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74610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语文 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及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市明远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Wuxi City, Mingyuan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年级初三学科语文课题名称如何确立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课型讲授、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心论点的概念,并学会确立议论文的中心论点;2、议论文阅读常见考试题型的复习、巩固。教学重点1、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论题的区别;2、巧妙结合议论文的标题确立中心论点。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论题的关系。课题内容讲解一、课题导入 思考:议论文文体知识的简要内容? 提示:1、概念;2、三要素;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

2、结构。二、例题精讲1、下面三个论据,可以用来证明同一个论点,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这一论点。论据一:若有恒,何须三更起、半夜眠;更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注: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论据二:爱迪生说过:“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论据三:巴尔扎克每天坚持用十六七个小时写作,不肯有丝毫懈怠,一生留下了94部小说。提炼论点:_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心

3、境平和,即使遇到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音乐,结果到处是一片祥和之气。中心论点:_三、议论文如何归纳中心论点1、中心论点与论题:(1)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2)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即议论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注意要把中心论点和论题区分开来:a、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往往是一个短语结构,它是构成论点的基本要素。b、而中心论点是对论题的一个明确的判断,必须是一个观点正确、鲜明的完整的句子,能够统摄全文。练习:根据中心论点和论题的区别,判断下列文章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为什么?谈骨气 怀疑与学问 科学不怕挑战

4、2、中心论点出现位置: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题目(论点式题目),或文章第一段,或文章结尾一段。还有的在文章中间,或需要归纳概括。3、中心论点的形式、内容要求:(1)完整的句子; (2)有明确的判断; (3)不能用问句(反问句要改成陈述句);(4)不能用比喻、拟人; (5)不能用意义不明确的否定句。4、议论文的标题根据议论文标题与中心论点和论题的关系,可把议论文标题大致分为两类:(1)论点式标题 包含议论文的话题及对它的判断,有的可直接作为中心论点,有的稍作调整就可以作为中心论点。(2)论题式标题 标题往往是一个短语,没有明确的判断,仅仅是议论文所围绕的话题。如何正确运用标题确立中心论点1. 中

5、心论点是在论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从文中找作者对论题的判断;2. 如是疑问句,问题答案往往是中心论点;3. 如是比喻句,本体句往往是中心论点;4. 如果是并列关系的论题,揭示两者关系的语句往往是中心论点。练习:判断下列标题,哪些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哪些不能?说明理由。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学贵质疑 独立与合作总结:由标题找论题,由论题结合文章确立中心论点。四、课堂演练眼界与读书赵 畅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

6、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有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

7、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

8、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2、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第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4分)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五、巩固与拓展阅读冯新的抱怨不如改变一文,完成文后题目。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完成

9、了法国大革命史 的全部文稿,随后将它交给最信任的朋友米尔去完善。然而就在第二天,手稿被米尔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了火炉!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抱怨吧,可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于是他很快平静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说这篇不行,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卡莱尔再起炉灶,重写这部巨著。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卡莱尔写作生涯的巅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现实生活中,不知意的事十之八九,心情不好就抱怨天气,交通堵塞就抱怨社会,上课迟到就抱怨闹钟,工作太累就抱怨老板 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

10、式。但抱怨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艳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所以,不管现实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并获得幸福。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会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把抱怨扫除,你就可以拥有创造力,获得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 分)2、文章一段讲述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 分) 六、课后作业成熟的稻谷会弯腰野泉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

11、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米,宽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

12、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