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763464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与安全风险防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项目安全与质量风险防范与控制质量与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也是工程项目重要的管理 内容,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不仅给伤者本人及家庭造成巨大的 痛苦,使项目经营的努力功亏一篑。同时也将给企业造成轻则罚款、 通报批评,重则停止市场活动,降级甚至吊销执照,直接关系项目成 败与否,直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一、质量风险主要是施工管理、施工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三方面对房屋建筑工 程施工质量风险指标体系进行构建。(1) 施工管理风险 人员组织风险:施工人员不到位,有些人员培训不到位,不具 备上岗资格,有些人员兼职过多。 质量体系风险: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没有质量目标,没有严 格的控制程序,没有明确的责任

2、人。 技术目标风险:技术交底不清楚,操作人员对施工中重要工序 的要求不清楚。 质量控制风险:质量控制不严格,质量检查员不到位,检测工 具不符合要求,不按时检测,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或有意掩盖。(2) 材料质量风险 材料的选取:使用未经检验的材料或上报验批与实际进场使用 的材料不同。 水泥、砂石材料:拌制砂浆、混凝土时改变配合比而减少水 泥用量;水泥标号不符合配合比要求;砂石含泥量高、粒径不符合要 求。钢筋、模板、砼等材料:制作加工不规范,安装精度不足,养 护不到位,成品保护不足。 装饰材料、水电设备:材料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进场材料的 施工过程无法跟踪验证。(3) 施工工艺方面的风险 垫层施工风

3、险:垫层槽(坑)底的积水、浮土和泥浆清理是否 及时。 回填土风险:回填土中含有杂质;回填土的含水率、土块粒 径不符合要求 ;回填过程中不采取分层夯实或分层过厚;回填时用 机械碾压强度还未达到要求的砌体和混凝土构件而使其损伤;基础两 边不对称夯填而挤坏已做好的基础。砂浆、混凝土配制风险:材料不进行称量或计量不准确;外加 剂的类型和用量不符合要求;为了施工方便而随意改变配合比,增加水和砂的用量;拌制好的 砂浆、混凝土放置时间过长。 混凝土浇筑风险:搅拌混凝土配合比配制不规范;试验室配合 比与现场实际不一致;搅拌时随意加水,坍落度控制不严;对石子冲 洗力度不够,含泥率不能严控在 3以内;搅拌站运送的

4、商品混凝土 由于距离较远 ,故搅拌过稀,水灰比过大,超过规定,从而影响质 量 ;施工时,混凝土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到位,振捣不密实,不按规 定操作,凭个人经验操作;对复杂的节点如遇到钢筋密集,不采取措 施,不增加人工插钎捣实;出现蜂窝麻面、狗洞。还有在浇灌期间由于运距长,城区交通堵塞,混凝土供应不上, 停灌时间过长,形成人为施工缝等。 砖砌体砌筑风险: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要求;拉结筋的设置部位、长度、规格、数量和端部弯钩朝向不符合要 求;接槎部位、组砌方法不符合要求。 楼面层粉刷厚度不匀粉面不平;粉刷层有空鼓现象,面层起 皮 、起砂 ;厨 、卫间的地面无坡度,与房间客厅无标高差 ;地面 基层下填土未夯

5、实;地砖砌筑砂浆不饱满,容易脱落 ;厕所、浴室 地面防水层隐蔽验收不到位等。 管线预埋风险:走向随意或任意开凿,对主体受力构件的削弱 破坏严重。(4)、“四新”技术的应用风险:现阶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深入人心,政府对“十项新技术” 的大力推广也引导行业发展有需求。具体在项目施工阶段体现在较大 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使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稳定提高。但 同时也应该看到,很多工程在应用“四新”技术后质量、安全反而有 所倒退,使得项目质量安全风险有所提高。具体如下: 项目管理层对“四新”技术的认识仍不足,抱残守缺,只愿按 过去经验去施工。 市场上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五花八门,良莠并存

6、。 对“四新”技术缺乏足够的深入分析的考察,许多“四新”技术在应 用后才发现问题很多,给项目造成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项目部不知道或不了解某些已比较成 熟的四新技术,不愿意冒风险采用。 成本上,部分“四新”技术成本较高,且其产生的综合效益未 体现在项目施工阶段,和原有工艺相比造价较高,对项目上造成成本 上的影响,如果没有经济激励措施,无法引起项目去应用的动力。 项目把“四新”技术当成新材料去应用,认为拿来就能用,不 去做人员培训学习和设备准备,“四新”技术的应用先天不足,先天 不调,得不到很好应用,发挥不出相应效果。甚至最终效果比常规做 法还差。 一些“四新”技术旧酒装新

7、瓶,冷饭热炒,形成的新技术反而 还不如旧技术,给项目施工造成风险。二、安全风险建筑生产安全风险大致由高处作业风险、地质因素、环境因素、 设备因素、材料因素、人员因素等组成,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交叉产生, 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项目安 全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构成风险:项目管理层的安全 施工经验是决定项目安全生产的关键。这些年企业人员的更替,随着 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批组织协调能力强、项目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 员的退休和离岗,而新进的管理人员缺乏阅历,实际管理经验不足, 安全认识、意识不够无强烈的风险和危机意识,也是造成项目安全风

8、 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全责任制不到位, 考核淡化构成风险:制度与落实两张皮, 考核与收入未挂钩,项目管理层在控制安全风险方面主动性不强。 总包监督不到位, 以包代管构成风险: 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 落后的生产技术构成风险: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安全知识缺乏构成风险:项目操作层面 上基本上都是农民工,学习气氛差,许多工人无证上岗,对安全风险 认识不足。 部分建设单位为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不能按期支付工程进度 款,不按规定支付安全生产措施经费,造成项目在安全防护投入方面 经费保障上的困难。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 项目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项目部管理松弛,普遍存在以 包代管现象。多数工程专项施工方

9、案审批滞后,存在边施工边审批的 现象。大多编制的应急预案、施工用电、消防方案普遍存在可操作性 不强的问题,未能有效指导施工。未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如果出现 险情无法按预案展开排险。部分项目在高支模搭设和基坑开挖中未按 施工方案实施。安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进行检测。绝大多数项目为追 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千方百计降低安全生产成本 减少安全 生产防护方面的投入 违反技术标准和规范,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 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三、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1、风险回避为预防项目立项阶段所面临的业主风险,在投标报价前,项目部 应认真分析业主的经济状况,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

10、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 因素;如果发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限度,应及时 终止项目以规避风险。2、风险降低(减少)提高风险意识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部到班组,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和危机意 识,并制定应对风险的对策。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收集相关信息、 资源,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生的概 率和危害程度,根据性质分别对待,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动态风险 管理机制,提前采取预控措施:完善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把项 目安全施工管理纳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内,严格管理。 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工

11、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责任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领导负责、部 门负责、岗位负责,把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真正 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岗位和环节,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与施工工 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同时项目总包单位要督促各分包 单位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监督这些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强 施工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管理 优化完善技术方案,从技术角度保证施工安全加强施工工艺交底,细化施工流程检查。.精心组织施工技术专 项方案的编制、论证、审查。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监督、控制,及时采 集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数据。严格按企

12、业技术标准的进行施工,过 程中加强对工艺过程的检查、总结。 制定风险应急方案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各岗位人员分工对风险实施动态管 理,及时收集和分析与项目风险有关的各种信息,建立自然灾害和意 外事故应急管理组织。对于可预见性的灾害针对性做好应急预案。做 好应急演练,让施工人员了解相关知识。 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 , 企业和下属分公司、 项目部、项目部与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与作业人员必须层层签订安全 责任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季度考核、年终认定。A、 加大与各分公司、项目主要领导签订的“年度经济与管理责任书”中 安全奖罚的力度。安全和上缴利润作为首要指标进行考核, 同

13、时将安 全考核进行细化和量化, 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表”的 内容进行考核, 考核采用打分制, 80 分以下为不合格, 重罚, 对造成死 亡的安全责任事故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双轨考核运作。B、实行安全 生产工作业绩考核与管理人员日常工资挂钩, 每季度按照“岗位绩效 工资考核办法”对公司职能部门人员进行考核, 发生安全事故或安全 管理不佳被省市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取消管理人 员当季绩效工资;按考核打分办法对于当季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优异成 绩的给予最高上浮30%季度绩效工资, 反之则下浮30%。 加强管理和操作人员培训,侧重人员培训的实效,严禁无证 上岗。 “四新”技术的

14、应用要严格按国家“十项新技术”指导意见执 行,对于有一定风险的“四新技术”要稳妥运用,建议上级领导多组 织下属公司参观新技术应用较好的项目和工程,达到示范效果,使“四 新”技术的运用科学、及时和稳妥。对于项目“四新”技术的应用依 托公司进行技术支撑,细化施工工艺过程、加强技术保障。 加强分包管理,根据工程的质量安全目标,加强对分包单位的 了解,选择符合条件的分包单位。依据公司的管理模式,向分包单位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等要求进行详 细的交底。加强对分包单位的过程监督。4、风险转移 对于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些专业技术较强,项目部及所在企业都 无法胜任的工程,可通过合理合法的专业分包,寻找有实力信誉好的

15、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把这部分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选择、管理、 利用好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全面发挥自身的强势,实现合理的风险转 移。这样既可以提高专业施工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不仅能使企业的风险得到有效的分解和控制,而且还能使企业经济效 益最终得以实现。 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 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 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 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 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 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施工方原因引 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5、风险缓解从项目开工起对于每一个关键的技术人员都指定一个后备人员。 避免人员更替时质量安全工作停顿。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总之,项目管理班子只有增强风险意识,及时找出影响施工项 目的风险因素,收集相关数据,进一步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及 后果的价值大小,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项目管理风险, 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