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844691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图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向性运动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如向光性、向重力性。原因: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2、植物生长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此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生长得快,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光只是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 (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产生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嫩叶、叶原基和发育中的种子分布部位:分布广泛,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

2、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横向运输:发生在顶端分生组织 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生长素的二重性表现: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体现两重性的现象 根的向重力性 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或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2、生长素的功能应

3、用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作为除草剂:如一定浓度的2,4D可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5、其他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 指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 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种类及作用种类主要合成与分布生理作用应用生长素生长旺盛的部位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促进果实的发育植物组织培养等细胞分裂素根尖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组织的分化,延缓细胞衰老蔬菜、水果的保鲜赤霉素幼嫩组织和器官促进茎的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种

4、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矮生性植物茎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的休眠,提早用来播种脱落酸将脱落的器官、组织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叶的衰老和脱落 乙 烯成熟的果实促进果实的成熟、刺激叶脱落、抑制茎的伸长催熟水果或蔬菜二、动物稳态的调节1、内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内部的液体,约占2/3)1、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细胞外部的液体,约占1/3) 组织液 淋巴2、内环境的成分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等)、血浆蛋白、激素、抗体、代谢废物(尿素)等3、内环境的意义 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

5、能量交换的媒介。2、稳态 1、概念: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如:血浆pH、血糖含量、水的含量、无机盐的含量、内环境的温度 2、稳态维持机制: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3、稳态的意义 维持细胞的 ,保证细胞行使正常的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血浆pH的调节 血浆pH:7.357.45 原因:血浆中含有很多的缓冲对,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H2CO3/NaHCO3 若机体产生乳酸:HL(乳酸)+NaHCO3NaL(乳酸钠)+H2CO3 H2CO3H2O+CO2 若机体摄入大量Na2CO3:

6、H2CO3+ Na2CO32NaHCO33、血糖平衡的调节氧化分解消化吸收 1、血糖的平衡血 糖(80120mg/dL) 合成分解合成 食物 CO2+H20+能量(主要去路)转化 肝糖元 糖元(肝糖元/肌糖元) 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160180mg/dL 尿糖2、血糖平衡的调节 特点:激素(体液)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 调节过程 血 糖 升 高 肾上腺素 下丘脑 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 某一区域 胰岛素 胰岛A细胞 下丘脑 另一区域 血 糖 降 低3、血糖平衡的意义 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的健康。4、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 胰岛素 分泌不足

7、。 多食 :对血糖的利用发生障碍,能量供应不足病症及原因 多饮 : 葡萄糖随尿液流失,同时带走过多的水分 (三多一少) 多尿 : 体重减少 :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4、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的平衡: 来源:食物、饮水、(主要来源)代谢产生的水 去路:经肾脏、肺、皮肤、直肠排出体外2、Na+、K+的平衡:来源:食物。去路:经肾脏、皮肤、直肠排出体外肾脏对Na+的排出原则: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肾脏对K+的排出原则: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3、水平衡的调节相关器官摄入适量的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不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兴奋 下丘脑渗 透压感受器(+)机体失水 释放合成 垂体抗利尿激

8、素抗利尿激素食物过咸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4、Na+、K+平衡的调节(-)(+) 血钠 升高 血钾 降低 肾上腺 皮质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肾小管、集合管对 水 和 Na+的重吸收减少,对 K+ 的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 水 和 Na+的重吸收增加,对 K+ 的分泌增加醛固酮5、水盐平衡的意义 维持了内环境中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对于机体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是必需的。 大量丢失N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 、四肢发冷等。 大量丢失K+, 细胞内液渗透压下降,心脏自动节律会出现异常,导致 心律失调 。 5、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体温指人

9、体内环境的温度。2、恒温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保持 动态平衡 的结果 产热:依靠各组织、器官 代谢 所产生的热能,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骨骼肌、肝脏、 脑 。 散热 直接散热 (占85%) 通过皮肤血管的血流将热量带到体表再散发到外界环境。 间接散热/蒸发散热与汗液分泌有关,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唯一的散热方式。3恒温的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 新陈代谢 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4、体温调节的过程 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减少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传出神经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立毛肌收缩 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寒冷刺激 冷觉感受器 骨骼肌战栗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肾上腺

10、素分泌增加 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神经调节传出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入神经 汗腺分泌加强 炎热刺激 温觉感受器 立毛肌舒张 增加散热 皮肤血管舒张 三、神经调节1、膜电位的产生与维持生物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不同,以及离子的跨膜运输造成的。膜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膜上的“钠钾”泵产生和维持的。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2、动作电位:钠离子内流膜外为负,膜内为正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前膜轴突突触线粒体1、突触的概念: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 突触小体 ,该结构与其他神经元的 、 树突 或肌肉细胞等接触,共同构成突触。2、突触的结构 突触后膜3、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 突触小泡 受到刺激,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 至突触间隙,该物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蛋白 相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 兴奋或抑制 。4、特点:单向传递 具该特点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人脑的高级功能 1、第I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