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770104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基尼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推进强市名城建设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大胆创新,务实进取,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着力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着力拓展民政公共服务,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打造阳光、温暖、活力、和谐民政,推进民政事业跨越式科学发展。 一、202X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民政为民新形象一是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行阳光救助1规范低保救助:加强动态管理,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和低保家庭定期复核机制,实行应保尽保、应退则退

2、,对所有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状况进行核对,确保阳光救助。202X年审批低保救助对象518人(包括重残人低保76人),新增754人,核减956人,全市城市低保平均月补差423.元,农村低保平均月补差2.4元,发放救助资金134.6万元,全部超过城乡低保标准的50;发放一二季度物价补贴111.25万元,实现应补尽补;审核申请廉租房家庭收入状况12户;完成02X-202年低保、五保、医疗、救灾和福利资金项目的审计工作。全市所有资金由市级财管中心统一发放。 2.巩固五保集中供养成果。02年审批五保对象41人,其中集中供养4人(含户院挂钩人),分散供养人,供养率达98%以上。1月日起,五保集中供养标准为67

3、0元/月;社会散居五保供养对象标准为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五保供养和管理资金19.9万元。供养金全部由市财政统筹,划拨到镇乡街道财管中心敬老院帐户。对全市敬老院开展了消防、卫生安全大检查。 3.实施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工程。发放低保重度残疾人救助金64.万元;审批低保标准150%内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对象1153人,发放生活补助金364万元。 .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按人均10元提取医疗救助经费,通过救助信息平台,1至10月实施医疗救助人,发放救助金59.73万元;积极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复查4例、手术3例。 5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采取四个一点筹集资金,加强

4、协调督促检查,实施救助农村住房困难户251户,新建86户、修缮135户、改造3户。 .加强灾害救助工作。创建国家减灾示范社区2个,省级减灾示范社区4个,新建镇街道避灾中心(点)4个。做好报灾、救灾工作,我市遭受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共造成万人受灾,成灾面积710公顷,绝收150公顷,农房倒塌67间,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下拨救灾款万元、春荒救济款60万元。8月7-3日,我市首次举办了两期村(社区)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对37名灾害信息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7.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分层分类救助。规范各类人员的救助行为,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遇突发性困难、生活水平略高于低保标准的群众给予临时救助,1

5、至1月共救助1731人,发放救助金14.8万元。市救助站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完善基层救助网络,加强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和保护,1至10月共接待上门求助对象574人、救助58人。健全孤儿和困境儿童保障体系。今年月日起,调整孤儿养育标准:机构孤儿养育标准为1158元/月,社会散居为95元/月,保证了5名孤儿的生活质量,除按城镇低保全额救助外,发放孤儿救助资金.5万元。 .慈善救助实力明显增强。春节期间开展了慈善年夜饭及送温暖系列活动,组织了慈善一日捐,开展了助孤、助残、助医、助老、助困等救助活动,发放救助金48余万元,救助对象8300余人。市中福在线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抓营销宣传、抓安全防范,

6、全面构筑阳光福彩运行体系,1至10月共销售彩票233.3万元。 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组织完成大中型水库后扶移民直补人口年度复核,核定人口21人,核减8人,发放202年度下半年和X年度上半年移民后扶直补资金1326.6万元;认真实施扶持项目,对通过验收的49个202X年度后扶项目,共计下拨项目资金53.5万元,向省上报后期扶持项目6个、已完工验收0个,核定应急项目7个、已完工验收9个;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组织申报第一批小型水库移民解困项目0个,安排解困资金共18万元,完成了各项评估、统计、审计工作。二是扶持发展社会养老机构,推进养老服务阳光工程.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的养

7、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东阳市养老服务领导小组;落实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整合全市养老资源,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扶持政策,市级财政设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拨出00万元,用于养老机构建设和机构管理建设;积极发展公益性养老机构,花园老年公寓第二期休养楼内部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增床位20张,东阳市茜畴老年公寓新增床位400张。加快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向护理型发展,喜洋洋康乐中心改增护理型床位500张。到目前为止,全市建有养老机构6所、床位550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82张;全市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4722

8、张,占全部床位数的85%。各养老机构积极实行食堂食品留样制度,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市福利院着力加强行风建设,改善单位服务环境,对变压器迁址增容,老大楼线路进行整修,对闲置房间进行开放,新增床位70张;社会爱心人士赞助万元,扩建了图书资料阅览室;投资近5万元,对院内绿化进行了提档改造。目前,在院休养老人6名,在院孤残弃婴24名,接受社会各界钱物捐赠近0万元。 2.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起草了东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细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加大资金补助、提供服务场所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全市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个,依托镇乡街道敬老院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

9、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市财政安排资金免费为个城市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配置一键通呼叫设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空巢老年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发放服务券272张,购买服务金额3476元,享受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356人。 3.实施阳光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完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公平、公正分配,对三个社区1830人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补贴102人、发放补助金273万元。 .老龄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考核。按六有目标,落实各项老年优待政策,强化为老服务;继续实施优待证全程代办制,1至0月制发老年人优待证79本;指导镇乡、街道加强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

10、,今年创建达标老年协会4个、分会92个;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老人节期间,市四套班子领导分组走访慰问百岁老人;组织开展助老济困送温暖行动,共发放慰问金3万元,惠及全市特困、百岁老人5人及18所敬老院;认真做好老年电大招生工作,春、秋两季落实课本122本。市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活动项目达10多个,每天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达20多人次,与老年大学联合举办二胡、婺剧、书法、绘画等培训班,学员达0人次,参加各类活动的老年人达万人次。 5.落实福利企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福利企业发展和残疾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开展了福利企业大走访活动,与市残联共同举办了残疾人双向招聘会,0家福利企业与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

11、110人,当场录用52人;完成了2X年度福利企业年检年审工作;至10月,全市40家福利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亿元;应交增值税351万元;应退增值税420余万元;实现利税1.7亿元。安置残疾职工14人,占从业总人数的3.%,企业享受市政府财政补贴368万元;7家福利企业完成福利企业无障碍设施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加大殡葬改革和管理力度,扎实开展阳光殡葬工程加快推进乡村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制定下发了202X年殡葬改革工作要点,全力做好生态墓地建设与管理业务上的指导、检查、监督,组织召开了全市生态墓地建设现场推进会,营造生态墓地建设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殡葬监管制度,督促镇乡街道及时查处殡葬违法事件。

12、今年市财政安排资金70万元,用于乡村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和三沿五区坟墓治理补助;基本完成全市行政村生态葬法覆盖率达85%、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0%以上的目标任务。市殡葬管理所加强队伍建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名;组织人员对全市生态墓地建设与管理进行半年督查及年底考核,对督查及考核情况报市政府进行通报,对全市死亡人员骨灰进行跟踪管理。市殡仪馆积极实现殡葬服务阳光化,在原营业区域设立了殡仪服务大厅,内设个服务窗口,为丧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制度,提高殡仪服务水平。1至10月火化遗体405具,安全行车5万余公里,为五保、低保户减免费用万

13、元,拒收现金00元,退回红包24个。市西甑山公墓有限公司招聘新员工名,扩征山地80亩,完成公墓指路牌、广告牌及宣传标语制作,顺利完成办公院区设施改造和视频监控安装,1至10月新建墓穴7穴,销售墓位120穴,实现销售收入16万元,栽种塔柏苗2万株、桂花苗500棵。四是提升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升城市社区服务水平,开展了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在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基础上,报市政府出台。完成了城乡社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建立规划评估和统计标准。广泛开展进千村(社区)访万户,促赶超增和谐活动,在

14、每个城市社区开展我为0户困难群众解难题,我为20个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主题的双二十活动。做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指导、考核验收工作,全市新建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个,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0个,下拨建设补助资金0万元,创建省、金华市示范农村社区各个。五是启动市烈士陵园碑林工程建设为了提升市革命烈士陵园品位,丰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内容,着手实施烈士陵园碑林建设,主要展示老一辈革命家题词、烈士遗墨、文章摘书等内容。已完成项目设计、论证、资料收集、招投标等工作,项目概算投资244万元,主体工程已于月初开工建设,明年清明节前交付使用。出台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规划,根据散葬烈士墓迁移的需要,启动了革

15、命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市革命烈士陵园顺利通过浙江省第八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复评,清明节期间共接待学生市民2万多人次。六是抓好市救助管理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征地建设经过多方努力,新建市救助管理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两项目,完成15亩用地的征地签约工作,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已完成;为使项目建设合理性,组织人员外出取经学习,图纸正在设计和认证之中,两项目估算投资30多万元。 (二)全力做好五大建设,民政工作基础作用不断增强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制定下发了东阳市阳光村务工程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力度,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落实村务决策管理五议工作法,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达到98%以上。二是抓好专项社会事务管理1全面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查清了全市地名状况,对全市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等九类地名开展全面调查,采集地名条数达11000条;增设了地名标志,对之前设置的14块村牌、路牌等地名标志作了位置测量和照片拍摄填表;完成了地名普查成果表的制作,将746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