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老项目立项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75322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老项目立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托老项目立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托老项目立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托老项目立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托老项目立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老项目立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老项目立项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名称:实施单位:协助单位:项目负责:项目策划:联系方式:策划时间:项目方案一、项目总体设想:依托经验丰富的*社区*助老社,通过民办非营业性企业(或民间组织)的形式,在*社区开展各种老人服务项目和助老活动。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全面的服务和照顾;为老人开展书法、棋牌、趣味、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给老人带来一个温暖、精彩、有意义的晚年生活。引导老年人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帮助其子女减轻生活负担,以更好地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助、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想,切实改善社区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二、立项背景:1、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日

2、益突出:严峻的现实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空巢、独居老人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机构的床位供应与社会的机构养老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且老年人普遍存在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心理和“老家难舍,老窝难离”的恋巢情结,社区居家养老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2、空巢老人家庭的症状:与子女远离后的空巢感以及代沟造成的隔阂日益加深,家庭矛盾不断岀现。老年人有固定的生活模式,其个性和行为方式已定型,容易看不惯变革中的一些现象,对后辈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常常不理解,以致喋喋不休或怨叹不已,已严重影响家庭和睦和老人身心健康。通常有下列症状:(1)孤僻症:空巢老人中有部分老人性

3、格孤僻,深居简出,不喜欢与人交往,独来独往,尤其是鳏寡孤独老人,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因为失去或远离亲人,精神受到巨大打击,身心健康严重受到影响。(2)忧郁症: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怕孤独、惧死的心态。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如出现焦虑、抑郁、孤独和失落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夜不能眠。(3)寂寞症: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希望有人陪聊天,有人陪散步,多点热闹。希望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4)恐慌症:这样的空巢老人一般患有疾病,在护理上感到无助,对突发性的高危病症难以自救和互救,为此产生恐病惧死的恐慌症。3、建设老年托老所的必要性:据调查,九成

4、的老人愿意在家养老。但是,子女工作繁忙无瑕照顾老人,老人体弱多病自理能力差等现状使这个愿望难以实现,南京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将重点放在社区层面,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为特点的“分层养老新模式一社区托老所已走近了我们的身边,让老人能够真正地实现居家养老。如对子女不在身边,个人自理能力较强,但感情生活相对匮乏的老人,由托老所的服务员提供服务或临时上门看望聊天服务;对生活困难且难以自理,又不愿住敬老院的病、残、鳏、寡、孤、独、特困老人或子女无暇顾及、生活相对单调的老人,实施就近日托,并且由托老所提供老人送餐、上门家政、医疗、娱乐等服务;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家庭将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

5、能将会受到冲击,而社区托老模式将因为其不脱离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离开老年人的熟悉环境、不离开子女的生活圈、便于参加社会活动等优势成为大多数老人最理想的养老选择。现在越来越多老人的子女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白天无法照顾老人,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的表现在弱化。所以他们急需这样的场所,以解决老人白天吃饭、照料、看病陪医等问题;同时又能为他们提供休息、消遣或娱乐的场所,建托老所显得尤为迫切。托老所建成后,能够让老人们在这里享受到充足的日间照料和护理、也能够参加健康的群体娱乐活动,同时还能够解脱老人的子女,为他们参加再就业提供必要的工作时间。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无病能够休养,有病能够得到医治,休闲时

6、能够娱乐,康复时能够运动、游玩。在这种背景下,*街道选定了托老所作为开发的重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重要意义。三、优势分析:1、*社区拥有5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其中还有近200平方米待开发,社区现有的多功能厅、阅览室、活动健身房等设施齐全,能够直接作为“街道托老所”活动场地来使用;2、*社区*助老社2年来一直在切实地为社区老人服务,帮助老人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积累了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经验,化解了很多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切实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社区里的老人们对“众一”助老社也是赞誉有佳;3、*社区居委会一直把为老服务作为社区的特色、亮点工作来抓,特别重视老人项目的开发和拓展;4、

7、小区拥有8000平方米综合型的市民广场、集科普画廊、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6张乒乓球桌等各式健身器材十分完备,其规模和硬件设施在整个*区甚至整个*市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历年来*街道的大型活动都在此广场进行;5、其它生活必备设施应有尽有,如:浴室、发廊、休闲、购物、公交车近在咫尺。6、社区居民助老氛围十分浓厚,对社区*助老社的成立非常满意,得到了肯定,他们一直对助老社的活动和服务十分配合和支持。四、项目内容:1、项目名称:*2、项目性质:*3、实施单位:*4、项目服务形式:*是在*街道范围内、依托*社区*而服务于居住在本街道内60岁以上老人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民间组织)。其宗旨在于“全

8、民关怀,社会参与,以众人之力,解一老所忧”。主要以关爱居家养老的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短期接待、托管服务并提供生活休闲、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分为日托、临时托管,实行无偿和低偿等服务形式。为构建和谐滨湖,丰富滨湖街道老年人生活、缓解其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创造更多再就业岗位提供机会,将“六个老有”的思想落到实处。5、组织结构设置:托老所下设:办公室、财务室、社工部、后勤部。6、功能场地设置:(1) 、活动室一间:棋、牌、趣味游戏。(2) 、阅览室一间:图书,电子阅览。(3) 书法、绘画一间:书法、绘画。(4) 、聊天室一间:心理疏导、聊天。(5) 、日光照料

9、休息室二小间:日光照料、休息。(6) 、康复室一间:康复、运动。(7) 、多功能厅:多媒体、影视、卡拉0K、讲座、会议。(8) 、厨房一间:简餐、外送餐制作。(9) 、餐厅一间:就餐、茶吧。7、人员构成要求:主任一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一定专业技能、身体健康、有管理经验的骨干担任。副主任二名:由身体健康、热心老年事业的中老年朋友担任会计一名:(初期)有一定专业技能、身体健康、社工八名:(初期)身体健康、热心老年事业、责任心强,有维修、法律、心理学、护理专业特长,有交流技巧。厨师一名:身体健康、能提供入托老人的就餐和外送餐的制作。顾问若干名:聘请热心助老事业、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人担任。志愿者若干

10、名:身体健康、热心老年事业。8、人员分工主任一名:统筹各项工作。副主任二名:一名分管接待、求助、日光照料、医疗康复;一名分管财务、后勤,调剂各种活动资源。会计一名:(初期)分管财务及社区资源。社工八名:(初期)负责老人的托管监护,各项活动的开展,交流谈心,室内清洁卫生,器具维修,上门走访。(其中最好有法律、心理学、护理专业知识的社工。)厨师一名:提供入托老人的就餐和外送餐的制作。顾问若干名:协助托老所工作,探讨如何开展为老服务。志愿者若干名:协助社工处理日常事务。9、服务内容:托管类:日托、临时托管。照顾类:每日定时上门服务、定期上门走访等。专业类:法律、维权咨询、心理咨询、疏导、医疗护理、营

11、养保健咨询、矛盾纠纷调解。临时类:上门维修、代购代付。餐饮类:简餐和上门送餐。10、活动形式:(1)日常类:棋牌、阅览(电子)、康复运动、影音观赏、书画习作、小型舞会、卡拉0K等。(2)周期类:讲座(医疗保健、烹饪、戏曲、种植、手工、插花、科普教育等)(3)趣味活动比赛:(文娱、体育、游戏等)(4)郊游:(与老人一起领略南京新面貌)五、房屋布局方案:(略)六、项目预算:(总体待测算)1、房屋改造、装修方案(待预算、设计)2、设备添置大体情况:(数量待定)(1) 、办公室:空调、桌、椅、文件柜、办公用品等(2) 、活动室:空调、桌、椅、棋、牌等(3) 、日光照料休息室:空调、床、活动躺椅、沙发、

12、急救箱等(4) 、康复室:空调、康复、运动器材(5) 、阅览室一间:空调、书法、绘画、图书,电(脑)子阅览(6) 、多功能厅:空调、多媒体、网络、影视设备(7) 、餐厅:空调、就餐、茶水设备(8) 厨房:灶具、厨具、餐具、冰柜、油烟机等3、人员工资、福利:(待议)七、初步效益评估:1、可行性评估:(1) 、人们正朝着快捷、便利、具有个性化、理性化上发展,年轻人忙于事业,无暇照顾老人,给家庭带来很多麻烦和困难,为这些人群提供家政服务,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正是托老所的目标市场和顾客。(2) 社会老年化的问题得到了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由人口老年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刻不容缓,托老所的市场潜在容

13、量与发展前景趋势将会越来越好。(3) 与传统的养老院有所不同,办托老所的条件比较简单,因为不留宿所以用房面积不必太大,有一些房间和活动场地即可,投资不多,工作人员没有特别的专业要求,很多身体健康、热心为老人服务的4045下岗人员即可胜任。(4) 老人进托老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不高,绝大多数老人都可承受。白天到托老所,晚上回家仍可享受天伦之乐,容易被老人接受,也能为社会上主流观念所接受。(5) 、*街道以民生工作为目标,*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的理念始终不减。具体如下:A、以时间银行、爱心驿站、众一助老社为平台,向地区困难老人提供帮扶资助服务的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B、以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为平台,组织地

14、区老年人开展文娱健身、休闲书画、优雅琴棋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的内容层出不穷。C、以托老所为平台,面向地区老年人提供托老、求助、娱乐、送餐、日常生活照料、护理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种需求的条件基本成熟。D、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成立“老年人健康俱乐部”,深入开展基本医疗临时救助活动,全面推行全科医生进社区、进家庭的工作正在全面落实。E、以慈善超市为平台,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临时救助的体系已基本完善。F、以社区法律服务站为平台,宣传老年人维权相关法律知识,免费向困难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已形成。2、社会效益评估:(1)直接解

15、决1055人的就业问题,另外临时性工作还能解决数人。(2)减少家庭矛盾发生、提高老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区。(3)缓解街道地域性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八、结论:托老所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可从三个方面来判断。一是社区有房屋资源,具备开办托老所的用房。二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工作,关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三是托老所市场有发展前景,开发托老所这个项目是可行的,前途远大、意义重要。九、理论支持:1、*街道地处*,辖区内总人口达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千百多人,占总人口的%。年初,街道以民生工作为抓手,*将民生工作纳入到了年度工作规划中,足以看出街道办事处领导对民生问题重视。2、当前,*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养老的基本原则为“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3、为了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在*街道充分得到体现,*日在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