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合作与讨论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76283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合作与讨论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合作与讨论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合作与讨论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合作与讨论人民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合作与讨论人民版必修21.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说:“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应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结合教科书有关内容和你的理解,思考一下:科学技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的思路:工业革命离不开科学技术革命的先导。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特征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带动下进行的,但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反映的是当时工艺上的最出色成就,工业革命进程中大显身手的大多是直接活跃在生

2、产现场的能工巧匠。在大多数情况下,近代自然科学与工业实践之间并未建立起直接的、密切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的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作为先导的。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迥然不同,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由于19世纪工业领域面临的技术课题已经相当广泛、复杂,单凭娴熟的工艺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便只能求助于近代科学理论,只能让各种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来充当主要角色。正因为这样,科学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地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如果没有科学炼钢法的发明、有机

3、化学的发展、电学理论和电气技术的进展、内燃机的创制,也就不可能有钢铁、化学、电力、汽车等新兴产业部门的飞速发展。可见,科学技术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电能作为新能源逐渐取代蒸汽能,成为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能源,人类社会由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电气时代”。结合有关历史事实和你对电的认识,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为什么说电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我的思路:电力能源的开发,电机工程的发展,使得独立的电力工业部门日渐成为近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19世纪末,欧美主要国家迅速地实现电气化,电力、电气技术在各工业部门得到越来

4、越广的应用。19世纪70年代以前,蒸汽机是工业中唯一的动力机械,19世纪末,电动机开始排挤蒸汽机。进入20世纪,电力作为新的能源逐步取代蒸汽动力而占据统治地位。美国于1880年始建中央发电站,1881年发电站仅8个,1898年增至2774个,1902年已有发电站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1913年发电量达到248亿度。1907年,德国23.3万多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占总数的30.6%。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形成日渐庞大的系统。同时,以电机制造、家用电器为主体的电器行业迅速崛起。1870年

5、美国几乎无电气设备工业,9年以后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1890年电器产品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此外,电能还促进了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其他新兴工业的发展。3.通常而言,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则统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曾经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请你回顾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思考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我的思路: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特征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带动下进行的,但第一次技术革

6、命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进程中大显身手的大多是直接活跃在生产现场的能工巧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的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作为先导的,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只能让各种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来充当主要角色。第二,两次工业革命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实现由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

7、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并利用重工业的雄厚力量确立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统治地位。第三,两次工业革命的广度、深度及影响有所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初只是英国一国的现象,以后才缓慢地波及法、美、德等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同时展开,不仅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取得重大技术改造和发展,而且涌现出一批新兴工业部门,机械化生产日益推广,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第四,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随之而来的工业化的进展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确保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最终胜利。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将自由资本主义推进到一

8、个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社会阶级关系简单化,形成两大对立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社会阶级关系呈现复杂化的局面,资产阶级进一步分化,中产阶级形成。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对全世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它初步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整体世界的形成等而逐渐形成的。结合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和掌握的课内外知识,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我的思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根本前提的,其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

9、义的过程。它的最终形成,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结束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比以前更为扩大。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它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改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推动欧美国家迅速地适应并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以全世界为其活动场所,必然向外不断殖民扩张,而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类历史的进步,从而改变了世界过去的封闭状态。当然,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建立在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剥削的基础上的,加深了被侵略国家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破坏而不是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的独立发展,必然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陷于更加落后的状态。这是其主要方面,因而是不公正、不合理的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