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84765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G=mg弹力:F=KxF滑动摩擦力:滑=?N静摩擦力:O?f静?fm浮力:F浮=?gV排压力:F=PS=?ghs万有引力:F引=Gm1m2q1q2u电场力:F库仑力:F=K(真空中、点电荷)电=qE=q22drr磁场力:(1

2、)、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BIL(B?I)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f=BqV(B?V)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匀速直线运动F合=0V00静止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但F合=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

3、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各物理量的定义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F?F1?F2?2F1F2COS?F1F2?F?OF1+F2O、三力平衡:F3=F1+F2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t=V0+atS=vot+2212at几个重要推论:2(1)推论:Vt2

4、V02=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2)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VtsSN?1?SNVt/2=V=0=VN?Vs/2=2t2Tvo?vt222(4)S第t秒=St-St-1=(vot+1211at)vo(t1)+a(t1)2=V0+a(t)222(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在1s末、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在1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

5、(n?n?1)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6)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s=aT2求的方法VN=V=v?vtssn?1?snsSN?1?SN?=vt/2?v平?0t2T2t2T求a方法?s=aT2SN?3一SN=3aT2Sm一Sn=(m-n)aT2(m.n)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

6、等于a;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s1ss23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vc?(其中T=50.02s=0.1s)s2?s32TABCDv/(ms-1)?利用“逐差法”求a:a?s4?s5?s6?2s1?s2?s39T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a?s3?s2T2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

7、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0T2T3T4T5T6Tt/s注意:a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b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c注意单位,打点计时器打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的区别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VVo(1)上升最大高度:H=(2)上升的时间:t=o(3)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g2g2Vog(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

8、段位移的时间相等。(6)适用全过程S=Vot12gt;Vt=Vogt;Vt2Vo2=2gS(S、Vt的正、负号2的理解)几个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牛二:F合=ma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万有引力及应用:与牛二及运动学公式1思路: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F心=F万(类似原子模型)4?2Mmv22?m?R=m2R?m4?2n2R2方法:F引=G2=F心=ma心=mrRT地面附近:GMm=mg?GM=gR2(黄金代换式)2RMmv2轨道上正常转:G2=m?v?rRGM【讨论(v或EK)与r关系,r最小时为地球r半径,v第一宇宙=7.9km/s(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23Mm3?4?24?2r3224?r?G2=m?r=m2r?M=T=?222rGTTGTgR(M=?V=2?Rh球=?4?r3)s3球面=4?r2s=?r2(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进辐射)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