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847562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部上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第二十三中学(小学部)在本学年工作中坚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区师训部关相关文件、政策精神为指导,秉承本校每个老师都优秀的思想,为培育“习惯好,质量高,有特色”的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开展各项工作,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抓住小学部刚刚起步的机遇,努力夯实基础、提高内涵,树立教师新形象。先讲我们一些浅显的做法给领导做以汇报。一、 教学常规精细化,教研教管序列化,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各门课程全面开花,抓实、抓细了“6课”步骤。本学期开齐开足

2、了各门课程,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建设;有效的师生书法课建设;强化了地方课程的建设并且开发校本课程,将计划内容落实到位。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课程方案, 抓实、抓细了“6课”:备课、上课、听课、磨课、说课、评课,引领教师在夯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2建立三级教研管理机制,强化常规工作的跟进督导。建立了“校长室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职能,中心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充分履行职责,不断自我提升,根据各自学科特质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让实效、即时性贯穿教学始终。管理上加强了常规检查工作有效监督,在保证检查结果客观性的基础上,及时的进

3、行反馈和整改。二、专家高屋建瓴,网络教研促发展。1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行走在幸福的研修之路。2012年8月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小学部的教师们全体准时、且非常积极的全程参与了这次研修活动,在网络这一平台上,认真学习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每天都有多名老师的文章被区荐、市荐、省荐。学校在炎夏专门提供了一间空调房给各位教师,墙上的展板更是清晰的记录了各位老师们的一个个脚印,可谓是行进在幸福的研修之路上。 2. 网络即时互动交流-建立个人教研博客、教研群。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教研博客,建立学校

4、教研群,并且互为好友,将平时制作的教学课件、备课、教学故事、反思心得等及时上传共享,登录学校教研群、学校网站,采取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学习、研究阵地作用,办出了“高效课堂理论探索”、“优秀课例”、“教研反思”、“他山之石头”、“成功经验”等栏目,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依托市网络教研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为教师间搭建互动研讨的直通车,实现 “不花钱”、“不出门”就能聆听到专家报告、观摩到名家课堂,并在网上开展互动研讨、交流活动。三、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建设,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1.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分段培养,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依据“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结构层

5、次,突出阶段重点,做出了个人发展规划,每位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档案。针对我校青年骨干教师较多的情况,本着“确定目标,拜师求教,骨干引领,整体提高”的原则,结对帮扶,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切实的开展了青年教师“推门听课,随堂学艺,多次磨课”制度,对其进行分段培养。第一阶段:上课、反思、修改阶段。第二阶段:二次执教阶段。第三阶段:三次执教阶段。由青年执教教师展示个性特色的和谐课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磨课,努力达到教学策略的自如运用、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此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的引领作用,通过深入教学现场,不断反馈-矫正,完成研究课改进课规范课的提升和蜕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为和

6、谐课堂的创建奠定扎实的基础2.基本功提升工程-全心实练、持之以恒。所有教师每天坚持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粉笔字展示、钢笔字展示、普通话练习、教具制作等,反复练习,养成习惯,并且运用与课堂当中。我们邀请了书法老师闫老师,每天早上示范粉笔字,教师书写粉笔字及钢笔字进行集体展示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每位教师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写得好字、说得普通话、做得规范课件。3.活动引领、全员参与-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练就过硬心理素质。进行学习讲座,举行“读书沙龙”、“高效课堂论坛活动”,扎实搞好全员培训,推荐学习材料,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心理等多方面,写读书理论笔记,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掌握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

7、策略,奠定课改的坚实理论基础。坚持集体备课培训学习制度,大面积地开展“高效课堂”专题理论学习活动,定期安排业务教干或骨干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主讲和辅导,并在期末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理论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为各位教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13年1月份全市家庭教育志愿者联盟,首次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小学部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学习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学生沟通,为班主任及其他老师们拨开了迷雾,解开了疑虑,并且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4.名师成长工程-挖掘潜力,树立品牌。(1)创造了各种学习机会。多名教师在区教研部门参予了各种教研活动,并且在回校后,开展了公开课等观摩学习活动,,树立了品牌,实现“典型引路”

8、,挖掘出了蕴藏在老师们身上的深层潜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名师团队锻造工作。鼓励培养年轻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进行研修学习,争取早日锻炼成为名师,实现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双赢。(2)小课题带动大发展。本学期根据“三百工程”的相关要求,本部每位教师都进行了一个小课题的研究,并且深入实验,其中崔玉霄老师的课题被推选为市级课题。学校对教师定期进行科研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努力实现教师由“教授型”向“科研型”转变,用科研带动教学工作的整体改革。四、以自能高效课堂建设为基石,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打造课堂高效。在本学期开始时就根据我校新组建的团队,老师少、学生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常态课教学高效化”为突破口,

9、深入推进自能高效课堂建设的总体思路。1. 抓实“首讲有效”举措-首讲必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表现在首次教学有效上,强调“首战必胜”,强调的是减轻课业负担要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教师落实好“备讲批辅考”的各项环节的效度。“向40分钟要质量”,并且深入推进“当一天学生”、“教干下水”活动,加大对常态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2. “学期初模拟定级-学期末达标定级“课堂教学活动-品尝进步、成功的喜悦。学期初教学研究指导中心组织人员分学科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初步的模拟定级,摸清底子、提出改进建议、明确学期末定级目标,经过一个学期的自我的反思、实践、提升,每位教师都有了可喜的进步,让每位教师品尝到了

10、成功的喜悦。还举行了“月达标过关质量调研”活动,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周周清,从命题、制卷、监考、评卷、分析、讲评等方面入手,避免虚假成绩,教师自我跟进、落实、调度,提升了绿色教学质量。3.“同课同构”“同课异构”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在各个学科开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月活动等,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课标、教参、教材和学生,提高教材解读能力,然后发挥教研组研究课的集体智慧,认真落实了骨干教师听评课制度、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公开示范课制度、课堂教学达标制度等活动,注意收集材料,整理提升,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以有效校本教研为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 “N+1+1”评课模式

11、引领教师在赏识中提升我校以小坡度、低起点,创新性的采用“N+1+1”评课模式,暨采取赏识策略,从教师“N个亮点、一个问题、一个建议”为切入点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剖析、研讨,找亮点全面打造了健康向上、积极愉悦的教师群体,提升教师成功指数、价值认同感,成为了全面营造高效课堂建构的有效手段。2.以“问题教研”为抓手,打造“主题教研”校本研究平台。本着活动研究的目的性、实效性、专题性,“一个活动引领一个主题,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本学期校本教研以“问题教研”为抓手,打造“主题教研”研究平台。本学期的教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形式的主题教研形式,比如:分学科的模式探讨研究;如何评课、说课;如何答辩

12、;如何写好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习惯养成评价等。六、语文素养养成,师生共同提升“说好话”(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好字”(规范标准的正楷字)、“读好书”(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活动,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卓有成效,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让书香溢满校园,让书法流光溢彩。引领学生的同时,我们老师做了非常好的榜样示范,在活动中师生的素养提升的非常快。七、在幸福社团活动中彰显教师的魅力为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全面开展,我校开展了“幸福社团”活动,增加特长教育项目,设立了舞蹈、葫芦丝、画画、乒乓球、七巧板等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的同时,每位教师在带特长班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素养,给予自己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扎实有效、持之以恒的开展教师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