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77043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一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12年3月泉州市质检16题)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2(2012年3月黄冈市质检)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

2、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3(2012年3月泉州市质检18题)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A发表该公告的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成功运用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4(2012年3月江门市一模19题)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见面礼。以下一组握

3、手照片中不属于外交礼仪的是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B周恩来与尼克松C邓小平与欧共体主席D胡锦涛与连战5(2012年3月焦作市质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6(2012年3月怀化市一模)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

4、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7(2012年3月梅州质检)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普遍展开。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 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8(20

5、12年3月驻马店市一模23题)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被网民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9(2012年3月漳州市质检12题)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重提民主:“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

6、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在这里,邓小平强调 A平反冤假错案的紧迫性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D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10(2012年3月枣庄市模拟)1949年10月21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其人员组成情况如下表:类别副总理政务院领导成员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总人数4人21人109人民主人士数2人11人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这说明了A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B成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有益尝试C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D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推行11(2

7、012年3月威海市一模)2012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了新年茶话会,胡锦涛在会 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有关中国政协 制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B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权力机构继续存在C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等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D1982年政协制度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下进一步完善12(2012年3月滁州市质检)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六集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

8、片所体现的六大时代主题先后顺序是 A 千年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伟大转折 世纪跨越 继往开来 B 峥嵘岁月 伟大转折 千年局变 中国新生 继往开来 世纪跨越 C 峥嵘岁月 千年局变 中国新生 伟大转折 继往开来 世纪跨越 D千年局变 峥嵘岁月 伟大转折 中国新生 世纪跨越 继往开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13(2012年3月沈阳市质检13题)(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人所谓法者,实兼中国之礼典。中国有礼、刑之分,以谓礼防未然,刑惩已失。”严复法意 材料二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和驻美大使伍廷芳,兼取中西,着手修订法律。1906年9月1日,清

9、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在法律方面,沈家本延请东西各国的博士、律师,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修订了大清刑律草案、大清现行刑律、大清商律草案、大清刑事诉讼法、大清民事诉讼法等法律。 北洋政府援用清朝法律,只是把“帝国”改为“民国”,把“臣民”改为“人民”,把“复奏”改为“复准”,删除有关皇帝特权的条文。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以制定各项法典为主,逐步形成了“六法”体系。所谓“六法”,一说是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一说是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 中国法制史教程材料三1978年以来我国制定的主要法律法规类 别法律法规市场主体、市场管理和市场

10、宏观调控等方面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证券法等著作权保护方面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与国际接轨方面对外贸易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法律制度演变趋势。(9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法律法规制定的背景。(10分)14(2012年3月安庆市二模)(30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部部法律文献搭建起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

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

12、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四 法兰西共和之路图16(1)依据材料一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和主要目的。请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9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请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9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6分)(4)法兰西共和之路呈现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6分)15(2012年3月莆田市质检25题)(14分)法律是人类社

13、会发展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其蕴含的目的。(4分)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如何调整国王和议会的关系?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法律的共同作用。(4分)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部宪法内容的相似之处,并从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原则两方面比较两部宪法的不同之处?(6分)2012年3月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解析:A项“目标完全一致”表述错误;辛亥革命的方向是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毛泽东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表述也错误。3C4D5D6D7C8D9D10D11C12A二、非选择题13(1)强调人们自律 礼法结合 具有等级制度特点(6分,任意2点即可)。(2)民主化(近代化)趋势 借鉴西方法律 体系化、完备化趋势(9分)(3)背景:文革结束后,全国人大加强了立法工作,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科学技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产权问题出现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保理念的加强与国际经济接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10分)14(1)特点:带有封建性;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只是点缀。(3分)主要目的:缓解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