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84601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管理制度一、仪器设备管理为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确保测绘生产的安全顺利完成,便于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特做如下规定:1、仪器设备的保管:(1)购进仪器设备后,建立资产分类登记,认证清点数量以及配件,保修卡和使用说明应归到资料室使用。(2)仪器设备在资产分类登记后,分类建立仪器设备使用台帐。(3)仪器设备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每天在外业使用完毕后带回工地,不要寄放在其他地方或留在作业现场。(4)仪器箱内应保持干燥,要防潮防水并及时更换干燥剂。长期不使用时,需定期取出通风防霉并通电防潮,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2、仪器设备的领用和归还(1)仪器设备的领用1)

2、项目经理根据项目需要,列出所需仪器设备的规格、数量,经工程部经理批准后报至综合办负责准备;2)项目经理到综合办领用仪器设备,领用时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及相应配件的数量是否完好齐全。 (2)仪器设备的归还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将所借仪器设备归还至综合办,归还时也要开箱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及配件的数量是否完好齐全,确保归还时和借用时的一致性,如不一致,则须做好记录,丢失、损坏的应及时通知公司,以便做出相应处置.(3)仪器设备的转借1)项目与项目之间确需要转借仪器设备的,需报工程部经理批准后,方能转交仪器设备。2)转交时,双方项目经理应当场清点设备数目以及使用状况,认可后在项目之间仪器设备移交单上签字,将

3、清单交回公司设备管理员.3)项目之间转借仪器设备,如不办理交接手续的,如仪器设备出现损坏、丢失的,由借出者负责。3、仪器设备的使用:(1)开工前应检查仪器背箱带及提手是否牢固。(2)将仪器从箱内提出或装入仪器箱,应握住仪器的提手和基座部分,以保证仪器的安全和测量精度。(3)水准仪、全站仪等在太阳光照射下使用的仪器,应戴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在杂乱环境下测量,仪器要有专人守护.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将脚架的三个脚连接起来,以防仪器的滑倒摔坏。(4)搬站之前,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5)搬站时应将仪器卸下,装箱后

4、背着走。当测站距离较近,搬站时须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靠在肩上,使仪器要尽量保持直立。(6)所有仪器在连接外部设备时,应注意相对应的接口、电极连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启主机和外围设备。拔插接线时不要抓住线就往外拔,应握住接头顺方向拔插,以免损坏接头。数据传输线、GPS天线等在收线时不要弯折,应盘成圈收藏,以免各类连接线被折断影响工作。(7)电池使用时,应严格遵循“放空充满的原则,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8)仪器任何部件发生故障,不得勉强使用,应立即进行检查,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9)在测绘生产过程中,要做好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其发挥最大的使用功效。4、仪器

5、设备故障责任(1)领用者是仪器设备使用的责任人,领用者要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如果质量或者自然老化而造成的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要及时通知公司,并由公司做出维修或报废处理,其费用由公司承担;(2)当仪器设备出现人为的责任事故,应及时报告公司损坏程度,由公司对事故原因及其责任进行调查认定,并对损坏价值进行评估,同时做出对相应责任者的处理决定;(3)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的责任事故,即认定责任人员是主要事故责任的负责人,所在项目的项目经理应承担相应责任;(4)公司的仪器设备是公司财产,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将仪器设备借给他人使用。如果由此造成的仪器设备的损坏,要按其损坏价值赔偿,并视情

6、节进行1005000元的罚款。如因工作需要而必须借出时,应及时向公司反映,在征得总经理的批准后,方可借出。二、工程技术管理为保证工程项目和工程产品符合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将生产技术管理规定如下:1、公司市场部负责接受生产任务,并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2、由技术部会同工程部现场踏勘,并进行技术设计。3、将技术设计送审委托方,经委托方同意后进行下一步工作。4、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相关资料的搜集、仪器的检校、各种物资的准备及后勤保障等。5、外业生产:由工程部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依据技术设计,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负责外业生产的实施,并负责各作业组的指导及协调工作,外

7、业生产的操作均应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6、内业生产:(1)原始记录的检查、整理,各种数据资料的分析、计算。(2)利用测量软件进行计算编辑、成图。(3)测绘成果的输出。7、成果经作业组自检互检后,由质检部抽检,合格后申请验收,验收通过后提交给用户并存档,如不合格,则由工程部重新返工。三、工程质量管理1、根本原则(1)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经济责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及相关关系:部门经理负责确定本部门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2)各部门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负责部门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编制年度质量计划,贯彻技术标准及质量文件,对作业过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处理质量问题,组织实施内部

8、质量审核工作。(3)质检部质量检查人员对其所检查的产品质量负责,并有权给以质量否决,对有质量问题的,返回并责令限期整改合格。(4)生产岗位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照技术设计进行作业,保证本岗位的工作质量,因工作质量问题而影响产品质量的要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5)部门内因不同项目分设若干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对该测绘项目的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2、质量责任制(1)技术、质量主管职责由中、高级职称且从事十年以上工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负责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签发有关的质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组织编制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书,并对设计质量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和质量

9、争议;审核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审定测绘成果的交付验收.(2)质检部职责质检部负责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编制年度质量计划,贯彻技术标准及质量文件;对作业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处理质量问题;组织实施内部测绘成果的质量检查工作,编写检查报告.(3)质检人员职责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检查进行监督、指导;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技术设计书等要求进行测绘成果检查、质量评定、编写检查报告;监督对检查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处理;如实反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建议。(4)工程工作人员职责其它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保证本岗位的工作质量.因工作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

10、量的,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3、合同评审是质量的保证(1)所有测绘项目合同均应参加评审.(2)工程合同评审由质检部组织,总工、部门经理、质检部经理及专职质检员参加。(3)合同评审应逐条审查,并做好评审记录。(4)合同评审结果作为技术设计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4、技术设计是保证质量的关键(1)坚持先设计后施工,不允许边设计边施工,禁止没有设计就进行施工.(2)技术设计书由项目部组织编写,公司总工审定。(3)设计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用户要求.(4)技术设计正确、可行。(5)设计书经过质检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5、生产质量管理(1)按技术设计作业。(2)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的检查内容及质量要求自

11、检、互检,如实填写检查记录。(3)在关键技术环节设置必要的检验点,专职质检员现场检查。(4)对检查发现的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跟踪处理,做好质量记录,采取纠正措施.(5)测绘产品由质检部按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进行过程检查、最终检查,按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评定质量等级,编写最终检查报告。(6)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6、用户服务制度(1)交付用户的工程产品必须保证是合格品.(2)主动征求用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及时处理用户反馈意见,并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7、质量奖惩制度(1)对评为优秀成果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查人员给予内部通报表扬及经济奖励。(2)对违章作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查

12、人员,给予内部通报批评、职务降级、职称聘任降级或解聘及经济处罚.四、安全生产管理为保证工程施工作业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将安全管理说明如下。1、安全生产管理原则(1)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坚持“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2、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程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管好各自职责和具体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共同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负责。3、员工安全生产的权利(1)员工有接受安全生产教育

13、培训的权利.(2)员工有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安全技术革新及提安全生产意见和建议的权利。(3)安全设施不齐全、人身安全无保障时,员工有权拒绝冒险作业。(4)员工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拒绝任何人的违章指挥及强令冒险作业。4、员工必须遵守的安全守则(1)不违章作业。(2)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安全和专业技术培训,熟悉岗位技术流程和熟练掌握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考核合格的方可独立作业。(3)工作中服从指挥,听从分配,坚守岗位,作业时精力要集中,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4)从事地下管线探测时如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严禁进入深度超过1m的下水道和窨井,在施工中要注意高压电、变电室和储油罐、储气罐;在

14、山区施工时要注意雷电天气、高处作业的安全。严禁在易爆、易燃、有害气体场所吸烟或易燃明火,完工后立即离开.(5)注意用电安全. 5、现场施工安全细则(1)进场施工前,工程项目负责人、作业组长要对施工工地实地踏勘,查清施工场地的环境,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2)在变电室周围和高压输电线下测量时,严禁使用金属塔尺和金属标杆.(3)在公路、市区街道施工时,要与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得到交通部门的配合,施工时要注意放置警示标志,员工穿黄色反光服.(4)在进行下水道、窨井探测时,要配备下井的梯子,安全带、手电筒、绳子和探测毒气的仪器,打开窨井盖后,先测量是否有毒气,井内氧气是否充足,

15、待符合要求了方进行施工,井口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等防护措施,井口留人并带有通信工具.(5)在山区施工,要先查清道路、山岭、沟壑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6)在坑道内施工,要查清顶板是否牢固、是否有活石以及安全撤离的通道,符合作业条件方能进入施工。(7)夏季高温季节施工要有防暑降温的设施和措施,雷雨天气施工要有避雷措施。(8)员工进入施工现场的交通工具,要认真检查,做到安全可靠.(9)施工前要认真检查设备仪器,按说明书的要求,对各种设备仪器进行调式、使用、保养和维修,技术性能达到要求,方能投入使用.保密制度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安全利益,防止泄密事件发生,公司无论职位大小所有员工均应自觉保守企业的秘密并维护企业的利益。公司保密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一、保密范围1、公司经营发展中的秘密事项。2、人事决策中的秘密事项。3、业主资料以及测绘生产形成的全部测绘记录,图表、图片、文字说明和成果成图等。4、财务档案、数据。5、招标项目的标底、合作条件等.6、公司对外不公开的财务、银行帐户、帐号。7、其他董事会或公司管理层确定应当保守的公司秘密事项.二、保密事项1、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必须有档案室保管,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确需复制、转让或转借的,必须经提供该测绘成果部门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