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简缩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76935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简缩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简缩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简缩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简缩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简缩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简缩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的“主阵地”交给学生怡园小学 周淑军摘要:自读自悟、美读激趣、引导质疑、挖掘潜能、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点评内化、教给方法、适时点评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方法、能力 引言:我校实验所构建的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加大信息交流,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交给学生,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现根据人教社教材小语第十册小青石一课的教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构想。正文一、自读自悟自读自语

2、,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当今人类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际上是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三千年前就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过去的课堂存在着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或是问题不断的现象,制约了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几个同学做主角,十来个同学做配角,其他同学做听众的结果,倒不如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老师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1、美读激趣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出于名家之手,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编入教材的。美文就应该美读,通过美读去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美读去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通过美读去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小青石一课,揭题后,我先请同学们听录音带的朗读,受到美读的感染;再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些学生就会对故事内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知道小青石和小黑石一起被山水冲到岸滩,小青石后来被制成混凝土铺在路上,服务大众,而小黑石一直躺在野草堆里。当学生发现自己就能读懂不少内容,就会更有兴趣继续往下学。2、引导质疑古语云:“子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学会质疑,使学生们质疑由浅层向高层发展。做到这些,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首先,可以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提

4、问,因为那些问题往往围绕着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的。如“小青石起初的理想是什么?”“后来它的理想有什么变化?”“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为什么小青石觉得快乐?”其次,可以抓住一个疑点,从不同角度提问题,使同学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第二自然段末尾这么说:“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围绕这句话,至少可以提五个问题:“水晶、玛瑙是什么?”“为什么小青石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小青石原来羡慕水晶、玛瑙什么?”“水晶、玛瑙有什么值得羡慕的?”“课文为什么要三次提到水晶、玛瑙?”再者,无论学生提出任何问题,再简单都好,我们不能嘲笑挖苦,否则将打击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对简单的问题,我们直接了当地告之答案,

5、对于能帮助理解课文,挖掘中心的问题,教师要特别表扬,并组织同学们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解决,从而形成爱提问题,会提问题的氛围。3、挖掘潜能每篇课文学习之前,我都让学生们先预习一下,查找有关资料,思考课后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相信自己,不用老师讲解,自己就能读懂一些内容,解答一些自己或他人的疑惑。打破他们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别陷入老师不讲,学生不会的泥沼。二、讨论交流世界正朝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迈进。未来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 ,但也是一个非常需要合作精神的社会。我国国情,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合作精神的培养不容忽视。小组讨论、共同学习,既能弥补自读自悟环

6、节的缺漏,理解的不透彻,同时也是一个合作精神培养的过程。1、取长补短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是独立的主体,由于社会生活背景、家庭教育以及个体体验的心理差异,对阅读材料的吸收理解和心理感受也会产生差异。因此,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同学们初步感知小青石之后,我让大家用“读、说、议”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即找出对你触动最大的一段话或几句话,有感情地朗读,说一说其大意,议一议你的感受。思考好了,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准备好发言。有的同学认为是第20自然段,因为这里用了四个“有时候”这样的排比句,写出小青石被许多人踩过,它觉得非常快乐。有的同学认是第21自然段,因为小青石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

7、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支持大众的脚,它认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可见小青石乐于为他人服务。可能有些同学没什么体会,那他可以听听别人的发言,有所顿悟,班级授课的优势在此显现发挥出来。2、教学相长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讨论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老师则通过倾听学生讨论,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学水平和提高。三、点评内化知识要内化,仅仅停留在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够的。教师毕竟站在较高的层次来把握教材。因此,老师适时适当适度的点评,是学生知识是否内化的关键。1、教

8、给方法教育家叶圣陶生先生说得好,教学生,我们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仅仅给鱼。我们要教给学生圈点评注等一系列读书方法,结合单元训练项目教给读写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例如小青石一课,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课文的主次”,教师点评时,要让学生明确小青石怎样变成混凝土,成为让所有走的道路和它认为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的内容是主要的,学生是通过“看笔墨,看内容,看目的”等一系列方法下此判断。2、点评适时教师点评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而要形成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小青石一课的结尾我最后设计了一个“实话实说”的环节,第一轮问:“你愿意做小青石还是小黑石?”

9、全班有20%的同学不愿做小青石。我让双方派三个同学做代表,说明各自理由。“小黑石”认为自己的生活安适,不用天天给别人踩,多舒服呀;“小青石”认为能为他人做贡献,理所当然是有意义的。我不忙于下结论,第二轮问:“当今社会,你愿意做小青石还是水晶、玛瑙?”这时候,全班仅有9%的同学愿意做水晶、玛瑙了。我把愿做水晶、玛瑙的同学请上讲台,给时间全班同学充分讨论,做好辩论准备。讨论的内容是: 做小青石(水晶、玛瑙)有什么好处?做水晶、玛瑙(小青石)什么不足?当今社会,为什么要做小青石(水晶、玛瑙)这样的人? 接下来,同学们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渐渐地,有些同学发现,我们既要具有小青石为大众服务的精神;有能力的话,也应该像水晶、玛瑙一样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时候,老师再趁热打铁,补充学生认识的不足:就算我们不幸像小黑石一样被人遗弃,或者模样丑陋,我们也不必自暴自弃。我们最终是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有益的人。这样,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当学生有错误也得纠正,如有缺漏也得补充,如有完全没注意到的地方,得提出来加以阐发。”参考书目: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何克抗著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第5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