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75869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公式(一)直线运动理解口诀:1.物体模型用质点 ,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 ,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 ,准确描述用位移 ,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2.运用一般公式法 ,平均速度是简法 ,中间时刻速度法 ,初速为零比例法 ,再加几何图像法 ,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 ,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 ,上升最高心有数 ,飞行时间上下回 ,整个过程匀减速。中间时刻的速度 ,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 ,ΔS等a T平方。3.速度决定物体动 ,加速度决定速度变 ,同向加速反向减 ,垂直拐弯莫前冲。1)匀

2、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分析纸带常用)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 6.位移s=V平 t=V0t+at2/27.加速度a=(Vt-V0)/t 以V0为正方向 ,a与V0同向(加速)a>0;反向那么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分析纸带常用逐差法求加速度)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

3、)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强调:(1)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0)/t只是量度式 ,不是决定式(决定于F/m)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0=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0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强调:(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1

4、.位移s=V0t-gt2/2 2.末速度Vt=V0-gt 3.有用推论Vt2-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0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强调:(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以向上为正方向 ,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 ,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理解口诀:1.运动轨迹为曲线 ,向心力存在是条件 ,曲线运动速度变 ,方向就是该点切线。2.圆周运动向心力 ,供需关系在心里 ,径向合力提供足 ,供求平衡不心离;物理方程很关键

5、,一串公式是武器。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 ,存在于世界万物中 ,皆因天体质量大 ,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 ,快慢运动的卫星 ,均由距离来决定 ,距离越近它越快 ,距离越远越慢行 ,同步卫星速度定 ,定点赤道上空行。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0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0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

6、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强调:(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加速度为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 ,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物体做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o

7、mega;=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a=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

8、:rad/s;向心加速度:m/s2。强调:(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 ,也可以由合力提供 ,还可以由分力提供 ,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其向心力等于合力 ,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 ,向心力不做功 ,但动量不断改变。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 ,T: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

9、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 ,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 ,h:距地球外表的高度 ,r地:地球的半径强调:(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 ,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