曳(y) 胜券在握(qu)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拿“渡日”来说吧,天色不佳,我将“渡日”看着是“消磨光阴”。 B、村民们走出山外后,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改变了。 C、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责无旁贷。 、小明特别喜欢数学

2、,对高难度的数学题目他总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钻劲。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工匠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花园颇具民族特色。 、在中考复习的日子里,我多想留住稍纵即逝的时光啊。 C、沿清水江往下走100多公里,就来到风景如画的仰阿莎湖。 D、对于中考的通知,早已下发到各校。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热烈欢迎上级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B、小溪永不止息地奔向大海是一种坚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中取得成功的前提。5、下列作品、作者、国籍(朝代)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鲁迅现代 B、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3、C、陈涉世家司马迁北宋 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6、根据提示默写(共四题,选两题做,在所选题上画,多答以顺序在先的两题计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_,_,_。_,_。(李煜相见欢)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崔颢黄鹤楼)二、(2分)(本题共7小题)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一)出师表(节选)(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分) (1)臣本布衣 布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二)麦琪的礼物(节选)(12分)欧亨利“你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道。 “我买头发,夫人说,“把你的帽子脱下来,让我看看你的头发什么样儿! 那股褐色的小瀑布泻了下来。 “20块钱。夫人用熟练的手法抓起头发说。 啊!随后的两个小时仿佛长了玫瑰色的翅膀似的飞掠过去了。请不要理会这种杂凑的比喻吧!总之,德拉为了给杰姆

5、买礼物,搜索了所有的铺子。 最后,她终于把它找到了。它确是专为杰姆,不为别人制造的。她把所有的商店都搅翻了一遍,各家都没有像那样的东西。那是一条白金表链,式样简单朴素,只以货色来宣示它的价值,不凭什么俗不可耐的装潢一切好东西都应该是这样的。它还真配得上那只金表。她一看到这表链就认为非给杰姆买下来不可。它简直像他的为人。文静而有价值这句话拿来形容表链和杰姆本人都恰到好处。店里以1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她,她带着剩下的八角七分钱匆匆地赶回家。杰姆有了这条表链,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毫无顾虑地看看钟点了。那只表虽然华贵,可是因为他用一根旧皮条来代替表链,他有时只是偷偷地看一眼。 德拉回家以后,她稍稍用谨慎与理智

6、来代替了陶醉。她拿出烫发铁钳,点起煤气,开始补救由于爱情加慷慨而造成的灾害。那始终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亲爱的朋友们简直是了不起的工作。不出4分钟,她头上布满紧贴头皮的小发卷,变得活像一个逃学的小学生。她仔细而苛刻的对着镜子照了又照。 “如果杰姆看了我一眼不把我杀死才怪呢,她自言自语地说,“他会说我是康奈岛游戏场里的卖唱姑娘。但是我有什么办法呢7.唉!只有一块八角七分钱,叫我有什么办法呢 到了七点钟,咖啡已经煮好了,煎锅也放在炉子后面热着,随时准备煎肉排。 杰姆一向准时回家。德拉把表链对折了握在手里,在他进来必经的门口的桌子角上坐下来。接着,她听到楼下梯级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立刻脸色变白了。她有

7、一个习惯,往往为了日常最简单的事情默祷几句,现在她悄声地说:“求求上帝,让他认为我还是美丽的。 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丝不动。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她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大为惊慌。德拉忐忑不安地从桌上跳下来,走到他身边。 . “杰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看。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我不送你一件礼物,我过不了圣诞节。头发会再长起来的你不会在意吧,是不是我实在没办法才这样做的。我的头发长得快得要命。说句恭贺圣诞吧!杰姆,让我们高高兴兴的。你猜不到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多么美丽的礼物。”9、选文中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地加以概括。(3分)10、“那股褐色的小瀑布泻了下来运

8、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分)11、选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明其表达效果。(2分)12、“她听到楼下梯级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立刻脸色变白了”这句话表现了德拉此时什么样的心情(2分) 13、结合选文,概括德拉的性格特征。(3分)三、(0分)(本题共9小题)阅读下面两篇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牧蚁和蚜虫(1 2分) 在自然界里,牧蚁和蚜虫是铁哥们,生死相依。因为蚜虫的排泄物(称为蜜露)含有氨基酸和糖分,这种成分很能刺激牧蚁的味蕾。一旦牧蚁肚子饿了,就会用触角去拍打蚜虫的背部,促使蚜虫分泌蜜露。有时,牧蚁还会用树叶和小树枝专为蚜虫搭一只小巢,每晚将蚜虫集中在小巢内,甚至在迁徙时

9、,牧蚁也会带上蚜虫一起启程。一旦发现有其它昆虫企图染指,它们时,牧蚁则会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保护神的角色,对来犯者群起而攻之。玉米地里的牧豉甚至还会在秋天来临时,将玉米上的蚜虫卵收集起来,藏到地下的蚁穴中,使之冬天不被冻死。当春回大地时,牧蚁会将蚜虫卵取出让其孵化,孵化后的新蚜虫又可为牧蚁提供新鲜的蜜露了。1、“这种成分指 (3分)15、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染指的含义。(3分)、为什么牧蚁和蚜虫会成为铁哥们?17、从短文来看,牧蚁为蚜虫做了哪些事?(3分)犯错的的成本(1 分)莫小米 (1)前些日子采访了一位高位截瘫者。他60岁了,从事体育理论工作,事业上很有成就。可是说来令人难过,当年他是一名

10、英姿飒爽的体操运动员,参加过全国运动会。多岁时因一个动作差错,从吊环上落地,偏偏本应在一旁的教练又正好走开,导致了他的大半生在轮椅上度过。 (2)也许是由职业决定的,世界上有些犯错的后果是如此严重,比如司机肇事的差错,比如医生误诊的差错。可是,这世界上有些错误的后果却被人们如此轻描淡写:没关系,错了就改嘛;没关系,算是交学费嘛 (3)不怕犯错,有错就改,真的是这样吗 (4)想起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批改作业的:把我们的作业本拿起来对着亮光照一照,只要有橡皮擦过的痕迹就要扣分,超过3个痕迹就要重写。重写时标准还是一样,所以就有做一次作业用半个练习簿的纪录。 (5)他不许我们错,甚至

11、不能容忍我们已经改正的错误,那时我们对他恨.之入骨,长大成人后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他的苛刻要求下,我们后来就很少写错了,再后来就基本不写错了,判断失误的差错当然是有的,但随心所欲的笔误是绝对没有了。 (6)老师让我们懂得,一个错就是一个错,即使改过来也有痕迹。 (7)他让我们懂得,要是改过来太容易了,我们就会轻易地犯错。 ()直到今天,每每看见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的人和事,我就知道,那准是改正太容易了,今天的说法是,犯错的成本太低了。 (节选自百花出版社门后的风铃,有删改)8、结合上下文,说说“英姿飒爽在文中的含义。(3分)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2、(1)段和(4)段各从什么角

12、度来论证论点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这篇文章边叙边议,叙议结合,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22、你赞成人们常说的“有错就改”,还是赞成文中那位老师的苛刻要求请联系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主张。(分)四、(17分)(本题共3小题)3、名著阅读:(分) (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 ,鲁滨孙在荒岛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他给这个人取名叫 。 (2)在水浒传中,人称“及时雨的是 ,称“智多星”的是 ,解救金氏父女的是 。2、模仿下面一段散文诗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任选种标点符号作为联想对象,仿写两句。(4分)的联想O是擂响的战鼓,让强者奋勇向前。 是漂浮的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_25、在一次中学师生联欢活动中,主持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对4岁的孪生兄弟因为就读的学校离家较远,父母为他们各买了一辆自行车。有一天,他们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一位突然生病的老大娘躺在公路边,就毫不犹豫地把老大娘送去了医院,结果迟到了。老师查问原因,他们说贪睡起晚了。事后,老师发现他们说谎了。 对于这件事,师生们发表了不同意见。 甲尽管他们兄弟俩做了好事,但撒谎是不应该的。 乙做了好事却不事张扬,宁肯受到误解挨老师批评,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