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75114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步法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分步法案例1情境与背景】小李和小丁即将到某服装厂实习,为此他们特别关注服装厂成本核算问题, 并就此进行了讨论。他们找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服装生产分为剪裁、缝纫、平整 和包装等生产步骤,生产工艺属于多步骤生产。在讨论开始,小李认为既然服装 生产分 4 个步骤,属于多步骤生产,应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小丁认为小李 所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还应做些补充,建议学习后再讨论。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依据及相关法规:分步法核算方法【问题】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小丁和小李经认真学习后他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分析提示】分步法作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生产组织为大量大批、生产工 艺为多步骤生产且

2、管理上要求分步核算的企业。然而,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分 步”即多个生产步骤,所以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一定要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这种认识忽视了分步的适用范围。2. 分步法案例2【情境与背景】某企业有 3 个基本生产车间,每一个生产车间为一个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按车 间设置。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第二车间将甲半成品继续加工为乙半成品,第 三车间将乙半成品继续加工为丙产成品。半成品不经过自制半成品库。原材料在 生产开始一次投入。各车间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 比例法。该企业 200X 年 7 月份各车间有关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产量记录表 单位:件项目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

3、月初在产品200120100本月投入或上步骤转入600700600本月完工转出数量700600650月末在产品数量10022050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405060按本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核算制度规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计算产品成本,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 配。根据所给资料,成本核算人员小李首先确定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因原材料 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分配原材料费用时,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 量分配;分配各车间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时,需要按照完工产品实际数量与月末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计算分配。小李对各车间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具体计算如 下:第一车间

4、 100x40 % =40(件)第二车间 220x50 %=110(件)第三车间 50x60% =30(件)然后他根据有关资料,进行各步骤生产费用的纵向分配,计算丙产成品完工总 成本和单位成本。 对于计算出的约当产量他觉得有问题,但一时又找不出错误的症结,于是向小丁 请教。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依据及相关法规:分步法核算方法【问题】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小李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答案。【分析提示】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归集到某步骤某种产品的费用需要在完工产品与 在产品之间分配时(简称费用的纵向分配),在产品就会涉及是“广义”还是“狭 义”的问题。混淆“广义在产品”与“狭义在产品”的

5、概念,生产费用的纵向分 配将必然发生错误。3. 分步法案例3情境与背景】某中型纺织印染厂设有纺纱、织布和印染 3 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 38 支、60支和 80 支棉纱,并用38支纱生产平纹布,用60 支纱生产卡其布。纺纱 车间生产的 38 支纱和 60 支纱全部转入织布车间,80 支纱入库待售。织布车间 生产的平纹布和卡其布全部转入印染车间,经检验合格后入成品库。成本核算人 员小李,根据学习过的成本会计知识和本企业生产实际,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 本。他认为分步法的特点是按照产品及其经过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 品成本,因此应用分步法首先要确定“步骤”。他认为既然有纺纱、织布和印染

6、3 个基本生产车间,也就应分 3 个生产步骤,按生产车间设 3 张基本生产成本明 细账,计算纺纱车间纱支、织布车间平纹布和卡其布坯布的半成品成本,然后计 算印染车间完工色布的产品成本。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小丁,小丁不完全同意 他的意见。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依据及相关法规:分步法核算方法【问题】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小李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分析提示】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品种和每种产品经过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 成本的一种方法。如何“分步”是正确应用分步法的关键。4. 逐步综合结转法案例【情境与背景】某企业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计算乙产成本,200X年1月至7月连续7个月该 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呈

7、不断上升趋势。7 月末,总经理想了解本月乙产品的原 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的构成,要求财务部门提供资料,以便对该 产品成本进行分析,找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潜力。成本核算人员小李乙产品成本 明细账的资料,对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如下表所示。项目产量还原半成原材直接制造合分配品料人工费用计率还原前产成品成本3502240044009 95036750本月耗用半成品成本189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5 4002 8005 80014000半成品还原1. 3572903 7807 83018900还原后产成品总成本35072908 1801778033250还原后产成品单位

8、成 本20. 8323. 3750. 8095其中,半成品成本还原:还原分配率=18 90014000=1. 35半成品还原额(单位:元):原材料 5400*1. 35=7290直接人工 2800*1. 35=3 780制造费用 5800*1. 35=7830合计18900总经理看后,百思不得其解,产成品总成本 36750 元,为什么还原后却为 33 250 元呢?他提出了疑问。小李对计算过程和结果检查后,发现自己的计算是 错误的。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依据及相关法规:逐步结转法核算方法【问题】分析其错误原因并给出正确答案。【分析提示】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如果要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还需要进行成

9、本还原。 成本还原,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 本还原为“原材料”、“工资和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 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成本还原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成本还原 对象和成本还原标准,否则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操作成本还原。5. 平行结转法案例情境与背景】某企业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 (半成品不经过自制半 成品库),第二车间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成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 各车间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该企业200X年 9月份各车间有关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1)产量记录如表所示。单位:件

10、摘要第一车间第二车间月初在产品200120本月投入或上步骤转入600700本月完工转出数量700600月末在产品数量100220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5050(2)根据第一车间有关成本资料,登记本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并计算甲半 成品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第一车间)产品名称:甲半成品200X年X月单位:元X日摘要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9月0 1月初在产品成本31 60067008050463509月30本月生产费用61 2008 3009200787009月30合计9280015000172501250509月30约当产量合计(件)8007507509月30单位半成品成本11620231

11、599月30计人产成品的份额696001200013 800954009月30月末在产品成本232003000345029650其中: 约当产量合计(件)原材料产量=700+100=-800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约当产量=700+100X50%=750 单位半成品成本(元)原材料成本-=92800/800=116直接人工成本=15000/750=20制造费用成本=17250/750=23 计入产成品中的份额(元)原材料费用=600X116=69600直接人工费用=600x20=12000制造费用=600x23=13 800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原材料费用=200x116=23200 或=92 80

12、069600直接人工费用=1500012000=3000 或=150x20制造费用=17250-13 800=3450 或=150x23(3)根据第二车间有关成本资料,登记本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并计算乙产成品成 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略)。假设该车间成本计算正确。(4)根据第一、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如表所示。生产车间产成品产量(件)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车间600696001200013 80095400第二车间6002695831 94458902合计600696003895845744154 302单位成本11664. 9376. 24257. 17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依据及相关法规:平行结转法核算方法【问题】分析上述计算错在哪里并给出正确答案。【分析提示】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某一步骤的生产费用占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时,如果应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其分配标准 的完工产品指最终产成品,在产品指“广义”在产品。但在实际操作时,可能会 犯分配标准应用错误的禁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