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75240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石圪台煤矿所产煤为长焰煤,各煤层着火温度Tl(复原样燃点)为 3301, ?1-3(复原样与氧化样燃点之差)在461-491之间,煤层属易自 燃、很易自燃煤层。地面堆煤3个月后就自燃。依据邻区矿井煤的自燃状 况,本矿井煤的自燃发火期为1-3个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开拓,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石圪台煤矿2022年回采工作面为1 3 1 1 0 1工作面, 1 3 1 1 0 1工作面的位于 井田的东北部。131101工作面厚度2.5m2.7m,平均厚度2.72m。131101 工作面设计回采走向长900m,倾向斜长145米。全部采区巷道均布置在煤 巷

2、中。二、131101工作面采空区防治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131101工作面在防治自然发火方面最不利的因素是原房柱式采空区 所留煤柱及在工作面采空区顺槽两侧、开切眼和停采线有煤不能采出,煤 量大,假如发生自然发火,其程度将比拟严峻,治理更加困难、危急更大, 损失更大。煤炭自燃必需具备4个条件:( 1 )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破裂状态存在;(2) 向破裂状态的煤连续供氧,使煤炭氧化生热;(3)有聚拢氧化热的蓄热环境;(4)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时间足够长。煤炭自燃的 4 个条件中最关键的是煤层自身具有的自然发火倾向性 和向煤体连续供氧。由于不供氧就不产生热量,也不存在蓄积热量使煤炭 升温直至自然发火的

3、问题;而对于自然发火的倾向性,目前尚未无法转变。 因此目前的预防措施主要都集中在如何削减或杜绝向采空区或巷道的高 冒区持续供氧方面。3-1-2号煤层采纳综采开采时,必需实行以下防灭火措施,以确保工 作面安全生产。1、实行合理的采煤工艺措施(1)削减采空区留煤 综采队必需保证工作面浮煤清理洁净,根据设计要求,提高回采率(必 需保证95%以上),尽量削减采空区遗留煤。(2)保持工作面快速推动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动不仅是一个效益问题,而且是防火最有效的方 法之一。由于,随着工作面的推动在工作面前方的采空区将动态的形成不 自然带、可能自然带、窒息带所谓的“三带”,“三带”在肯定的自然发火 期和推动条件下

4、,直接影响着131101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危急性。其中不 自然带宽度在工作面前方约为15米,可能自然带由不自然带向采空区 内部延长约25米60米。依据氧化生热、聚热及散热条件,自然发火危急性与推动度有如下关系:当Ls / VF T时,无自然发火危急(或自然发火危急性较小)当Ls / VF T时,自然发火危急性较大式中:Ls 可能自然发火带宽度,mVF工作面月推动度,mT自然发火期,月所以加快工作面推动速度是主动、有效防火的重要途径,必需根据设 计要求4.8m/天(144m/月)的推动度进展采煤,将顶煤遗留的浮煤在发 火前丢入采空区窒息带。2、封堵工作面漏风针对1 3 1 1 0 1工作面进风隅角

5、是本工作面采空区主要漏风源,为减小 风流进入采空区的力量,缩短自燃带宽度,必需实行在进风隅角挂挡风帘 或垒砌密闭墙的措施。挂帘可以采纳破旧风筒布或抢救队使用的风障作为帘布,必需保证帘 布材料为抗静电阻燃材料。密闭墙可以采纳麻袋装上沙子进展堆放,麻袋 堆放时上下层之间错开压茬,保证堆放稳固;堆放前进展敲帮问顶,避开 浮矸伤人;每推动1015米垒砌一道密闭墙。3、注浆或注水以黄泥、粉煤灰为材料制成的浆液的防火机理在于浆液对浮煤有“包 裹”和“降温”作用。浆液注入采空区便能对浮煤形成掩盖和包裹,从而削减煤与氧接触的反响面,减缓煤炭的氧化速度;再者,浆液中含有大量 的水注入采空区后能汲取并带走浮煤的氧

6、化热,破坏其聚热环境,使煤炭 温度不能持续上升而致燃烧。4、注氮技术 氮气防灭火不仅适用于缺水贫土地区的矿井,而且氮气的隔爆作用、 防灭火速度及牢靠性是其它防灭火方法无法可比的,它特殊适用于有煤尘 爆炸危急和煤的自燃发火期较短的矿井。注氮设备的制氮工艺目前常采纳的有两种:一种是采纳中空纤维膜分 别技术制氮,另一种是采纳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这两种制氮工艺各有 利弊。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是通过注氮设备将氮气注入采空区,占据火区空 间,降低氧气浓度,到达防灭火的目的。131101工作面注氮需要配备移动注氮设备1套(放置在联络巷内), 移动注氮设备布置在主要运输大巷内,在运输顺槽敷设一条直径 108mm

7、 的管路(无缝钢管),埋入采空区59米,工作面推动后,对采空区实施 注氮,且随工作面推动回撤注氮钢管。注氮路线:移动注氮备-输氮管路-采空区。?5、阻化剂防灭火将工业用阻化剂Cacl2或Mgcl2配制成药,经专用车运入回采工作面 上顺槽,将药稀释至 20%浓度,利用阻化剂喷射泵向采空区注入阻化剂。 阻化剂喷射泵工作压力为23MPa,最大射程约20m,流量2.4m3/h。采煤工作面实行两采一准,昼夜一循环,可以将喷洒工作安排在预备班进展。6、其他防灭火措施当采空区发觉存在高温点时,必需马上封闭采空区,实行注凝胶或注 浆等防灭火措施。凝胶防灭火是将基料和促凝剂根据肯定的比例混合配制 成水溶液后注入

8、采空区,发生絮凝作用,形成凝胶;由于成胶过程是一种 吸热反响过程,进展吸热降温;由于凝胶物质成胶前易于流淌,能很好地 集中到封闭的缝隙,成胶后使散煤结成整体,起到封堵漏风作用;由于成 胶过程中生成NaCl等物质,能起阻化作用;所以凝胶防灭火是破坏煤炭 自燃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以到达防灭火的目的。7、煤炭自燃的早期猜测预报煤炭自燃的早期猜测预报,是防止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关键。早期猜 测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 人工取样色谱分析。定期在工作面回风巷、回风隅角、采空区密闭内取样,进展色谱化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CO、CH4、C02、02、C2H4、 C2H2等。若发觉气体成分发生变化,如消失CO并呈上升趋势

9、时,可推断 有高温点产生,就要每班监测,并实行相应措施。 现场人工检测。综放面设专职瓦检员并随身携带CO检测仪,在检 测瓦斯的同时,对工作面回风巷及回风隅角的CO进展检测,每班至少检 测1次。 束管监测系统。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井下采空区及密闭内的co、C02、CH4、O2、C2H4、C2H2等气体浓度变化状况进展连续监测。8、安全监测系统利用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对井下作业场所风流中的CO浓度变化状况 进展连续监测。石圪台煤矿采纳西安西科测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KJ110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在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设置CO传感 器和温度传感器,经过监测分站至工业以太网至地面调度室,可以对于

10、CO和温度进展实时监测监控。KJ110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组成如下:1、地面监控中心站地面监控中心站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监测数 据的治理、定义配置、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统计储存、屏幕显示、 查询打印、实时掌握、远程传输、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2、智能监控分站 主要完成对所监测的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分类显示、报警、断电掌握、与地面监控中心站的数据通讯、所接传感器的集中供电等。3、各种模拟量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及断电掌握器 各类模拟量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及断电掌握器是整个监测系统最前 沿的指令执行终端设备,负责对各监测点的物理数据采集、就地显示、超 限报警、信号传输

11、。三、开拓开采、通风方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1、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与开采程序,主要大巷布置在煤层中,布置 在煤层中的效劳年限较长的巷道要喷浆封闭,先后由上至下依次开采各煤 层。2、通风系统为中心并列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 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配备轴流式扇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确 选择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地点,矿井井下通风构筑物主要是风门、调整风门。3、主要通风机装备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转变巷道中的风流; 当风流方向转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应风量不小于正常风量的40。四、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1)对于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采纳配置足够

12、的干粉和C02炮沫 灭火器,一旦发觉火灾立刻启用,另外在硐室通道处设置防火栅栏两用门, 防止硐室外的火漫延进来。(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防止电器过负荷运行,短路产生的电弧, 电火花,机械设备运转不良造成的过热或摩擦火花,要采纳防爆型设备,而接线点要严密坚固,必要时涂绝缘漆,防止接点打火,用电缆引线,不 行明线接电,并设置过压过流爱护器,双回路供电,中性点不接地。(3)井下电缆护套全部采纳阻燃抗静电材料。2、胶带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及装备(1)为防止井下胶带输送机外因着火,井下均采纳阻燃型胶带。胶 带机上设置了沿线双向接绳开关,防跑偏监测装置,纵向撒裂爱护装置, 打滑监测设备,烟雾报警温度检查

13、仪等装备。(2)胶带机头及机尾硐室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本灭火系统采纳感 烟及感温报警,报警后可实施自动洒水及施放灭火弹等灭火措施,胶带机 驱动电机及全部安全爱护装置均采纳防爆型。3、其它火灾的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为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严禁在井口 30m范围内进展产 生明火的任何性质的作业,同时在距进风井30m内不得布置产生污染和废 气的设施,井口四周(30m内)进展作业的人员不得吸烟和携带易燃物品, 并在井口四周设置明确制止烟火的标志牌。(2)消防材料库布置在副井工业场地,消防材料库内的消防材料要 保证完好充分,库内严禁堆放任何与消防材料无关的物品。(3)对于主、副井筒井口棚内固定的消

14、防设施应加强理,定期检查 设备的完好性,配备专人治理、使用,并对特地人员定期进展消防学问培 训和消防演练,主、副井井口房设置防火门。(4)必需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 纤衣服下井,严禁井下吸烟、使用灯泡取暖。(5)严禁在煤巷及采区内的任何地点进展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 确需要动电气焊时,必需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矿方相关部门审批。(6)工作面回风顺槽内的油料储存处要配备沙箱及灭火器,并明确 防火负责人。全部运送、存放油脂的容器必需密封,随时盖好盖子,不得 敞口,防止杂物混进。(7)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需在盖严的铁桶内 存放,用过以后不得乱扔、乱放

15、、乱倒。(8)任何人发觉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状况, 马上实行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掌握火势并快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 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马上按灾难预防和处理打算通知有关人员 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并马上向当地煤炭行业治理部门及煤 矿安全监管部门报告。(9)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需实行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 员中毒的安全措施,必需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 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4、井下消防和洒水系统为了防止井下火灾漫延,在井下设置了消防洒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 系统由地面供水,管路由风井到达井底车场以及帮助水平甩车场,在副井井底车场及

16、帮助水平甩车场处设置消火栓和麻制水龙带及水枪;在采区各 上、下山口处、机电硐室、材料库、中心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四周设置泡 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截止阀, 以供突发火灾时进展接收。5、井下防灭火构筑物 井下变电所通路,变电所与水泵房连接处,设防火栅栏两用门硐室。6、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工作面防灭火的重点是工作面火源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工作面的电气配电点,胶带输送机头、乳化液泵站、工具房及油脂库等应按要求配齐合格的干粉灭火器和防火砂箱及铁锹等灭火工具。(2) 胶带运输巷应按要求配备消防水管,每50m 一个甩头,并 且灵敏牢靠,不漏水。(3) 胶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