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75923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高一数学学习效率的建议曾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佼佼者 ,然而由于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 ,相当多的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 ,出现严重的学习障碍 ,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导致两极分化。然而 ,值得庆幸的是 ,只要高一开始阶段我们发现及时 ,学生感悟及时 ,方法调整及时 ,一切都还来得及 ,数学依然可以是你们的最爱。一、首先我们分析高中数学的特点1教材内容方面:高中数学教材 ,较多研究的是变量和集合 ,不但注重定量计算 ,且需作定性研究。一句话:内容多 ,抽象性、理论性强。2教学方法方面:高中教师在处理高中教材时却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反复强调教材内容 ,他们在教学中 ,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

2、法那么加以认真讲解 ,还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对习惯于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高一学生 ,显然无法接受。3学习方法方面:进入高中后 ,那么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4课程要求方面:由于高中数学内容难度增大 ,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加 ,要求学生会使用文字、符号和图形等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 ,对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上述特点 ,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 ,希望通过我对数学的感受 ,能够引领高一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低谷 ,从而翻开数学学习全新的一页。因此 ,我有些方法建议 ,送给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二、高一学生学习数学方法建议其实 ,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3、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随意形成的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问题 ,他不仅包括对数学学科的态度、课堂听课的效率、课后知识的稳固、课外知识的补充以及阶段学习效率的评价等。由于篇幅有限 ,我仅对本人认为最为重要的课堂这一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众所周知 ,教师教学的主要环境是课堂 ,教师必定会将自己对所教课程的全部精华放在课堂上倾吐给学生。因此 ,作为学生 ,抓住课堂 ,必将事半功倍。1主动和数学老师交朋友我之所以把这条放在首位 ,因为它确实对数学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感情具有传递性的 ,与老师的距离近了 ,也就离数学更近了。如何与老师成为朋友 ,很简单 ,经常在课堂上提问或者经常跑去请教老师 ,你们

4、自然就是朋友了。2必须提高听课的效率听课的效率如何 ,决定着学习的根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预习预习中发现的难点 ,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 ,可进行补缺 ,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拟、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后将课本的例题及老师要讲授的习题提前完成 ,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拟 ,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与技巧。总之 ,这样会使你的听课更加有的放矢 ,你会知道哪些该重点听 ,哪些该重点记。2、科学听课听课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参预的过程 ,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

5、学习 ,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还要想在老师前面 ,不断思考: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怎么想?当老师讲解时 ,又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想?这里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问题多了 ,思路自然就开阔了。3、科学笔记常常有学生问我 ,听数学课要不要记笔记 ,我毫不犹豫地答复:当然要。不仅要记 ,而且要记好。当然 ,什么都记就不是记笔记了 ,应该针对自身听课的情况选择性记录。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 ,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把问题弄懂弄通。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这类疑点 ,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

6、忽造成的 ,记下来后 ,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这对于启迪思维 ,开阔视野 ,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 ,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 ,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 ,找出重点及各局部之间的联系 ,掌握根本概念、公式、定理 ,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 ,融会贯穿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4、必须用好你的数学笔记记下的笔记只停留在纸上 ,要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必须用心去独立体会笔记里的每一个典型例题 ,每一个经典方法 ,每一个想法思路 ,完全理解并且会熟练运用才是根本。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

7、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

8、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当然 ,课堂的问题解决了 ,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 ,高一的学生们 ,请不要轻易讨厌数学 ,因为多半是由于你不了解数学 ,其实它很善良 ,也很有魅力 ,试着用心去学 ,你一定会成功。“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