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848470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气泄漏处置中程序和注意事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氯气泄漏事故处置 氯气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杀菌剂、漂白和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氯气属剧毒物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区域性污染。一、理化性质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味的气体。气态相对密度(空气=1)为2.48(比空气重),液态相对密度(水=1)为1.47(比水重)。氯气易溶于水和碱溶液。液氯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约400倍。氯气是强氧化剂,本身不燃,能助燃。在日光条件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氯气能与乙炔、乙醚等大多数有机物和松节油、氨、金属粉末等物质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 氯气毒

2、性强,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症状表现,胸痛、头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重度者出现肺水肿,并可导致昏迷和休克。氯气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氯气通过降温或加压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即为液氯。二、事故特点(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氯泄漏后体积迅速扩大,随风或向低洼处漂移,形成大面积染毒区。(二)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氯气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导致中毒,造成伤亡。(三)污染环境,洗消困难。大量氯气泄漏,严重污

3、染空气、地表及水体,并易滞留在下水道、沟渠、低洼地等处,不易扩散,全面、彻底洗消困难,如处理不当将在较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三、接警调度(一)接警1、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氯气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地点、时间、部位、强度、扩散范围、人员伤亡或遇险等情况。2、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站)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按照出动计划、预案调集辖区中队、特勤中队和邻近中队等处置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中队到场。2、车辆装备视情调集防化救援、防化洗消、抢险救援、水罐、高喷等消防车辆,以及遥控水枪或水炮、水幕发生器、可燃(有毒)气体检

4、测仪、防护、警戒、堵漏、输转、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3、社会力量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四、处置程序与措施(一)侦察检测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4、查明泄漏区域内是否有能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的危险化学品情况。5、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6、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7、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交通道路等情况。8、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9、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二)警戒疏散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三)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

6、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四)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五)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六)转移危险物品 对事故现场和可能扩散区域内能够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乙炔、氢气等危险化学品和易燃可燃物体,能转移的立即转移,难以转移的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发生激烈反应或爆炸。(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

7、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八)稀释降毒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4、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降毒效果。(九)关阀堵漏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十)输转倒罐 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烃泵倒罐、惰性气体置换、压力差倒罐等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

8、或储罐。(十一)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碳酸氢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向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氯气导入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中,加入等容量的次氯酸钠进行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十二)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氯钢瓶发生损坏或废旧钢瓶发生泄漏,又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氢氧化钙等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稀释降毒,做好后续处理工作。要严防流入河流、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空间,防止造成污染。(十三)洗消处理1、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

9、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3、洗消方法化学消毒法: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碱性溶液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物体表面,进行化学中和,形成无毒或低毒物质。物理消毒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简易排毒法:对染毒空气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或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实施暂时封闭,依靠日晒、雨淋、通风等自然条件使有毒物质消失。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十四)现场清理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