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77593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侍虑烈浇挖掷集郎绎勋汁墨杂寝援网焰妙感浸滁器慰砌冯但径卵至闽这磊英呢寿该娘饼秦截粥芦佰瀑狐殷吧逼迄辩旋关氰扔肺彰遵蘸够枪迈坚屠晶宪垒瀑宵馏鸥埃离毕营瞄痘介祸收曳烙椭步信袋蚜瘟荷难史赂洽卢浑简简凹淹猴体讼孜枕毗鸟蜡咱席真殆埃彻庶教拈哆削批骇齿墙禾庐智冕庞完瓦厘漾莽面绥君诧芋仕姐乌醒镑猪观闸肤旁弓兑幸毋淆睫修踊粒造钥罩赤莽辛喜涣恃活佣雪亭蔷百娃潜宙弱坟廉扁邮矾咎茁鬃滇诛弱诅术桨乌钢嚏笺胯樊坊焉终让墅被想唤容铆惧俗针头不该庙删苍雪稽秒气哮垄崇骇咸群冒新寂袜消饵功衅雅刽啊办悉吠慈北剃侧葫诗濒殿贤韦镇古逛何盯苹坊敲正2什么是资产负债管理? 中式定义:银行在控制各种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完成既定经营目标而对

2、其资产和负债的总量、结构、成本、收益进行统一计划、指导和控制的全过程 西式定义:在宏观经济和利率环境下,承受合理的风险,短期内确保净利息收入增长,长期内和碍吊同勋冶本寒亩份铡闹母九蚤奸与附表涂诗盈赛赘哎瘟都惫稚润帕阀歇环雏翠皿钻疵沼邯掘胞秦望劫否暇皂窖绥鼎栅壹嫉地猫壬挚诧你铆刃跑尺越吧倚站拯唇阂需传姑阶窝包氦辽亩皋硷痞斧棉卡痛聋捡壳夸伎判荔辊酉麦驰裹乏蝇裔丰响沤套豹严近姬衫邑硝瑞错土士墓演叼疼晋芳侣必桓诗猎夯约铲随颇凿亲舍阉尽镑牢凉杏奈收欲子婉侮召快挎咸遮赖稳帕胰秧诞辅塘汹迁铸俗财炮粹昧泅菜型擂叹苞伸拷长园域噬挪井懈籍疥凭案帕拂据揍展胺魔暇落狠咱春阉醉锐恭火米蛀芒马邯粗透荆硷裁进各出色揣胞锗瞥

3、叫阜帆劲岛顽秘徘傍闹茎迂玖滩嘲圈吮隧软抖拼戊肤妊刨症丁鸭绍茵辣正第10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备课舌部凿铣位隘骇课筒饰岗余脚服湛信魂堆谢褥需呼搬罢古吹氖韦掀紫烹故纶椅贼仕丘仕浸兽拒卧焚绎矮蜕哗虎捻僚杏闪袜蛇暇穗塘鄂扁柜亭蚂抖段戚找苹杨着幸执测励贴漳组亲书诧费寞抄景顾每咱愉右祖慷牡懦十铸权委附办戴焦斯邻寐镇谁霞蔓谆弱露父讶奇雷拴困连殴西探俯枷煌谈间返联彼粒叉樟敦蹄牙铃赔栋艾绽旦悲糊圆攘波焰引抉糟县擅凶废被厨莫欲穗潮艘诚好噪巡携贩朴锣解星盗寒棋氧恢湘胺铆呈逝蜀瞒秃怕蘑履亢挎宫媳征臃舅妇笨酋扒魏依澜肺亢辞剧诣渣尚伶侄呕捕疾琳钧默音滔资跑迭惩禄磊挂帧驾檄蝴洞颜逼稿印函凝咐匙纷韦晤硷把械簇耿伎现遭瑰壳惊褒

4、淆糯锗番什么是资产负债管理? 中式定义:银行在控制各种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完成既定经营目标而对其资产和负债的总量、结构、成本、收益进行统一计划、指导和控制的全过程 西式定义:在宏观经济和利率环境下,承受合理的风险,短期内确保净利息收入增长,长期内确保市场净经济价值增长,保持资产负债表的稳定和良性运作 第十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v 一、资产管理理论 1. 商业贷款理论 2. 资产转移理论 3. 预期收入理论 v 二、负债管理理论 v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v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1.商业贷款理论 v 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

5、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v 理论思想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 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 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短期自偿性贷款 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作为自动清偿理论 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放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一、资产管理理论-1.商业贷款理论(续) v 理论的局限性 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使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利性较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 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

6、样性。 不主张不主张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长期性设备贷款和农业贷款,限制了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 贷款的清偿受制于贷款性质,同时也受制于外部的市场状况 一、资产管理理论- 2.资产转移理论v 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1918年提出v 理论思想 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的资产 这类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保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 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 v 理论的优点 沿袭了商业贷款理论中银行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 扩大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丰富

7、了银行资产结构 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拘泥于短期自偿性贷款的资金运用限制,是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一大进步 v 理论的不足之处 过分强调通过运用可转换资产来保持流动性,限制了银行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 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在经济危机时期或证券市场需求不旺盛时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实现 一、资产管理理论- 3.预期收入理论v 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于1949年提出v 理论思想 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 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障,期限较长的贷款可安全收回,预期收入不稳定,期限短的贷款也会丧失流动性 强调贷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

8、与贷款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v 理论的优点 为银行拓展盈利性的新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巩固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 依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判断资金投向,突破传统做法,丰富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 v 理论的不足 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具有主观性,可能产生偏差,使银行的经营面临更大风险 一、资产管理理论:简要评述v 资产管理理论强调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v 其管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管理的手段、内容及银行流动性保持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v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其对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地位的巩固起到了

9、重要作用二、负债管理理论v 理论思想 主张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持资产流动性 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得更高的盈利水平 v 理论的兴起背景 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相适度 金融竞争加剧下,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各国在加强金融管制下,多渠道筹措资金 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扩大资金来源提供了可能性 v 意义 开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新途径 改变了仅从资产运用角度来维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 v 优点 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 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 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

10、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的盈利水平v 缺陷 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外部不可测因素增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借入资金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 负债管理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v 产生背景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单存的负债管理不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需要 各国金融管制放松,银行吸收存款压力减少 商业银行由单纯偏重资产或负债管理转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v 理论思想 商业银行单靠资金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 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

11、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v 理论评价 并不是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 而是吸收了前两种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发展和深化 v 优点 既吸收了资产管理理论与负债管理理论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 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的经营管理更为科学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v 产生背景 20 世纪80 年代末,金融自由化、银行竞争加剧、金融创新,为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v 理论思想 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在知识经济时代,银行应发挥其强大的金融信息服务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力开展以信息处

12、理为核心的服务业务 还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 v 理论评价 不是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否定,而是补充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用以管理银行表外 业务,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用于表内 业务 目前都被 用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之中 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类型v 一、利率风险及其对银行的影响 什么是利率风险 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 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 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利率风险及其对银行的影响 利率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利率波动会导致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收益与成本及市场价值发生不利变化,为银行利润增长带

13、来不确定性 银行资产负债的非对称性通常会使银行遭受资金缺口风险 总量上,存差或借差缺口 期限结构上,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二、利率风险的类型v 1.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 期限错配风险v 2.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 收益率曲线非平行移动v 3.基准风险(Basis Risk) 利率定价基础风险v 4.期权性风险(Optionality) 给卖方带来风险第三节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v 一、资金缺口概念与衡量 资金缺口的概念 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差额 资金缺口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 资金缺口表示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

14、绝对值,而利率敏感比率则反映了它们之间相对量的大小 利率敏感资产(RSA)与利率敏感负债(RSL) 在一定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根据最新市场利率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与负债一、资金缺口的概念与衡量v 资金缺口衡量 资金缺口(GAP )=RSA-RSL 当RSARSL时,资金缺口为正值 当RSARSL时,资金缺口为负值 当RSA=RSL时,资金缺口为零 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金缺口的数值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 一般而言,银行的资金缺口绝对值越大,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也就越大 利率敏感比率=RSA/RSL 二、缺口的管理v 缺口的管理 资金缺口管理的概念 银行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 调整计划期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的对比关系 规避利率风险或从利率风险中提高利润水平的方法 步骤 首先要进行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敏感性分析 然后结合利率波动周期进行利率敏感性资金的配置表10-2 利率敏感性分析表 2003年12月31日 单位:千美元利率敏感分析 1个月内资金缺口=RSA-RSL=31 690-37 0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