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75207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苏州园林教学内容:苏州园林教学课时:1课时知识与能力识记字词、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预习导学1 导入新课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

2、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2作者链接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3知识链接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

3、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轩榭( ) 丘壑( ) 嶙峋( ) 栏杆( ) 叠嶂( )池zho( ) zhn( )酌 lu( )空 jin( )赏 qing( )薇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

4、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工细(精巧,精致) 珠光宝气(宝石)B轩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形状像屏障的山峰)C池沼(人工修造的小池子) 因地制宜(适当)D上品(等级,品级) 别具匠心(精巧的心思)6根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1)谁如果要 (鉴别 鉴赏 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 完美 美好)的图画。(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依靠 依傍 依赖)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4)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魔方砖,浅灰色和白色 (对比 对衬 对称)。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5、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4)阶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8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1)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2)梁和柱子以及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

6、幅好画。( )(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9语文常识。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 等。10请写出中华四大名园的名称: 、 、 、 。请写出苏州四大名园的名称: 、 、 、 。合作探究展示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文章是从_角度,抓住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 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 特点: 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 2、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3、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

7、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二、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存同析异。 三、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

8、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四、研讨探究。 1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3课文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五、审美品味,表达训练。(二选一)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写一篇文章

9、,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最好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说明文a总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分说 :1.布局自然之趣 2.配合自然美 (大处讲究) 3.映衬图画美 4层次景致美 1.每个角落图画美 2.门和窗图案美 (细部注意) 3.屋室装饰色彩美b说明顺序: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c写作特点:围绕中心 有条不紊教学反思说明文教什么?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习说明的顺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是说明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可是教学苏州园林这样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怎样设计才能使说明文教学有语文味呢?使学生读出语文味呢?

10、叶老先生写这一篇文章是给苏州园林的影集写的序,设计问题;1、作者给谁写这篇文章?2、他要告诉他们什么?3、作者怎么写的?然后引导学生看注释,明确写作目的,再引导学生抓住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抓住图画美这一特点。课堂上读中有析,析中有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反馈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池沼() 嶙峋() 着眼() 琢磨() 丘壑()镂空() 轩榭() 斟酌() 对称() 阑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B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C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3下列各组句子语意变化最不明显的一项是()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11、)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A尽管 但是 只要 就 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C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D如果 但是 只要 就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A供给必需预告 B供应必须预告C供应必须预兆 D供给必需预兆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12、。标本=(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胸中有丘壑阅读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艺术、魔术、技术、美术)而不仅是 (艺术、魔术、技术、美术)。 (甲) 是重峦叠嶂, (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

13、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0分)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B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2、选文可分为两层,这两层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在假山的堆迭部分,文中“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迭的艺术效果。在说池沼的特点部分,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它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还在那儿布置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