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74327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刮痧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刮痧技术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使用不同材质和形 状的刮痧器械和介质,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以防治 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刮痧技术具有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 环,调整关节结构和功能等作用。常用于外感性疾病和骨关 节疼痛性疾病等。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与介质1器具:刮痧板(砭石、水牛角、玉石等)。2介质:刮痧油、润肤乳、精油等。(二)握持及运板方法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由拇指和示指、中指夹 住刮痧板,无名指和小指紧贴刮痧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 刮痧板(见图1)。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调整刮痧板角度, 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45。,以肘关

2、节为轴心,前臂做 有规律的移动。图1握板方法示意图(二)刮痧次序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 胸腹,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全身刮痧者,顺序 为:头、颈、肩、背腰、上肢、胸腹及下肢;局部刮痧者, 如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 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 中、脊柱两侧、双下肢。(三)刮痧方向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 长距离。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见图2);面部一 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见图3);颈肩背部正中、 两侧由上往下,肩上由内向外,肩前、肩外、肩后由上向下 (见图4);胸部

3、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见图 5);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见图6);四肢 宜向远心端方向刮拭(见图8、9)。图2头部刮拭方向图3面部刮拭方向图4颈肩部刮拭方向图5胸部刮拭方向图6腹部刮拭方向图8上肢刮拭图9下肢刮拭方向方向(四)刮痧时间刮痧的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治疗间隔和疗程:1. 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每位患者通常选35 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5-10分钟,全身刮痧宜1020分 钟。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 皮肤无疼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 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他相关部位进行刮痧。3急性病疗程以痊愈为止,慢性

4、疾病一般以710次为 一疗程。(五)刮痧程度 刮痧的程度包括刮拭的力量强度和出痧程度:1. 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2. 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 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 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 者,不可强求出痧。(六)刮痧手法 根据病情和刮痧部位的不同,刮痧操作的力量大小、速度快慢、刮拭方向、刮痧板边角接触的部位以及刮痧配合手 法应有所不同。刮痧手法分类如下:1. 按力量大小分类(1)轻刮法: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小, 被刮者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轻刮后皮肤仅出现微红,无 瘀

5、斑。此法宜用于老年体弱者、疼痛敏感部位以及辨证属于 虚证的患者。(2)重刮法: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较 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此法宜用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 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体质较强者以及辨证属于实证、热 证、痛症患者。2. 按移动速度分类(1)快刮法: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 30 次以上。此法宜 用于体质强壮者,主要用于刮拭背部、四肢,以及辨证属于 急性、外感病证的患者。(2)慢刮法: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 30 次以内。此法宜 用于体质虚弱者,主要用于刮拭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 内侧等部位,以及辨证属于内科、体虚的慢性病患者。3. 按刮拭方向分类(1)直线刮法:又称直板刮法。用

6、刮痧板在人体体表进 行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刮拭。此法宜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 位,如背部、胸腹部、四肢部位。(2)弧线刮法: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 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方向多循肌肉走行或根据骨骼结构 特点而定。此法宜用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和膝关节周围 等部位。4. 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1)摩擦法: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 有规律的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 此法宜用于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的部位,如肩胛内侧、腰 部和腹部;也可用于刮痧前,使患者放松。(2)梳刮法: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 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如梳头状。

7、此 法宜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病证。(3)点压法(点穴法):用刮痧板的边角直接点压穴位, 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承受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 重复操作510次。此法宜用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或刮痧 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骨骼关节凹陷部位,如环 跳、委中、犊鼻、水沟和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4)按揉法:刮痧板在穴位处做点压按揉,点压后做往 返或顺逆旋转。操作时刮痧板应紧贴皮肤不滑动,每分钟按 揉 50100 次。此法宜用于太阳、曲池、足三里、内关、太 冲、涌泉、三阴交等穴位。(5)角刮法:使用角形刮痧板或让刮痧板的棱角接触皮 肤,与体表成 45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此

8、法宜用 于四肢关节、脊柱两侧、骨骼之间和肩关节周围,如风池、 内关、合谷、中府等穴位。(6)边刮法:用刮痧板的长条棱边进行刮拭。此法宜用 于面积较大部位,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二、常见疾病的刮痧治疗(一)项痹病(颈椎病) 项痹病是以颈项强痛,向上肢放射,手指麻木,上肢无 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因肝肾不足、外伤劳损、感 受外邪,致气血瘀滞、筋骨失养所引起。本病依据 1994 年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疏筋活络,通痹止痛。【操作步骤】刮痧治疗项痹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头部、 颈肩部和上肢。1. 刮头部:患者取坐位。采用梳刮法,从前额发际处及 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

9、单方向刮拭,使头部放 松。注意重点刮拭太阳、百会和风池穴。2. 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低头向前倾;术者一手扶持 患者头顶部,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持刮痧板刮拭。 刮颈部正中:用直线刮法轻刮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 风府穴向下刮过大椎穴下至陶道穴,刮1020次为宜;身 体消瘦、颈椎棘突明显突出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 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 35 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刮颈部脊柱两侧:用直线刮法重刮颈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循 行区域,从天柱穴向下刮至风门穴,每侧刮拭 2030 次为 宜,风门穴可采用点压法、按揉法。刮颈部外侧:用轻刮 法、弧线刮法刮拭颈部左右两侧胆经偱行区域,从风池过肩 井

10、,每侧刮拭 2030 次为宜,肩井穴可采用点压法、按揉 法。3. 刮上肢:患者取坐位,头颈向对侧平旋。术者用一手 牵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刮拭上肢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 区域,由肩上的肩髃向下刮过曲池至合谷,每侧刮1020 次,肩髃、曲池穴位处可重刮,合谷穴处宜用刮板棱角点压 按揉 35 次。二)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肩凝症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 症,多因外伤劳损、肝肾阴虚、感受外邪,致气血瘀滞、筋 脉失养所引起。本病依据 1994 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诊断。【治则治法】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痉定痛。【操作步骤】刮痧治疗肩凝症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颈肩 部、上肢和下肢。1刮

11、颈肩部:患者取坐位。刮颈部正中:用轻手法直 线刮拭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风府到大椎穴,刮 1020 次即可;若肌肉薄弱,棘突明显者,可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 椎间隙,自上而下,每个间隙按压35次。刮肩胛内侧: 用直线重刮法从后发际天柱穴向大杼穴、膈俞穴方向刮拭, 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刮肩上部:用弧线刮法从后发 际风池穴向肩井穴、肩髃穴方向刮拭,每侧刮拭 2030 次 为宜,风池穴、肩井穴可采用点压法、按揉法。刮肩后部: 先用直线轻刮法由内向外刮拭肩胛冈上、下,然后用弧线刮 法刮拭肩关节后缘的腋后线,每一部位刮拭 2030 次为宜。 刮肩前部:用弧线刮法刮拭腋前线,每侧从上向下刮拭2030次为

12、宜。刮肩外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手腕处, 使上肢外展 45,用重刮法、直线刮法刮拭肩关节外侧的三 角肌正中及两侧缘,每侧刮拭 1020 次为宜。2. 刮上肢:患者取坐位。术者用一手牵拉前臂,另一手 握刮板,刮拭上肢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区域,由肩上的肩 髃向下刮过曲池至合谷穴,每侧刮 1020 次,肩髃、曲池 穴位处可重刮,合谷穴处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 35 次。3. 刮下肢:患者取坐位。用直线刮法刮拭足阳明胃经循 行线,从足三里刮至条口穴,每侧刮 2030 次,条口穴可 重刮。(三)腰痛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 多因外伤、感受外邪,或肾虚

13、所致。本病依据 1994 年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操作步骤】刮痧治疗腰痛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背腰 部和下肢。1刮背腰部:患者取俯卧位。刮背腰部正中:用轻刮 法从上向下刮拭背腰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刮拭 1020 次 为宜。身体消瘦、椎体棘突明显突出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角, 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 35 次,以局部有酸 胀感为宜。刮背腰部脊柱两侧:用直线重刮法从上向下刮 拭背腰部脊柱旁开153寸的区域,也可以分别刮拭背部 膀胱经的两条侧行线,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刮腰骶 部:用直线轻刮法刮拭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到会阳,每 侧刮 1020次为宜

14、。2刮下肢:患者取俯卧位。刮下肢后侧:用直线刮法 刮拭下肢后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以膝关节为界分上下两段分 别刮拭,先从承扶开始,经过殷门到委中,从委中经过承筋 到承山,每段刮拭2030次为宜,委中穴可用点压按揉法, 承山穴可重刮。刮下肢外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外侧 胆经循行区域,以膝关节为界分上下两段分别刮拭,先从环 跳开始,经过风市到膝阳关,然后从阳陵泉刮到悬钟,每一 部位刮拭 2030 次为宜。环跳可点压按揉。(四)粉刺(寻常性痤疮) 粉刺是以面、上胸、背部等处丘疹、脓疱、结节有时可 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病,多由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所致。本病依据 1994 年

15、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操作步骤】刮痧治疗腰痛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背部、 上肢和下肢。1刮背部:患者取俯卧位。刮背腰部正中:用直线泻 刮法刮拭背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大椎穴刮至命门穴,刮 拭1020次为宜。刮背腰部脊柱两侧:用直线重刮法刮拭 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从肺俞开始,经厥阴俞、心俞、 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刮至肾俞,每侧刮20 30次,刮至皮肤出现紫痧为宜。2. 刮上肢:患者取仰卧位。刮拭前臂外侧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区域,重点刮拭曲池穴,可点压、按揉,每侧刮拭10 20次为宜。3刮下肢:患者取仰卧位:刮下肢外侧:用直线刮法 刮拭下肢外侧的足阳明胃经循行区域,从足三里穴到丰隆 穴,每侧刮拭203 0次。刮下肢内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 肢内侧的足太阴脾经循行区域,从阴陵泉穴到三阴交穴,每 侧刮拭2030次。点压、按揉内庭穴、厉兑穴,每穴点压 按揉35次。三、禁忌症1.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现浮肿者。2.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血病、血友病等。3. 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 皮肤病、皮肤疖肿包块等。4. 急性扭挫伤、皮肤出现肿胀破溃者。5. 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