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77012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基础知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整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是通过消费各种消费资料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资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料。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生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包括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2、。二、效用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动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三、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居民户与企业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从供给的角度看,是要素服务收入;从需求的角度看,是要素使用成本)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

3、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使互惠交换不能实现。主要障碍有:信息障碍

4、、体制障碍、市场缺陷。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社会的、家庭的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参与的选择和决策,再通过劳参率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由于劳参率指标准确地反映劳动参与的变动,故它成为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EU劳动力洪给弾性“丁心再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1)供给无弹性,即ES=Q表示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表示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表示

5、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是一条向知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线。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陡峭的线。也产县、平均产边际产1冀过际产a-b点。图2中,横轴为劳动力需求量,纵轴为工资率,D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当工资率为W0时,劳动力需求量为L0,在需求曲线D上为A点。工资率由W0提高到W1时,需求量由L0下降到L1,在需求曲线D上由A向左上移动到B点。工资率由W0下降到W2时,劳动力需求量由L0增加到L2,在需求曲线上由A向右下移动到C点。三、企业短期劳动

6、力需求的决定: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边际产量递增阶段;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3)总产量绝对减少。平均产量人卩=总产量Q/劳动要素投入L边际产量MP=Q/L血毘I甲掘产垦HP直且站产最mp丈于平均产最kp.所卽”劳姙至少劃1画1点T吐f均广罷虽大.在区療uI投砂査动区间为爼鼻点,rw的.到、史时,逓产垦旳考”益产呈最尢在区啣E投人呈大于bA*瞒产辜柯.总r也冉第坷环.35、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的增加量应在区域n,即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

7、的总和一一劳动能力。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规模: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2)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组范围内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供给将比较充分;反之,供给将趋向减少。在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3)人口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办供给弹性趋向增大。生产率的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第三

8、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实际上是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均衡价格论是新古典学派创始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A马歇尔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提出的。工资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相等的趋势,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工资形式: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禾U息和利润。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

9、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实际工资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货币工资和价格指数。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十价格指数实际工资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货币工资和价格指数,特别是消费品价格指数。49、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计时工资是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的特征:1)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2)法定性;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实物支付是福利支付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实物支付是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原因是: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照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企业减少保险上缴额)实物支付变相抵提高了个人

10、所得税的纳税起点延期支付是福利支付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员工获得使用权。一、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的3层含义: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获得报酬或经济收入的经济获得。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企业现在支付一定量的货币作为保险基金,待具备享受资格或条件时,第四节就业与失业是指由劳动能力的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1)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必须达到法定最低就业年龄;2)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3)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既可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凡是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称为就业者。总供给=消费+储蓄总供给=

11、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合(劳动+资本+土地+管理)=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消费+储蓄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合。均衡国民总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消费+储蓄=消费+投资即:Y=C+S=C+I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决定劳动投入规模时,以取得最大利润为决策准则。二、失业及其类型失业的规定:1)运动年龄的规定;2)就业要求的规定;3)在职业介绍部门或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尚未工作的人。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就业要求并在职业介绍部门或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尚未工作的人均为失业者。失业的类型:摩擦性

12、失业、技术性失业、机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1)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2)强化职业培训;3)实施职业技能开发。三、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为2种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性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失业率=失业人数十社会劳动力人数X100%=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X100%失业持续期是指事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星期)为时间单位。计算平均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

13、期=(E失业者X周数)十失业人数年失业率=该年有失业经历的人占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X(平均失业持续周期+52周)失业的负面影响:1)造成家庭生活困难;2)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3)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1)是当前劳动的浪费;2)是积累劳动的浪费;3)是多重的浪费。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过程项目、政府雇员、失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3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1)工时制度;2)延长工作时间;3)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工会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财政政策的内容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