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78656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元和天成能源集团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编号:YHTC-MJJ201403号奉献燃情岁月 成就光明未来!目 录一、安全生产联席制度4二、专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三、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10四、预测预报制度12五、矿井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14六、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15七、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18八、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26九、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27十、 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保管、发放制度31十一、防治水工作实施细则(大水矿井)32十二、冲击地压分析与排查制度(冲击地压矿井)37十三、 冲击危险性预测预报制度及冲击地压管理定期检查、验收制

2、度(冲击地压矿井)40十四、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43十五、 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分析、归档管理制度45十六、矿井井下物探管理制度46十七、 矿井井下探放水管理制度49十八、 矿井防治水工作监督检查制度54十九、 矿井测量工作管理制度57二十、矿井防治水安全挂牌管理制度59二十一、相邻矿井资料交换制度62二十二、矿井水情水害报告、会诊、分析、研究制度63二十三、矿井防治水培训学习制度65二十四、矿井防治水投入保障制度67二十五、矿井水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制度69二十六、矿井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71二十七、矿井水害事故报告、调查和统计制度73二十八、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管理制度77二十九

3、、地质工作及资料移交管理制度79一、安全生产联席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地测防治水管理工作,规范生产部门之间业务联系行为,特制定本制度。1、地质测量部门与设计、技术、施工、回采、安全等单位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委托书、通知单、联系单、会议等形式进行。2、设计、技术部门需要地测部门提供资料时,必须提交委托书,并有总工程师签字。(1)采区地质说明书: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至少应在设计前2年,以总工程师签字委托书的形式通知地测部门。采区地质说明书应在正式设计前的3个月提出,经矿总工程师审查后报煤矿企业地测管理部门审批。(2)掘进地质说明书:在工作面设计前,应提前1个月以委托书的

4、形式通知地质测量部门。矿地测部门必须根据委托书的要求,对已有的地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在设计前15天提出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采用。(3)回采地质说明书:应在回采工作面巷道系统形成后5天内提出,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采用,发放至有关生产领导、生产管理科室、采煤队,并报煤矿企业地测部门备案。(4)零星巷道设计所需的地测资料,须事先联系,商定提交期限。(5)重要井巷道贯通工程,设计部门应提前向地测部门提供设计图,并在总工程师主持下,通过业务会议共同确定贯通允许偏差,保证地测部门有足够的测算时间。(6)各类巷道开口,技术管理部门应提前3天填写联系单通知地测部门准备资料,以便按要求放线

5、。停头或复工应以通知单形式提前3天通知地测部门,便于控制井巷位置。3、与采掘单位的业务联系:(1)地测部门必须向采掘单位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回采地质说明书等资料,作为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施工措施的地质依据。(2)每月5日前向采掘区队,提供地质预报、水害预报资料。各类井巷工程贯通前,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情况不清时,或者由于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时,必须提前5天发放水害通知单,待采取措施排除积水后方可施工。(3)凡掘进巷道距其它井巷、峒室,当岩巷中剩2030m,煤巷中剩3040m(快速掘进应于透窝前两天)时,地测部门都要提前向矿井采掘区队及相关单位发出贯通通知单。对于老窑采空区及水、

6、火、瓦斯等危险边界,应根据有关规定进一步提前下发贯通通知单。(4)必须根据排查的水害隐患编制探放水设计,探放水设计必须在距水害隐患区边缘100m前编制、审核完成。并将设计发放至采掘区队、相关生产部门、有关领导。巷道施工至警戒线前发巷道停掘联系单,采掘区队应提前做好探放水准备。(5)地测部门应将施测的各类巷道的中腰线标志及时向采掘区队技术员移交,采掘区队必须正常交接并妥善管理,遇有损坏变形或缺失时,应及时通知地测部门进行校验、补充。日常延设中腰线,施工单位应提前12天通知地测部门。 (6)采掘区队在测量给线、地质调查、超前物探、超前钻探、探放水时必须密切配合,提供方便。地测部门应及时将获得地测资

7、料以联系单形式通知施工区队。(7)井下出现地质构造异常、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时,采掘单位及时通知调度部门、地测部门,地测部门及时下井收集分析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二、专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工作,防止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1、矿井成立以矿总工程师为组长,地测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地测部门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水害隐患排查小组,负责矿井水害隐患排查日常工作。2、矿井水害隐患分为:严重水患;一般水患。严重水患的认定依据是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安监总煤字2005133号文件)。3、水害隐患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为A、B、C、D四个等级:A

8、级:难度很大,须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的事故隐患;B级:难度大,须由煤矿企业协调解决的事故隐患;C级:难度较大,须由矿协调解决的事故隐患;D级:地测部门发水害预报或水害通知单,采掘单位自行能够解决的水害隐患。4、矿井必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日排查、周分析、旬评价、月总结。日排查:生产、在建、整合矿井必须由采掘区队技术副队长负责,依据生产区域及周边地质、水文地质、采掘进度等每日进行系统排查,将排查结果报矿地测等生产安全部门,并报矿有关领导。周分析:主要由矿井地测副总工程师组织地测部门依据每周生产进度及各采掘区队日排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旬评价:由矿总工程师负责根据周分析结果评定风险等级,决定采取何种

9、专项措施,并上报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月总结:由矿井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对重点水害隐患建立档案,煤矿企业跟踪监控,闭环管理。5、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必须逐头逐面进行,排查重点是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小煤窑分布区、老峒、老空积水区。6、每个季度对水害隐患进行一次排查,在上季度的最后一个月25日前报矿有关领导、煤矿企业地质测量部门。重大水害隐患由矿总工程师牵头,地测部门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报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矿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并组织实施,同时报集团公司备案。7、每月月底前对下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水害隐患排查,确定责任人,及整改意见,并报矿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对查出的水害隐患必须制定措施

10、,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发至采掘区队实施。8、每周末对下一周各采掘工作面的水害情况进行分析排查,并将结果上报煤矿企业地质测量部门及矿有关领导。9、水文地质技术员负责水害隐患排查资料的整理,对排查出的下一月A、B、C、D类水害隐患及上一月水害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填写水害隐患排查表登记、签字、存档,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月上报,直至隐患整改完成。10、有严重水患或探水过程中发现疑点,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或者施工、生产过程中瓦斯、水文地质条件等发生较大变化的,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施工,进行整改。11、水害隐患治理要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12、地测部门必须对水害隐患规范化管理,跟踪落

11、实、定期复查、闭环管理。 三、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 1、每年必须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对中长期防治水计划进 行修改补充并由矿总工程师签字下发。 2、在总工的领导下,不断的更新和淘汰本矿在防治水方面的设备、设施,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3、每年汛期前由技术部门编制汛期防汛预案,成立防汛队伍,由防治水办公室负责准备必要的防汛工具,如:锨、镐、雨衣、沙袋等,组织相关人员对地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地面洪水进入井下。 4、矿井的排水能力和水仓容积,应严格按照汛期防汛预案的要求,定期检修排水设备和清挖水仓,并在雨季前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5、矿井必须配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本矿

12、实际需要的探放水工具,成立探放水队伍,配备足够的探放水人员,探放水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 6、采掘工作,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七、防治水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对井田范围内井上下水文地质展开调查,准确掌握地表河流、井、泉水变化及井下各涌水点水量变化,并建立台帐,记录建档。 7、必须定期把水文地质情况标注到相关图纸上。 8、积极与邻近煤矿协商,了解掌握其井下采空区的位 置,在送巷时应注意留设各种防水煤柱,严禁挖采防水煤柱。 9、每月应定期对井下各出水点的水量、水温、水质进行测量分析,建立台帐,绘制水量变化曲线图,为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0、水情、水害预报应做到年有年

13、报,月有月报,必要时做到临时预报,并装订成册。 11、预报人员必须认真收集现场一手资料,根据资料认真分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加以说明,所报资料必须提前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否则严禁对外预报。 12、预报后必须掌握一手资料,一旦发现与预报情况不符,或有其它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汇报领导进行补充修正。 13、为保证水害防治工作有序不间断的开展,矿成立防治工作领导督察组和经过培训的探放水队伍,根据作业规程和图纸上圈定的积水线和探水警戒线位置,严格做好探放水工作。 14、防治水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实施与落实,明确责任人,若因失职造成水害事故,要按职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4、。四、预测预报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水情水害预报工作,防止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1、按照矿井生产、建设接续计划,根据采掘工作面相邻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老窑、老峒、老空区积水情况,物探、钻探等水文地质资料,在水情水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进行水害预报。要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不得错报漏报。2、矿井月度水情水害预报,于当月2日前由矿地测部门审核、矿总工程师或地测副总工程师组织预批,报煤矿企业地测副总工程师或地质测量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审批,当月5日前以部室文件下发,各矿将文件转送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和施

15、工单位。3、年度水情水害预报,于当年1月5日前由矿地测部门负责人审核、矿总工程师或地测副总工程师审查,报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当年1月10日前以企业文件下发,并及时报送煤矿企业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主要生产管理部门,各矿将文件转送矿有关领导、相关科室和采掘单位。4、各类井巷工程贯通前,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情况不清时,或者由于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时,必须提前5天发放水害通知单,待采取措施排除积水后方可施工。5、水情水害预报内容包括预报地点、水文地质条件简况、水害名称、水害隐患级别、积水范围、积水量、涌水量大小、责任单位、建议和处理措施,并附采掘工程平面位置示意图。6、采掘区队根据地测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