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74429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期中考试散文练习(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一散文阅读 班级_姓名_父亲的游戏两天前,儿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城市。现在,父亲要送他回去。他们来到火车站,却在候车室的入口停下来。两个人盯着安检仪的小屏幕,那上面不断流动着各种箱包和编织袋的轮廓。男人说:“看到了吗,把行李放进去,屏幕上就会照出行李里面的东西。看看,这是一个脸盆这应该是一床被子这个,一双皮鞋吧。可是,它为什么能照出里面的东西呢?”男人低下头问他七岁的儿子。“是光的原因,你昨天刚跟我讲过的。”儿子说。 男人满意地点头,他说:“是,是光,只有光才能把东西变成透明的,我们才能看见它的里面。”(a)男人穿一件蓝色的工作服,那上面沾着点点

2、泥水的痕迹。男人头发凌乱,目光是城里人所认定的那种卑微。城市里有太多这样的男人,他们从家乡来到城市,散落在各个建筑工地,然后以超负荷的劳动来维持一种最低限度的期望。男人说;“要是人钻进去,内脏就会清楚的很。这东西就是你娘跟你说的医院的光机。”儿子使劲点点头,一脸的兴奋。男人冲儿子笑笑:“你看好了!” 然后,他就做出一个让周围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举动。他突然扑向安检仪,蜷了身子,像一个编织袋般趴着。安检员大喊一声:“你要干什么?”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传送带把男人送进安检仪,屏幕上出现了男人趴着的瘦小轮廓。几秒钟后,男人被安检仪吐出,男人爬起来,满面红光。安检员冲过来,冲男人吼叫:“你发什么疯?”男人

3、尴尬地笑笑说:“我和儿子做游戏呢。”安检员怒火冲天:“你们拿安检仪做游戏?这东西对身体有伤害你不知道?”男人慌忙朝他眨眼,安检员正大喊大叫,忽略了男人急切的眼神。(b)男人飞快地拉起儿子说:“走,我们去乘火车吧!” 他们来到候车室,找两个座位坐下。男人问儿子:“你刚才看清楚了吗?”儿子说:“不是很清楚。”男人说:“没关系,你看个大概就行了,得了肺病的人,肺那儿会有一个很大的黑影,你看见我有吗?”男人边说边比划着肺的位置,其实他比划得并不准确。“是,你那儿没有黑影。”儿子认真地说。“这就对了,”男人满意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看我们多聪明,我们骗那个没穿白大褂的大夫说我们在做游戏,他竟然信了,也

4、没收我们的钱。你看看,我早说过你也能当大夫嘛。”“是啊是啊。”儿子两眼放光。“回去,你娘问你,你陪你爹去看光了吗?你怎么说?”男人问。“去看过了。”儿子说。“去哪个医院看的?”男人追问。“去火车站医院看的。”儿子回答。“好儿子!”(c)父亲捏了捏儿子的小脸,“我们拉钩吧!”父亲伸出手,钩住儿子的小指。他们仔细地拉钩,每一下都很到位。“告诉你娘,我的肺病早就好了,别再让她担心。也别再让她把你一个人送过来,陪我去医院。”男人站起来,火车马上就要来了。“好。”儿子使劲地点头,“你的肺上没有黑影,我和娘都知道你的病早好了。” 男人把儿子送上了火车,往回走。他走得很快,他还得赶回去干活,他还得在这个城市

5、里拼命赚钱。他要把赚来的钱全部带回家,家里需要钱。他不敢去医院检查他的病,哪怕,只是挂个门诊,然后照一张光片。男人走得有些急,(d)他轻轻地咳起来,咳出的痰里夹着淡淡的血丝。他紧张地回头,却想起儿子已经上了火车。 于是男人笑了,刚才他和儿子做的那个游戏,让他满足和幸福。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游戏”的主要内容。父亲有意把安检仪当做X光机检查身体,以此向家人证明自己是健康的。2.划线(c)句中的“拉钩”属于细节描写,它有哪些丰富的含义?有凝重的嘱托,认真的承诺,也有无尽的关爱,绵绵的亲情。3.本文对父亲的描写很形象,请从文中划线的a、b句中任选一句作赏析。我选_句,赏析:A通过外貌描写,表明

6、父亲是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表明家境贫寒,为下文不去医院看病买下了伏笔。)B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父亲不想让儿子知道真相的急切心理。4.你认为选文末句父亲“满足和幸福”的原因是什么?父亲感到“满足”是以为他如愿地对家人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免除了家人的牵挂;“幸福”是因为既节省了看病的钱,自己也能继续打工了。5.通读全文,你认为父亲具有怎样的品质?无私、善良、勤劳、坚韧父亲的游戏1)父亲是个钟表修理师傅,在他的修理店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因为父亲的手艺远近闻名,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把坏表交给他修理。2)有那么一段时间,父亲经常教他玩一种游戏。父亲说,我们来玩一种游戏好吗?3)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

7、一批废弃的旧手表,然后递给他一把小螺丝刀。父亲说,现在,我们一起来比谁拆得快。拆完了,父亲又说,让我们把这些零件都组装回去吧。经过多次拆卸之后,他慢慢掌握了技巧。有一天,他的速度超过了父亲。 4)父亲轻轻一笑,又点点头,说,好,我们开始玩另外一个游戏吧。现在,让我们把眼睛蒙起来,看谁拆得快。 5)蒙上了眼睛,一切都在黑暗中进行,他的双手似乎不是自己的了,常常找不到那些细小的螺丝。于是,他很气馁,很多次扔掉了手中的螺丝刀,负气地说,不玩了,蒙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6)父亲看着他,仍是一副微笑的表情,把螺丝刀捡起来,重新递到他手里,说,你看我是怎么做的。他就看着父亲,父亲一手拿着螺丝刀,一手拿着手表

8、,很娴熟地把每一块手表拆开,然后重新组装,速度极快。父亲把那些细小的螺丝玩得风生水起,他几乎看呆了。父亲笑笑说,总有一天,你也能学会。7)在父亲的游戏里,他几乎掌握了世界上所有手表的构造。不久,他也成了一名出色的钟表修理师。8)终于有一天,他厌倦了这种游戏。他问父亲,为什么总让他拆这些东西。父亲摇摇头说,熟悉这些零部件,迟早是有好处的。9)后来,父亲又把游戏扩展到其他事情上,比如蒙着眼睛找东西、过马路、做饭 10)不久,父亲的视力开始下降。在父亲40岁那年,他的视力几乎降到了零,父亲失去了光明。但是,因为父亲手艺精湛,依然经营着他的钟表修理店。11)有一次,他似乎明白了父亲总让他玩游戏的目的。

9、他说,是不是让我也学会你的本领,让我继承你的修理店呢? 12)父亲笑笑说,不是。13)他很惊讶,难道父亲还有其他目的吗? 14)父亲说,是的。15)父亲仍然跟他玩“蒙眼睛”的游戏。16)让人惊讶的是,在他40岁那年,他的视力也开始下降,跟父亲一样失去了光明。但是,他并不恐慌,因为他已经适应了在黑暗中生活。 17)这时,他才明白当初父亲为何总跟他玩“蒙眼睛”的游戏因为父亲早就知道,有一天,他的眼睛也会突然失去视力。 18)那是一种世界罕见的眼科疾病,会遗传,通常到了40岁视力就会突然下降,甚至下降到零,以后的人生就得在黑暗中度过。父亲之所以让他蒙上眼睛修理手表,甚至蒙上眼睛做一切事情,就是让他提

10、前适应失去光明的生活。1、文章以“父亲的游戏”为标题有什么好处?“父亲”的游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暗含了父亲对儿子充满智慧的爱。2、文中2、4、9段加点的“游戏”分别指什么?你怎样理解父亲的这些游戏?第2段,拆卸手表;第4段蒙眼拆组装手表;第9段,蒙着眼找东西,过马路。不同时期,父亲引导孩子做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3、怎样理解文中第4段画线句?父亲轻轻一笑是为儿子在轻松快乐中学会拆卸、组装手表,看到超过自己而感动,由衷的高兴。4、文章结尾才提示父亲玩“蒙眼睛”游戏的原因,你深得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这样的结尾使故事悬念迭生,因而使整个故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枯

11、竹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12、。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

13、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动)1这篇散文以枯竹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1分) 的情感。(2分)2从全文看,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运用了插叙顺序,作用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 (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3)为

14、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作铺垫(埋下伏笔)。3下面诗句是从第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3分)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原:它是王维,“C 。”它是苏轼,“A。”它是郑板桥,“B。”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享受,心灵的慰藉)(1分),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1分)(意近即可)(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

15、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分)运用拟人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意近即可,1分)5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3分)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我选择 (填序号),理由是: 示例:(1)选A(1分),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分),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1分) (2)选B(1分),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1分),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1分)海 市 张抗抗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天很蓝,蓝得像海,一无杂质。悠悠白云飘来,丝丝缕缕地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