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史32—中国原始初民时代6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77686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史32—中国原始初民时代6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史32—中国原始初民时代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史32—中国原始初民时代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约183万年前,西侯度人。1961年发现于山西南部苪城县西侯度村,属于早期猿人。主要从事采集、渔猎。出土石制品32件,主(西侯度石器图解)要为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等类型,采用(西侯度石器)锤击、砸击和碰砧3种方法创制。石器主要是用石片(西侯度石器)加工而成的,以向器身平面加工为主,属石片文化传统。19601962年发掘出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古板齿犀、山西披毛犀、粗壮丽牛、古中国野牛、步氏真梳鹿、粗面轴鹿、山西轴鹿、晋南麋鹿、双叉糜鹿、李氏猪、纳马象、平额象等20余种已绝种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呈灰、黑、灰绿色的哺乳动物筋骨、鹿角和马牙,与北京人遗址中发掘的被烧过的动物骨头和牙齿没什么两

2、样。经化验证明,这些动物遗骨的确是被火烧过的,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烧骨”。因而学术界认为,西侯度人点燃了人类第一把文明圣火,开创了人类的用火史,当为“人类烹调之祖”。这一发现,把人类用火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还出土有鱼类和巨河狸化石,这里曾有广阔的水域。哺乳类中绝大部分是草原动物,表明当时西侯度一带是疏林草原环境。西侯度人很可能是云南东方人种的分支,因当时全球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寒冷的中国北方又恢复了生机,居住在元谋盆地的东方人因人口繁殖过剩,食物短缺,出现生存危机。东方人便逐渐分裂成十几个支脉(部落),各部落由族长率领分别往东西南北各方开辟新的家园,其中的一支迁到了今芮城一带定居下来。这是冰川消融时期中华人种的第1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使中华人种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从而奠定了中华人种在世界史上的主流地位。约18020万年前,晚期猿人(即直立人)。直立人承继了其先驱的技能并加以改良,懂得用火,也能象现代人般进行奔跑,依照自己的心思制作石器,从脑髗骨的结构可以确定他们有语言的能力,已有熟食的习惯,狩猎的结果使人类有肉食的倾向,肉食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大脑能摄取更多营养,从而促进大脑发展,更为有效地支配肢体的活动,人类更为有效地战胜自然的灾害。到这时, 人类在动物界基本上获得了绝对优势,但称霸地球的,是他们的后裔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