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76677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学龄后教育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其倡导并实施的教育方式 是“保教结合,保教并重、保教一体”的模式,国家相关规定的是每个班除了 配班教师外还配有这样一个特殊角色,传统意义上的称呼是“保育员”。这明 确指出了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是保育与教育并重的,轻忽任何一方都是偏颇的。 换言之,即保育老师在“保教结合的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极其中要的角色, 要做好保育工作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保教结合理 念的不断深入,我们保育员这支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保育教师素质提升、保 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推动幼儿教育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的迫切需要和保障。 现实要求改变从意识

2、开始,保育员应该培养自身角色转换意识。一、保育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保育员无非就是“保姆”的另一个代名词,这个角色 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就是:对幼儿园进行卫生消毒、管理好本班幼儿衣物、负责 好本班幼儿安全和管理本班设备等幼儿日常生活中很琐碎的事情(即传统的保 育工作是每天打水、开饭、做卫生,关注的对象更多的是“物”一一那些干活 的工具,很少关注孩子)有着这样的明意识或潜意识的认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 中尤其是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和保育老师的教育角色就被轻易的忽视掉了。 这对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受益终身的身心经验为首要目标的幼儿园教育是 极其不利的。二、正确定位保育员的角色在幼儿园教育

3、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中第四条中指出:幼儿教 育的责任不单单是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它更关注的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 生活和活动环境下,满足孩子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得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幼儿一生的发 展打好基础。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把握好幼儿园 教育中教育契机、更好的发挥保育老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我们的 幼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保育教师更应该跳出传统的认知,更准确的定位自己的 角色。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保育员要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 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在重庆市幼儿园一日生活行为细

4、则(试行)中在幼 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中都明确规定了保育教师 的具体教育职责。(其中幼儿、教师、保育员三个维度是放在同等中要的位置上)(1) 保育员就是老师和管理者保育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带孩子的保姆,而应该是教师另一个特殊名称。(2) 保育员是课程的实施者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我们可以明确地指出保育员在课程具 体实施中起到辅助作用。在具体活动进程中,传统的做法是保育员仅仅简单配 合教师维持秩序,在必要的时候参与并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其实,保育员还 应当在活动中细心留意孩子们的状况,尤其是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并及时调 整他们的状态,引导和帮助他们参与到教师

5、的活动之中。在活动结束后,保育员 除了负责收拾物质材料之外,也应及时向教师反映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包括 自己的困惑,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得到成长。事实上,在教育活动的 各个环节中,保育员都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课程作为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联的 课程,更是少不了保育员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保教人员的教育 协调作用。三、保育教师地位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实施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承担着幼儿园一日保教的具 体相关工作,他们是直接接触幼儿的一线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地位,同时也是孩子们直接学习的榜样群体,她们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 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保育员对

6、孩子们的影响不低于配班的 老师们。保教结合,提高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保育员若是 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进行班级教育教学 工作的管理,那么科学保教的落实,确保保教质量的一项有效保障。四、保育员角色转换意识培养策略根据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加之 纲要、 指南中都有明确指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是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以幼儿的 健康生活教育为主。这就为幼儿园的教育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 结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换言之,在幼儿园中保育员的角色不容忽视, 因为“每个接触孩子的人都是教育者”。新时期,时代也对保育老师自身

7、的角色 定位、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目前的保 育现状,目前保育员的角色转换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一)保育员称谓改变有研究者提出幼儿园应撤销“保育员”这一称谓,对负责班级教育和保育的 人员通称“教师”,淡化教师与保育员的职责界限。这样更能够加强保育员的教 师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可以激起他们承担起教师职责。在目前走访的几个 示范性幼儿园,他们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实际运行。在班级中,有的是A、B、 C角老师来称谓。C角老师成为保育员的新教师称谓。这就把保育员在潜意识 中定位为教师。在走访中,发现这里的保育员不在仅仅是传统的保姆式的消极工作,而是以更积极良好的教师面貌投

8、入到工作中,发挥一个身为教师的正能 量。(二)提供更多走向前台的机会,保教相互渗透幼儿园实施的保教结合(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时配班老师要配合保; 教时保育老师要配合教一保教一体化)。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保育老师应该培 养自己身为教师的自觉,主动承担起教师的角色来。幼儿离不开保育员的辅助, 所以说保育工作无小事,事事都跟幼儿的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保育工作的每一 道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的规范和要求保育员执行得好坏不仅关系着幼儿 的身体健康,还关系着幼儿心灵和心理的健康由于幼儿年龄小,是非分辨能力 心理承受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更是要求保育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 在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按照职业道德

9、规范去做,以顺利地完成保教任务。配班老 师给予保育员走向前台的机会,让保育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扮演教师的角色,才 能使得保育员在锻炼中逐步转换身份、转换角色。保育员同时要协助教师完成 教育和教学任务,要处理好儿童集体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关系(三)二教一保模式转换为三教轮换保育模式所谓“三教轮换”是指:每班配备三名教师,同为教师,同是幼师毕业的学 历,有同样的考核和晋升机会,全体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与之前不同的 是三名老师具有保育、教育的双重身份,且人员组成单一。教师轮流上午班、 下午班和配班的模式。以此来改变保育员因专业知识的薄弱只管理幼儿生活, 缺乏保育观念,对幼儿教育力不从心的现状,优化教师

10、队伍结构,优化保育质 量这将更利于保育员角色的转变,从而把保教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教师保 育工作的能力2。经常处于这样一种工作氛围下,有利于促成人们传统的保育 员的固有认知改变,这样更利于保育员角色转换实现。(四)改变保育教师年龄结构,注入新血液根据走访、观察,当前保育老师年龄结构的构成:中年女性为主、青年女 性为铺。若是要使得保育员角色改变,对保育教师队伍这样的年龄结构的改变 将提出新的要求,应该积极吸收更多青年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青年人,新思 想的注入,也是保育角色转变的必要因素,是保教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五)提供培训机会,促进专业发展在国家积极倡导的“国培”计划大力实施的时候,教

11、师有了更多的进修、提 升的机会。在咨询了多次搞国培计划的同门,得到就是在目前的国培计划中, 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教师的培训计划,而能够有机会参与、并受益于这个项目的 人除了任课教师外,就只有保育职位级别较高的人员才能享受这种“特权”。根 据自身的一段经历,我们区为保育老师提供了为期五天的保育员专业培训机会, 就在这个计划倡导并实施的过程中,中青年年保育教师们积踊跃报名、参与, 不断追求和挑战,更令人欣慰的是有一批年轻的教师加入这个队伍,承担其保 育教师这个角色,推动了保育教师的队伍建设,为保育教师这只队伍注入了新 鲜、年轻的血液。提高专业素质,推动自身专业发展。这将更为有利的加快保 育员角色转换的

12、改变。(六)保育员通过自觉学习、身体力行、主动内省等方式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 专业成长意识国家劳动法规定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中第三条指的是保育员要深入学习教育 学心理学教育法等方面的知识,做到理论结合实践;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能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展示保育的内容;要有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在教学中 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只有做一个开拓进取的人,才能不断促进工作,从而提 高保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唯有如此,做精做细的科学保教理念的落实才能得 到全面的贯彻,真正做到精细保教3,这也是终身教育的要求,保育老师也应 该在认知上积极形成这样的学习品质,对保教质量尽职尽责。(七)保障保育老师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

13、在幼儿园如何留着人才方面有明文规定:在自己培养的基础上打 造专业骨干型教师。积极关注保育员的幼儿园地位、职业倦怠、专业发展等方 面的要求。幼儿园方面,幼儿园管理层在招聘保育教师时也应该以教师的标准 招聘,在薪酬等方面向老师看齐,这样才能挺高保育老师的水平,挺高保育老 师的质量。在实际操作层面应该把这些条文化的规定,落到实际工作中,让保 育老师在实际的利益上得到应有的人文关照,同时创造一个让保育老师有归属 感、价值成就感的工作氛围,这都将有利于保育员的角色转换,最终提高保教 质量,科学保教接到底气,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受益。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我们提炼出幼儿园的教育是强调保教 相结合,保育和教育两者要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肩负达到幼儿园教育的 目的。作为保教工作的实施主体之一保育员。其工作已经由侧重“管物”转变到 “管人”,由过去侧重“保”到现在注重“育”。保育员与教师仅仅是分工不同,他 们对幼儿的影响是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和配班老师们一起 对幼儿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共同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育教 师要处理好“教育”和“打理”的关系,给自己的工作性质正确定位,在认知上、 实践中积极促进自身角色转换意识的培养,以一个优秀的保育教师的身份投入 到保教事业中去,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