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76681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学复习题(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答: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工程地质问题定义: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1、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立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2、 工程地质问题:工

2、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3、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根底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穿插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效劳于工程建立的应用科学。岩体通常把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岩石成分和一定构造,并赋存于一定地应力状态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称为岩体。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构造、赋存于一定的地质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2、风化壳;3、风化作用;4、变质作用;5、地质作用;6、岩浆 作用;7、地震作用;8、力

3、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2. 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局部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剩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 学剩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剩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局部, 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局部,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 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 素的影响下, 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构造构造的变化, 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 化作用。 4. 地球力引起岩石产生构造、 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在变质 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5. 地质作用是由自然

4、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部构造和地表形 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 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 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7. 地震作用是指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 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8. 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能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部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 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 。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 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力地质作用。 9. 外力地质作用指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地 质作用,包

5、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0.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广义的指地壳部物质 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如地壳变形、岩浆活动等;狭义的指由地球营力作用所引起 的地壳隆起、拗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5.岩石是指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3、地震:在地壳外表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24、地震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衡量。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受地震能量、震源深度、震中距和地震传播介质等因素影响。地震震级和烈度的联系和差异。 地震震级是一次地

6、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是用来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量度地震烈度是指*地区地外表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次地震中,震级是唯一的,而地震烈度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烈度。一般认为:当环境条件一样时,震级愈高,震源愈浅,震中距愈小,地震烈度愈高。26、滑坡:斜坡岩土体沿着贯穿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27、岩溶: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岩溶作用,这种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28、渗透变形破坏:渗透压力或动水压力到达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会发生移动而被渗流携走。29、潜蚀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

7、的现象。30、流土流沙:在岩渗流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石灰岩和石英岩 答:投入稀盐酸时,石灰岩会剧烈起泡,而石英岩不会发生变化。 2、三大岩类各写出三种代表岩石的名称? 答:岩浆岩,花岗岩,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板岩。 3、矿物与岩石有什么区别? 答:岩石是由矿物所组成的,矿物是由自然元素或化合物组成。 4.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是的断裂构造。 5.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6.正断面是指上盘相对向下运动,下盘相对向上运动的断层。 7.逆断层是指上盘相对向上运动,

8、下盘相对向下运动的断层。 1、野外确定一条断层是否存在需要哪些标志? 答:走向,倾向,倾角。2、节理和解理有什么不同? 答:解理是外力敲打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而节理是岩层断开后,裂面两 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4、褶皱的根本要素有哪些?褶皱的形态分类有哪些? 答:1.核部;2.翼部;3.轴部面;4.轴线;5.枢纽;6.脊线;7.槽线。直立褶曲、倾斜 褶曲、到转褶曲、平卧褶曲、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5、断层的根本要素有哪些?断裂根据力学性质的分类? 答: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距。力学性质分类:1.压性断层;2.性短层;3.扭转 断层1、潜水和承压水有什么区别? 答

9、:潜水是裸露岩熔岩层中的无压水;而承压水是构造盆地,向斜和单斜岩溶岩层中的 承压水。 2、简述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及各自特征。 答:上层滞水:分布于接近地表的包气带与大气圈关系密切。潜水:分布极广,它主 要埋藏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承压水:承压水的分布在自流盆地和自流斜地。 3、简述地下水不同介质中的类型及特征。 答:地下水在岩石中可分为:1.气态水;2.吸着水(强结合水);3.薄膜水弱结合水; 4.毛细水飞结合水;5.重力水非结合水;6.固态水。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1. 上层滞水;2.潜水;3.承压水自流水。地下水按含水层可分为:1.孔隙水;2.裂隙水; 3.岩溶水。岩溶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答

10、:必须有可溶性的岩类:碳酸盐、硫酸盐与卤盐,而且岩石易透水,水在其中是流动的且具有侵蚀力。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哪几种类型,各有和特点?答: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各有的特点是:包气带水处于地外表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中。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潜水具自由水面为无压水,它只能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运动速度每天数厘米或每年假设干米。潜水面形状主要受地形控制,根本上与地形一致,但比地形平缓。承压水不具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承压含水层的分布区与补给区承受补给。承压水的动态比拟稳定,受气候影

11、响较小。水质不易受地面污染。崩塌:陡峭的斜坡上大块的岩体突然地崩塌与滑落,最后堆积在坡角的过程.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褶皱轴面产状分类:可分为:直立、倾斜、倒转及平卧褶皱。褶皱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在褶皱运动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向上或向下的波状弯曲,并保持其连续完整性,这样的变形结果,即为褶皱构造。简述滑坡的影响因素。答:1、斜坡外形:陡峭和高斜坡、上部突起而下部凹陷、汇水地形,。2、岩性条件:亲水岩性、遇水易膨胀和软化岩土层、软岩层等。3、构造条件:构造面倾向与斜坡一致且倾角小于坡角最易发生;构造面走向平行坡延伸方向。4、水和其它外荷:软化性明显的岩层、地震。5、人为因素:

12、切坡不当、排水不当、坡面加荷。简述滑坡的发育过程。答:1、蠕动变形阶段:-滑动面大体形成,但没有完全贯穿;坡面出现裂缝。2、滑动破坏阶段:-滑坡壁出露,滑动面完全贯穿;滑坡体整体下滑;出现醉汉林等标志。3、渐趋稳定阶段:-滑坡壁处生长草木;地表无明显裂缝;地势平坦;出现马刀树等标志。什么是崩塌?简述崩塌的发育条件答:崩塌:陡峭的斜坡上大块的岩体突然地崩塌与滑落,最后堆积在坡角的过程.发育的条件:1、山坡的坡度及其外表特征:坡度55,外表凹凸不平);2、岩石性质与裂隙发育程度:存在软弱的岩层、裂隙发育;3、地质构造:断层、褶皱、不整合、其它外地质作用;4、人为因素。什么是泥石流,简述泥石流的形成

13、条件。答: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条件:1、山坡的坡度及其外表特征汇水地形坡度30,植被不发育;2、岩石性质与裂隙发育程度冲沟发育;裂隙发育;3、地质构造断层、褶皱、不整合、其它外地质作用4、水文气象条件5、人为因素。5什么是沉积岩?什么是岩浆岩?什么是变质岩?答:在岩浆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母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岩石在根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构造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2、请区分岩石与岩体? 答:岩石:矿物的集合

14、体,无显著软弱构造面。岩体:岩石的地质综合体,被各种地质 界面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许多块体。其工程性质严格受其构造面的控制。 3、简述哪些因素对岩体稳定性产生影响? 答:对岩体稳定性产生影响因素有:地质环境的影响、岩体自身特征及地下水的影响、 初始应力状态及工程荷载的影响、施工及运营管理水平的影响。 4、简述岩体构造类型。 答:岩体构造类型有:整体状构造岩体、层状构造岩体、块状构造岩体、碎裂状构造岩 体、散体状构造岩体。三、选择题1、 根据累积曲线的形态,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如曲线较陡表示D曲线较缓表示AA、 土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B、 土颗粒大小相差不多,土粒

15、较均匀,级配良好。C、 土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级配不良。D、 土颗粒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级配不良。2、 有效粒径、平均粒径和限制粒径分别为非均匀粒土累积曲线上累积含量A所对应的粒径。A、 10、50、60B、 50、10、60C、 60、50、10D、 60、10、503、 下面不正确的选项是DA、 Cu值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累积曲线越平缓;B、 Cu5的土,思维级配不良的均粒土;C、 Cc值可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程度;D、 Cc越小级配越不良,Cc越大级配越良好。4、 粉土是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全质量50%,塑性指数的土A. Ip10 B.Ip10 C.10Ip17 D.Ip175、 以下说确的是A.土的累积曲线越陡,相对应土颗粒大小差异大,土粒不均匀,级配不良,B.曲线平缓,相对应土颗粒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级配不良,C.当1Cc3时,该土为级配不良的土D.当Cc1或Cc3时,该土为级配不良的土,6、 以下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