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846125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教学楼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教学楼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教学楼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教学楼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楼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施工方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安排及平面部署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第六章、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项目班子组成情况第九章、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计划第十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十一章、保证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二章、节约及降低成本措施第十三章 消防环保降低环境污染及噪音的措施第十四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1.易县龙华初级中学综合楼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1.2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

2、定标准。1.3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各级建筑工法、工艺标准,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4国家及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地方规定条文。1.5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第二章、工程概况2.1 易县龙华初级中学综合教学楼位于易县龙华中学院内,该工程为一字型建筑,建筑面积为3000m2,建筑高度分别为19.40m(框架),室内外高差为0.45米,结构为框架,五层。2.2 易县龙华初级中学综合楼教学楼部分为五层,层高均为3.7米,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为7度。2.3 结构形式:教学楼部分框架结构,其中基础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组成。基础底标高为-2.7m。主体结构:教学楼主体部

3、分结构主材为钢筋混凝土,钢筋为HPB235、HRB335、HRB400,HPB钢筋端部设弯钩,基础垫层为C10素混凝土,100厚,基础C25混凝土,0.00以下柱及一层柱为C30,其它柱为C25,0.00经下DLL、一至六层L、B为C25,楼梯混凝土与本层板相同,构造柱等均为C20混凝土填充墙砌体材料:混凝土实心砖MU10、M5水泥砂浆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M5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下垫120厚C10素混凝土,宽同墙宽。2.4 屋面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保温为挤塑聚苯板60厚,SBS防水卷材。 2.5 门窗:窗采用单框中空塑料窗,楼梯间为单框单玻塑

4、料窗,门采用木门。2.6 内装修:窗台板为水磨石窗台板,室内顶棚、墙面抹灰大多数为混合砂浆抹面,卫生间墙贴面砖。2.7 外装修:外墙外保温,外墙面层为贴面砖。2.8 节能部分:外墙保温:南北外墙采用60厚膨胀聚苯板,东西山墙为90厚膨胀聚苯板,变形缝两侧墙采用600宽膨胀聚苯板塞缝交圈封闭,形成带有空气层的复合墙体;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采用单框中空玻璃塑料窗,窗框与外墙之间的安装缝隙用聚苯板功聚氨酯填充,装修抹面与窗框之间的缝隙用建筑密封膏封闭,不采暖楼梯间保温:隔墙外抹20厚胶粉聚苯颗粒浆料,户门门芯板内夹30厚聚苯板。其它有关工程做法参考05J图集。29工程特点2.9.1由于基础断面及

5、埋置深度均比较大、深,所以土方开挖工程量与回填土方量大,须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回填,并适当的采取排水措施,防止由于地表水和雨水浸泡地基。2.9.2 主体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量大,并且层层设圈梁,过梁导致模板投入量,钢筋加工量增大,为此要求现场要做好施工计划,确保资金、材料、人员的投入。2.9.3 工程构造繁杂,墙与楼板中埋设多种管线,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2.9.4工程位于校园内,工程施工对教学、生活、环境卫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施工中注意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95现场施工条件现场三通一平工程已基本完成,施工用水、电已接通,具备开工条件。2.10给排水及采暖2.10.1采暖管道明装部分采用聚氨酯保

6、温,厚度5CM,外做玻璃钢保护,楼梯间及不采暖室外架空采暖管道做离心玻璃棉保温,厚度4CM,铸铁散热器,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给水管道采用PP-R,热熔连接;排水管道采用U-PVC管道,粘接;消防管采用焊接钢管,卫生器具采用陶瓷制品.2.11电气工程概况;电气包括: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电话配线系统等。第三章、施工准备1 组织准备1.1组建工程指挥部及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建立职能部门,规范职责,把质量管理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立和完善生产、技术、质检、器材、核算五大系统的机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劳力。 1.2建立与业主、设计、监理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与地方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办理与

7、施工有关的各种手续,保证顺利施工。2 管理准备2.1 认真理解和熟悉合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划分管理责任,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推动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建立受控文件体系并实施落实。2.2 将质量目标标准按分部分项工程层层分解,落实到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利用统计技术和PDCA循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以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各项技术措施。3 技术准备3.1 建立与工程有关的受控技术文件清单。3.2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细部做法。3.3 组织图纸预审,组织参加图纸会审,接受设计交底。提前做好模板的配模设计及预留预埋统计工作,绘制模板配模图。对施工过程中

8、的一些细节问题做出分析判断,提前确定解决方案。3.4 进行施工技术总交底,编制施工阶段组织设计和分项、专题施工方案,设置质量控制点,制定控制措施。3.5编制试验工作计划及见证取样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实施。3.6进行场地交接及复测,建立场区控制网,完成定位测量工作。3.7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做好施工方案交底及各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3.8编制计量器具管理目录,完成进场计量设备的鉴定和确认。3.9针对工序要求,提出人员培训计划,由两级技术负责人组织落实。4 场地准备规划施工用水、用电、现场道路、现场排水、消防、临建等临时设施布置。5施工机具准备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

9、方案编制施工机具设备用量计划及进出场计划,保证设备、机具有效运转,使其具有符合工艺要求的持续过程能力。6物资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及进度计划编制施工物资、材料需用量计划,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编制物资采购计划。依据有关国家、地方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对物资进场时间、批量、运输、保管、验收、发放做好记录,确保主要材料的可追溯性。7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根据需要制定人员培训计划,组织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8 三通一平8.1施工用水:由甲方水源引入现场,现场入口处设总水表,生活污水、雨水等排入现场设置的排水沟内。砼及砂浆搅拌机排除的污水,先流入沉淀池,澄清后,再排往排水沟内。8.

10、2 施工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的供电接口引入施工现场。根据国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规定,本工程采用TNC-S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三相五线制。现场施工照明采用高压镝灯光源。现场临电配电箱采用统一制式配电箱。现场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一闸多用。8.3 施工道路与施工场地施工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场区、钢筋加工场区和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地面,以保证文明施工。8.4 生产、生活设施施工现场设办公室、库房等设施,现场设搅拌站、钢筋加工、材料堆放等场地,宿舍食堂拟租用已有宿舍。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8.5 安全保卫设施本工程配备专职人员

11、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并配齐安全消防器材,确保防火、防盗、防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与甲方保卫部门取得联系,建立安全保卫联防体系。第四章、施工安排及平面部署1工程总体目标1.1 开工日期:2008年12月31日。1.2 竣工日期:2009年7月31日,日历天数:214天。1.3 质量目标:达到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1.4 施工管理目标:河北省级安全、文明工地。2施工部署2.1组建工程指挥部及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现场施工管理系统和以项目主管工程师为主的现场技术管理系统,配备各专业施工作业队。2.2及早向有关部门申办手续,提前妥善解决噪音干扰问题,减小噪音污染。2.3认

12、真熟悉施工图纸,搞好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2.4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定位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核验引测建筑物定位及标高控制网,制订详细的专项测量方案,为测量放线创造条件,做好准备。2.5提前做好施工工艺设计,尤其是模板支撑及其设计制作等。2.6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安排物料的采购及配件加工,安排机械进场安装调试。2.7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及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特殊关键过程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落实。2.8完成塔吊及其它施工机械的安装调试,保证塔吊、施工机具及时投入使用。2.9做好原材料进场检验及砼的试配、配制、搅拌、及其检验实验工作。3施工总体策划3.1施工安排:本工程主体按楼层划分流水段流水

13、作业,协调生产,加快施工速度,各工种之间立体穿插,充分展开工作面。主体完成后,进行验收,合格后开始穿插装修施工。 3.2主要机具配置:主体施工时安排一台塔吊,负责钢筋、模板及支撑系统垂直运输。搅拌机三台,负责混凝土、砂浆的搅拌,砼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砼输送采用塔吊运输。装修施工时,现场增设一台龙门架负责装修材料的运输。3.3劳力及资源配备:建立劳力动态管理模式,提前落实作业队伍,依据各段工程量大小及施工进度计划要求,配备相应劳力,各阶段尽量配备足够劳动力,使其正态分布,避免各阶段劳力配备相差悬殊。在资源配备上,提前寻找资源,尤其是要求质量双控的重要材料,在确保准时到位的同时,更要注意质量,搞好

14、前期考察工作。客户供应的材料应有相应的接收、检验记录。3.4冬、雨期施工安排:本工程施工历经冬、雨期,施工时可参照我公司年度冬雨期施工措施,同时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提前准备好物资、设备把气候因素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缩减到最小。3.5技术措施:3.5.1根据公司程序文件及编制好的项目质量计划,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全方位强化质量保证能力,将质量管理职责按接口关系表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个操作岗位。3.5.2有针对性地编制该工程特殊关键过程作业指导书,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工效。3.5.3主体梁板柱施工采用竹塑胶合模板,梁柱接头使用定型模板。

15、做到物料进场有计划,减少现场占地,并利于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4现场平面布置4.1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现场设小型搅拌站、钢筋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周转工具场地及其它临时设施,砂石等地材随用随进。4.2塔吊、砂浆搅拌机、道路布置详见平面图。5水、电用量计算5.1施工生产用水消耗量:按用水量较大的砂浆搅拌日用水量计算。根据计算主管选用钢管,管径100mm,支管75mm。5.2施工临时用电:现场设置总配电箱,供电线路采用电缆暗设,接到各用电设备,随主体升高,每层设分配电箱。现场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按下式计算:P计1.1(K1PcPaK3Pb)P计:计算用电量Pc:全部施工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pa: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量之和。Pb: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量之和。K1 、K2 、K3为使用系数。因工期紧任务重,故采取两班制作业。根据施工机具设备表计算,施工最大用电量为500KVA。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测量: (1)根据测绘部门测设的定位线,用经纬仪测设主轴线以及各轴交点中心桩,建立现场的平面控制方格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