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76602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技术台帐资料之十二分项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工程名称: (项目部盖章)施工单位: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印制目 录一、脚手架二、基坑支护三、模板工程四、“三宝”“四口”防护五、施工用电六、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七、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八、塔吊九、起重吊装十、施工机具说明:1、“验收结果”栏内尽量量化。2、验收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先验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若无方案或针对性不强的,不予验收。附12-1-1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工程名称: (项目部盖章)施工单位: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印制一、 脚手架1、落地式

2、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2、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3、附着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4、附着升降脚手架提升前检查表说明:1、验收前应验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及有关特殊脚手架的生产、使用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及操作人员上岗证,负荷要求后再验收。2、附着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前应进行检查;每次提升后,使用前也应该按验收表进行检查。附12-1-2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序号验收项目技术要求验收结果1、立杆基础基础平整夯实、硬化,落地杆垂直稳放在砼地坪、砼预制块、金属底座上,并设置纵横向

3、扫地杆。外侧设置2020厘米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80厘米宽以上的混凝土路面。基础平整夯实,砼硬化,落地杆垂直稳放在砼地坪上,并设纵横向扫地杆,外侧有排水沟。2加体与建筑物拉结脚手架与建筑物采用刚性拉结,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米,垂直方向不大于4米设一拉结点,转角一米以内和顶部80厘米内加密设置。采用刚性拉结,水平方向4.5米,垂直方向层层拉结,转角0.9和顶部75厘米处进行拉结加密。3立杆间距与剪刀撑脚手架底部(排)高度不大于2米,其余不大于1.8米,立杆纵距不大于1.8米,横距不大于1.5米。如搭设高度超过25米须采用双立杆或缩小间距;如超过50米应进行专门设计计算。脚手架外侧从端头开始,按水平

4、距离不大于9米、角度在4560上下左右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延伸到顶部大横杆以上。脚手架底排2米,其余1.8米,立杆纵距1.6米,横距1.2米,脚手架外侧设角度为60连续剪刀撑,并延伸到顶部大横杆。4脚手板与防护栏杆25米以下脚手架:顶层、底层、操作层及操作层上下层必须满铺脚手片,中间至少满铺一层;25米以上脚手架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脚手片应横向铺设,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连在4点绑扎;脚手架外侧应用标准密目网全封闭,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连绑扎在外立杆内侧。脚手架从第二步起须在1.2米和30厘米高设置同质材料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杆,脚手架内侧如遇门窗洞也应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杆。脚手架外立杆高于檐口

5、11.5米。脚手片层层满铺,脚手片4点绑扎,脚手架外侧用标准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用18号铅丝双股并连绑扎在外立杆内侧,设1.2米和0.3米高同质材料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杆。5杆件搭接立杆必须采用对接(顶排立杆可以搭接),大横杆可以对接和搭接,剪刀撑和其他杆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厘米,并不少于3只扣件紧固;相邻杆件的接头必须错开一个档距,同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50%,小横杆两端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小于10厘米。立杆采用对接,剪刀撑采用搭接,防护栏杆采用对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用3只旋转扣件紧固,小横杆两端伸出扣件端面净长度10厘米。6架 体内封闭当内立杆距墙大于20厘米时应铺设

6、站人片,施工层及以下每隔三步和底排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施工层、底排及每隔3步的架体内立杆与墙间距用脚手片封闭。7脚 手架材质钢管应选用外径48毫米、壁厚3.5毫米的A3钢管,无锈蚀、裂纹、弯曲变形,扣件应符合标准要求。钢管无锈蚀、裂纹及弯曲变形,扣件材质完好均经检测负荷要求。8通 道脚手架外侧应设来回之字形斜道,坡道不大于1:3,宽度不小于1米,转角处平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立杆应单独设置,不能借用 外立杆,并在1.3米和30厘米高分别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杆,外侧应设剪刀撑,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脚手板横向铺设,并每隔30厘米左右设防滑条。外架与各楼层之间设置进出

7、通道。脚手架采用来回之字形斜道。坡度1:3转角处3.5平方米,单独设置,设1.3米和30厘米高防护栏杆和踢脚杆,密目网全封闭,防滑条已设置,间距30厘米。9卸料平台吊物卸料平台和井架卸料平台应单独设计计算,编制搭设方案,有单独的支撑系统,平台采用4厘米以上木板铺设,并设防滑条,临边设1.2米防护栏和30厘米踢脚杆,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卸料平台应设置限载牌,吊物卸料平台必须用型钢制作。卸料平台专项方案经审批验证,单独支撑,平台有防滑条,平台四周设1.2米和30厘米高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杆密目网封闭,限载1吨。验收结论意见验收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架子搭设负责人:有关人员: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8、附12-1-3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名称:序号验收项目技术要求验收结果1悬挑梁及架体稳定悬挑梁或悬挑架制作及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挑架立杆和悬挑型钢必须连接牢固,防止滑移;架体与建筑物必须刚性拉结,按水平不大于7米,垂直等于层高设置,在转角1米处增设拉结点。型钢挑架搭设与施工方案一致,水平5.4米,垂直每层设置刚性拉结,转角处0.9米处增设拉结点2脚手板脚手板应层层满铺,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联4点绑扎、不得破损、不得留有空隙、不得有探头板。脚手片层层满铺,用18号铅丝双股并联4点绑扎,无探头板。3荷载施工荷载均匀。不得超过3.0KN/m2小

9、于3.0KN/m24杆件间距步距不得大于1.8米,横向立杆间距不大于1米,纵向间距不大于1.5米步距1.8米,横距1米,纵距1.5米5架体防护挑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围护,并用不细于18号铅丝绑扎牢固、严密,挑架与建筑物间距大于20厘米应铺设站人片,挑架外侧应设置1.2米高栏杆和30厘米高踢脚杆,内侧遇门窗洞也应设置防护栏杆和踢脚杆。外侧用密目网全封闭,架体与建筑物之间铺设脚手片,外侧设1.2米和30厘米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杆。6层间防护挑架作业层与底层应用密目式安全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分段封闭式防护。作业层用脚手片封闭,底层用密目网封闭防护。7脚手架材质钢管、扣件、型钢、脚手板均应符合要求。

10、钢管、扣件经过检测符合要求。验收结论意见验收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架子搭设负责人:有关人员:验收日期: 年 月 日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工程名称: (项目部盖章)施工单位: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印制二、基坑支护1、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2、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表3、基坑毗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说明: 1、验收前先验证基坑支护安全施工方案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书等,负荷要求后再验收。2、基坑支护验收时应查阅“变形监测记录”和“沉降观测”记录。附表12-2-1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名称:序号验收项目技术要求

11、验收结果1临边防护基坑深度不超过2米的可采用1.2米高栏杆防护,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施工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围护;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基坑深度3.8米,临边1.2米高的栏杆,四周用密目网封闭。2坑壁支护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应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做法及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支护设施产生变形的应有加固措施。边坡负荷安全要求,坑壁支护负荷方案要求,有应急加固措施。3排水措施基坑施工应按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的,必须有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措施。基坑内设置有效排水措施。4坑边荷载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数量和距坑边距离等应符合施工方

12、案要求。机械设备施工与坑边距离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时,应有具体安全措施。基坑边荷载负荷方案要求。5上下通道基坑施工必须设置上下通道,通道的设置必须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基坑施工设专用台阶式上下通道。6土方开挖应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机械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出。按方案施工,无超挖现象,机械作业半径设警戒区。7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应按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有记录。定人每天做基坑变形监测,有记录。8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垂直交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夜间施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作业人员立

13、足点稳定安全,交叉作业隔离防护,夜间施工有足够照明验收结论意见验收合格(项目部盖章)验收人员项目经理:(本人签名)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附12-2-2基 坑 支 护 变 形 监 测 记 录 表工程名称:变形监测结果表监测点编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支撑(护)方式及简图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相对距离(米)变形量()相对距离(米)变形量()相对距离(米)变形量()土钉墙支护1 23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1#9.13009.880.750.759.990.110.862#13.570014.701.131.1315.751.052.183#17.520017.220.70.718.180.951.66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