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76590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的不良行为帮教转化总结 学生的不良行为,抽象的说就是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一些与道德和法规相违背的行为。具体地说动手打人、骂人、损坏东西,做一些不利于自己很别人的事,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反感。 在我们的周围,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很多,他们有时不听别人的劝告还要恶语伤人。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根据各种因素的分析,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娇惯型的、冷漠型的核环境型的。 娇惯型的指的是父母的溺爱和放纵使得这种那学生目中无人,常常以我为中心,对别人稍不满意会骂人或者打人。他们特别爱钱,并且花钱如流水,有多少就花多少,从不会考虑父母的难处,并且又贪吃,对学习也不感兴趣,整天只想

2、着自己没吃到的要吃到、没有玩到的要玩过。如果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用不正当的手段把所有要的东西弄到手,又爱占便宜。 冷漠型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庭不和或者是父母离异所造成的。这种学生他们的喜怒哀乐一般不表现在他们的行动中或者是脸上。他们把什么都装在心里,有时常常会做出一些让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在他能容忍的范围内他不会对别人表现出什么反应;但在他怒火发作时做出的事是很极端的。 环境型的学生从本质上是好的,他们原来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好的或者是很优秀的。只是他们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这些人出口成脏,动则打人,并且还会对别人进行恐吓。还有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本身的因素,如脑功能失调

3、者。这种人由于他的行为和常人不易之,别人不理解,有时还被别人嘲弄,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相当大。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教育因素也会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应该懂得对学生的上或者是罚对学生所起的作用。赏具有持续学生好的行为的含义,对学生好的行为的持续具有促进作用。 学生的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转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必须把学习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容。学习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在教育与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变为不好的学生的可能性会减少,而使不良行为为学生变为正常学生的可能性会增大。相反,如果校园环境不良,正常学生

4、变为不好学生的可能性会增大,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化会更加困难。它具体包括: 1、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风是一个学校的气氛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转化不良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2、榜样的作用。先进的班集体具有更多的积极因素,如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模范地遵守学校的纪律,有良好的品德,学习兴趣浓厚,热爱集体荣誉,经省振奋,团结向上。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学生及时他有坏毛病,也能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熏陶,向好的方向转变。 3、舆论作用。在一个先进的集体中,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的行为经常受到机制和谴责,这种积极的群体压力容易使不良学生“改邪归正”。 4、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对行为不良学生和正常学生一视同仁。研究发信,行

5、为不良学生能够对爱的需要、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教师在工作中能给行为不良学生以真诚的关爱,能和他们建立融洽的关系,特别是行为不良学生遇到困难时热情的拉他一把,便能触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这是有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变的契机。 5、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有不良行为学生所在班级的干部、优等生、中等生要相互配合,帮助教师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学生互助,有时可以起到教师所起不到的作用。 总之,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对行为不良学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除了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与人的氛围、发挥教师个体文化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全面整合学校各种教育力量,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以及校风、班风等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他们变为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