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764509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你好说课稿 鄂教版主题春天,你好 。 一、说教材春天,你好是第一单元的首篇课文,本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积极捕捉春天的足迹。通过活动,感知春天、赞美春天。同时培养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教材编排了大量插图,其中有冰雪融化,柳树发芽,燕子飞回来了等。目的是为引导学生用看、听、闻、想等多种方式了解春季的特征。教材图文并茂,精选了很多卡通图片,这些精美的卡通图片,他们的言谈举止、面目表情非常贴近教室中的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非常爱看,都愿意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交朋友;文字很少,大多以卡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为呈现方式,这些问题贴近儿童生活,

2、富有启发性,对儿童有很强的感染力。新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来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孩子年幼,但处处充满好奇,处处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精神。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以形象、直观认识为主,所以我组织学生仔细看图,发现教科书展示的春天之美,引导儿童与文本交流,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认知目标:让儿童全面、详细地了解春天里人、事、物的季节特点。懂得欣赏春天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能力目

3、标: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2)培养儿童积极地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说教法本课的设计强调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课前我就布置了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春天。通过课前活动,孩子与春天与大自然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并且得到了收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讨论合作,动手参与,真正获得了亲身体验,从中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和伴奏带,空白展板。学生准备:课前在生活中寻找

4、春天,调查并收集有关春天里的花和动物变化方面的资料,准备好彩笔和纸以及剪贴工具,并学会歌曲春天在哪里 。 七、教学流程活动一:走进教科书春天,你好这一课,教科书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课本中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课本中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美丽,用不同的语言来赞美春天,同时小兔乖乖又提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我组织学生仔细看图,发现教科书展示的春天之美,引导教室中的儿童与课本中的儿童进行对话与交流,生活中的小朋友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活动二:走出教科书,找春天本科教学内容是与我们北方气候相匹配的。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春天的很多信

5、息它并没有设及到,教材以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新课程倡导品德与生活教学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一基本理念,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或校园里看一看、找一找,看看你眼中的春天再哪里,再学法上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找春天,并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现象写下来,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达到主题目标的第一点,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活动三:合作交流,春的信息课本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开发运用课外资源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讲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反映表现春天的资料,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我也向同学们播放介绍一些精彩的春天景象,直观形象的画面,符合低年级认知特点,儿童喜闻乐见,进一

6、步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四:画一画,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解放孩子的手,让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多说一说,在这些理念支撑下,我努力营造让儿童在做中学的氛围。我让学生画一画你所知道的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象画下来,这样教室中的儿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画笔把对春天的热爱表达出来,告诉课本中的小朋友。这样生活中的小朋友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一起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春天给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八、说反思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新课程条件下教学内容是有弹性的,教学过程中常

7、会生成动态的新的资源,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面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努力做到及时去捕捉这些闪光点,营造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为每一个学生表现或发展自己创造机会,让课堂焕发生命。附送:2022年(春)一年级品生下册有人生病时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病的病症及其防治措施。 2.能同情病人,学会细心地照顾病人。 3.初步培养要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的意识,掌握一些照顾自己的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学会照顾病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有意识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教学过程一、激活生活体验,了解生病症状和疾病预防。

8、1、有个小小歌唱家名叫毛毛,他唱的歌可好听了,想听吗?(课件示:洗手歌),你想和他交朋友吗?(生:想)毛毛也很乐意跟一( 1)班的小朋友们交朋友。2、课件创设情景:可是,有一天你们的好朋友毛毛感冒了,又是发烧,又是头痛,闹得他没法学习,没有力气玩了。如果生病的是你,你会有什么感觉?3、毛毛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生病?(出示课件)(1)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了解生病的四种常见原因:手不干净;饮食不卫生;缺少锻炼;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总结)(生:毛毛你可能是生:毛毛你肯定是)(2)同桌讨论,交流汇报生病的其他原因,如:挑食、偏食;教室、房间空气不流通;有病不及时治疗,小病变成大病等等。二、了解常见病的

9、病症,学习医学常识,养成良好的习惯。1、你们帮毛毛分析了这么多生病的原因,那你们肯定有帮助毛毛恢复健康的好办法吧!(出示课件)汇报了解到的有助于感冒全愈的方法。(出示课件: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多卧床休息,总结)。 2、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看见小朋友这么能干,我呀就开了间小诊所,(拿出有“小诊所”三个字的牌子,并出示课件放在讲台桌上。)想请大家来我这儿当医生,乐意吗?不过在当医生之前,咱们先要去了解一些常见病课件一一展示,(胃肠炎、腹泻、红眼病、感冒)示一种,马上调查了解本班发过此种病的孩子先说说什么感觉,然后看课件小结,之后老师说表现症状,学生集体猜是一种什么病。3、清晨,小诊所里来了一

10、些病人(出示录像,配乐介绍症状)扮演小医生,告诉病人他们得的是什么病,及康复的办法。评议时给每一队上贴一枚标志以示颁发医生资格证或升降各色小礼物师出示课件中的影片,三个片段。片段一:三个小朋友下课了在楼道上玩,突然其中一个小朋友又是打喷嚏又是咳嗽,还有头晕。请小朋友们帮她判断一下她到底得了什么病?(感冒) 片段二:有一个小男孩肚子痛,趴在桌子上。这时候,有几个小朋友围过来,有个小朋友看见这个男孩的鼻子和嘴唇都干巴巴的;有个小朋友说这个男孩说话的时候口里还有一股臭味。请小朋友们帮他判断一下他到底得了什么病?(胃肠炎)片段三:一个小女孩看书的时候,肚子突然痛了起来,她赶紧跑去上厕所。上完厕所回来,

11、感觉好多了,可是,过了一会儿, 肚子又痛了起来,又跑去上厕所了。请小朋友们帮她判断一下她到底得了什么病?(腹泻) 4、教师口头创设情景:这天,小诊所里又来了一个小客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就是我的侄女红红,可是她一听要打预防针,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肯打,谁快来劝劝她?生:红红生:红红(医生定期给我们打预防针,能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关心照顾病人,学习关爱他人。 (1)是呀,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好朋友毛毛就在你的身边,你们会怎么做呢?谁来上台演一演,对毛毛说一说(老师准备几样道具放在讲台桌上:杯子、花、捶捶乐、故事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评选颁发爱心奖彰:我会为他倒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2、情;轻手轻脚地走路,不打搅他的休息;可以送一束鲜花及时对他说一些安慰话,给他讲故事,帮他安摩,陪他散步等等。)(2)专家提醒医生的话是呀,有人生病时,我们都会主动地关心、帮助他。这不,毛毛的阿姨也匆匆赶来了,他的阿姨可是一位很厉害的医生,他给毛毛治病的同时,还写了一首诗送给毛毛,师先范读,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看,学生自由读,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给毛毛听听吧! 5、小结课堂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的收获不小吧?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知识。2、生病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事情,让我们运用所知道的知识,去照顾身边需要我们照顾和帮助的病人,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6、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与中高段的品德与社会相比,更注重生活性。因此,在教有人生病时这一课的时候,教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为生病的经历几乎人人都有。从“你得过什么病,有什么感觉?”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经历,从而得出结论:生病真难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