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76794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区高效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提要1.2 1.1项目名称:高效奶牛养殖建设性质:扩建1.3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民营1.4 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XX市XX区龙居镇小麻湾村建设规模:引进良种奶牛330头,采取“种养销一体化”的高效养殖运营模式,年向社会提供原料奶2640吨,实现年产值422.4万元。建设期限:2004年建设内容:弓I进良种奶牛330头,新建牛舍1400m2,奶牛运动场2000m2,挤奶厅200m2,青贮池760m2,精料库200m2及配套设备购置。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计划投资348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万

2、元,省财政资金70万元,市财政资金10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48万元。1.6 资金筹措:项目承担单位自筹148万元,银行贷款80万元,奶牛养殖户集资68万元。1.7 主要建设内容及经济技术指标:引进良种奶牛330头,建设牛舍1400m2,挤奶厅200吊,奶牛运动场2000m2,青贮池760m2,精料库200m2及配套设备购置。3.3 项目建成后,每头奶牛年平均产牛奶8吨,年可向奶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奶2640吨,按每公斤奶收入1.6元计算,实现产值422.4万元。详细的计算分析,每公斤奶的成本1.2元,则该项目年成本为316.8万元。扣除成本,年实现利润105.6万元。财务

3、内部收益率28%,投入产出比1:1.2,静态投资回收期年,财务净现值273.5万元。1.8 辐射带动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逐步实现项目区奶牛养殖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该项目可带动奶牛养殖户350户,项目建成后人均增收168元,且可安排58人在养殖场就业,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社会效益显著。二、实施方案编制依据该实施方案的编制是在与项目有关的行业政策、产业信息,以及财务、生产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依据有: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XX区“十五”发展规划、鲁农开办200213号、东农

4、开办字200210号文件三、劳动组织、管理与运行管护3.1 劳动定员、人员素质、人员培训该项目劳动定员采取岗位负责制,共计定员58人,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养殖技术,服从管理。协会积极联系畜牧局等业务部门聘请技术人员对养殖场人员从养殖、鲜奶的存贮、运输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3.2 组织管理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立以协会理事李洪明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工程施工管理小组、奶牛引进技术小组、鲜奶贮运小组,加强技术服务,以严格的管理,推动奶牛养殖的快速、健康发展。3.3 经营管理模式该项目采取以奶牛养殖协会为主的股份制管理模式,高效能、高标准严格管理,实行部门、技

5、术岗位责任制,严格奖励,劳动与利益挂钩,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原则,管好人,用好人,形成高效能、科学的管理模式。管护制度和措施项目投产后,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养殖操作程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以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把养殖小区建设好、经营好四、市场分析3.1 市场预测该项目的产品是向奶制品加工企业提供的原料奶,其市场前景受奶的质量和企业对鲜奶的需求两方面的影响。该项目日产鲜奶7.3吨,这对于我市的奶制品加工企业来说,数目是非常小的。目前仅我市凯银集团原料奶的需求,市内养殖场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只要该项目所产牛奶质

6、量过关,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牛奶的市场前景会更加美好。生产能力估计:该项目计划引进奶牛330头,建成投产后,每头奶牛平均年产8吨,年可提供原料奶2640吨,按每公斤鲜奶1.6元销售,年产值422.4万元。422.4 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销售方案:该项目建成后,直接向我市凯银集团等牛奶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奶,预计年提供原料奶2640吨。实现销售收入万元。营销策略:项目建成后,针对原料奶的提供要求,对销售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制定严格的生产、运输、销售制度,保证鲜奶质量。健全服务机构,提高服务功能,不断巩固原料奶的销售渠道。五、

7、建设方案5.1 建设任务和规模建设任务:引进良种奶牛330头,建设牛舍1400m2,建挤奶厅200mn,奶牛运动场2000m2,青贮池760ml,精料库200m2及配套设备购置。建设规模:引进良种奶牛330头,采取“种养销一体化”的高效养殖运营模式,年向社会提供原料奶2640吨,实现年产值422.4万元。5.2 规划和布局项目区建设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规划、合理布局。整个养殖小区分为养殖、办公服务、饲料青贮、挤奶厅四个主要部分。西部养殖小区,东北部为办公服务区,中间南部为饲料青贮区,挤奶厅位于养殖区南。各区之间严格分开,科学管理,既能够充分体现奶牛养殖小区的高效运营模式,又能实现养殖小区优良

8、的外部环境,做到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5.3 生产技术方案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在品种及选育、繁殖、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牛场的设计、建设,疫病的防治全部实行标准化,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关标准执行。采取“砍散户、进小区、建挤奶厅”的养殖模式,“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防疫、集中饲养、集中核算”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标准化的高效奶牛养殖场。5.4 建设标准引进优质高产奶牛,每头奶牛年平均产鲜奶8吨;牛舍建设采用砖混结构,每头奶牛占有面积4.2m2,工程质量要求合格;奶牛运动场采用3:7灰土做基础,C20砼场地,表面铺砂,砼厚度12cm,铺砂厚度8cm;青贮窑采用M5o砂浆砖砌结构;

9、精料库建设采用砖混结构,工程质量要求合格。实施进度安排2004年9月开始建牛舍、奶牛运动场、青贮池、精料库;2004年10月建挤奶厅,同时进行奶牛引进;2004年11月底全部建设完成,正式运行。六、投资概算6.1.1 概算依据奶牛引进依据现行市场价格。6.1.2 各种仪器设备依据厂家定装价格。建筑安装工程依据XX市XX工程经济信息2004年第一期XX区价格计算。6.1 概算项目总投资348万元,其中奶牛引进330头,每头给予补贴0.83万元,计274万元;建牛舍1400吊投资28万元,200吊挤奶厅12万元,精料库房6万元,奶牛运动场6万元,青贮池6万元,设备投资11万元,培训3000人次,投

10、资5万元。工程建设、设备投资详见附表。七、效益分析7.1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每头奶牛年平均产牛奶8吨。年可向奶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奶2640吨,按每公斤奶收入1.6元计算,实现产值422.4万元。奶牛养殖户自己种植优质牧草500亩,牧草自产自给,养殖场是群众参股管理,农户可提供其他饲草,这样牧草及其饲草的商品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采取“砍散户、进小区、建挤奶厅”的养殖模式,人工也大大降低,详细的计算分析,每公斤奶的成本1.2元,则项目年成本为316.8万元。扣除成本年实现利润105.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8%,投入产出比1:1.2,静态投资回收期3.3年,财务净现值273.5万元。7.2 社

11、会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引导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向高效的种养一体化产业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的致富奔小康步伐。而且可安排58人在养殖场就业,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社会效益显著。7.3 生态效益该项目实施,符合国家退耕还草政策,对环境无污染,而且通过牧草种植,利用粪便发展沼气能源建设,发酵后的粪便能够重新还田,作为高肥效的有机肥,提高农业单位产出,形成良性循环,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又通过沼气能源建设的“一池三改”,美化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态效益显著。八、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8.1 农业产业化现状发展奶业是我国

12、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畜牧业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大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的前提下,对发展奶牛养殖来说存在着良好的机遇。8.2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情况该项目将建成一个高标准、成规模的高效奶牛养殖场。2004年2月底已引进70头良种奶牛,建设部分牛舍,为下一步的扩大规模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引进优良高产奶牛及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项目建成后,在一定程度推动畜牧产业化的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8.3 农民增收XX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民收入的

13、主要来源是常规农作物的种植。但小麦、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无效益可言。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由于耕地面积较少,且其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效益不稳定。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经过引进推广,畜牧养殖的高效产出在整个大农业中的优势逐渐明显,特别是奶牛业的快速发展,更加明显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龙居镇小麻湾村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据测算,仅本项目所获得利润,能够使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68元。能够有力的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8.4 其他社会影响项目建成后,可吸收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

14、58人,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村闲散劳动力转移问题。9.1 九、组织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项目承担单位,成立以协会理事李洪明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工程施工管理小组、奶牛引进技术小组、牛奶加工技术质量监督小组,同时完善同牧草基地的运营管理,加强技术服务,以严格的管理,推动奶牛养殖的快速、健康发展。9.2 经营管理模式该项目采取以奶牛养殖协会为主的股份制管理模式,高效能、高标准严格管理,实行场长、部门、技术岗位责任制,严格奖励,劳动与利益挂钩,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原则,管好人,用好人,形成高效能、科学的管理模式。1) 经营管理措施工程管理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层

15、层分解,落实责任制,严格施工,确保质量。2) 生产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养殖操作程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以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把养殖小区建设好、经营好。3) 财务管理建立财务核算中心,以区农开办和财政局为组织领导,加强财务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确保项目顺利开展。4) 销售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促销力度,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逐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和信息反馈中心,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9.3 技术培训该项目劳动定员采取岗位负责制,共计定员58人。为提高养殖人员的科学养牛技术水平,积极联系畜牧局等业务部门聘请技术人员对养殖场人员从养殖、牛奶保鲜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针对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防治、阶段饲养技术等问题,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养殖水平。附表1设备投资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产地型号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1挤奶机山东博山Y2-1II台10.70.72挤奶机山东博山YOh-1型台30.30.93铡草机广饶9Z-8000台20.91.843T贮奶罐北京个16.46.45粉碎机山东泗水9FC-420台11.21.2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