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76704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体育实践课融入德育教育【摘 要】 在体育实践教学中应结合课堂常规、教学内容、群体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采取体态暗示法、实践体验法、激励竞争法、时机捕捉法渗透道德教育。【关键词】 体育实践课;德育教育;融入;渗透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体育实践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一、了解体育实践课结构,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体育实践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实

2、践课的学习,可以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实践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1、结合体育实践课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教育体育实践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的规章制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常规要求学生集合整队快、静、齐。队列练习到队形变换都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并把课堂常规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在体育活动时,经常有布置场地,搬运器材,清扫运动场,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的劳动,教育学生应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优良品质,养成热爱劳

3、动、爱护公物的习惯。通过体育竞赛规则和制度的约束,教育学生公平竞赛、公开竞争、服从裁判等体育道德精神。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不同的内容所蕴涵的德育因素不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把当前体育运动的新形势、新动态、新知识,尤其是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及时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为振兴中华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各种体育教材都有其特点,教师应了解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一般来讲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

4、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结合学生实际,定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任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学习篮球技术战术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三对三攻防教学比赛,通过这次比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品质,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好作风。3、结合群体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学校群体活动有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等方面其者重要作用,也是活跃生活、陶冶情操、树立良好校风、学风的有力手段。体育教师要结合学校团委、政教处制定的教育目标,使学校的群体活动与德育活动相结

5、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如定期开展运动会、举办队列队形、广播体操等。对课间操进行检查、评比,并实行量化考核管理,成为评选文明班级体的条件之一,真正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形成制度化、系列化管理模式。4、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教育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二、体育实践课中德育

6、教育的渗透方法体育实践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实践教学中去,也是体育实践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1、体态暗示法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体育实践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2、实践体验法体育实践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实践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

7、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实践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实践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3、激励竞争法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

8、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4、时机捕捉法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总之,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实践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实践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的效果。体育实践教学中的德育必须同体育实践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实践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参考文献】曲洪波.论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作者简介】琚玉梅(1982-)女,汉,山东潍坊人,现就读于鲁东大学2010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育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