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741282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素材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验说课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过程分析、评价分析”五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对教材的分析:消化和吸收这一节内容是本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难点。教材内容较多,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消化和吸收。其中,对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原理的理解是本节内容的关键,是食物在消化道内吸收的前提。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围绕食物的消化原理主要进行探究教学(这也是我今天说课的主要内容)。课本中只安排了一个重要的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而学生对蛋白

2、质和脂肪的消化部位不甚了解,为弥补不足,所以我还安排了“探究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的实验;为第二课时探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问题,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好铺垫。同时为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奠定基础。二、 目标分析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理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l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及相应的部位;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图。l 通过模拟探究不同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实验,锻炼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动手实践、与人合作的能力。l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及相应的消化部位。教学难点:探究淀粉、脂肪、蛋白质消化部位的模拟实验。三、 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应用:食物在消化系统的消化过程比较抽象,不宜理解,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为实现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目的,还采用了实验探究、分析归纳与知识迁移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采用接受与体验、探究与发现、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四、 教学过程分析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谈谈教法和学法的具体应用。课前准备:因课堂容量大,探究实验

4、种类多,所以我和学生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课前尝试制定实验方案,搜集有关消化和吸收方面的资料。各实验小组明确分工:组长(主持讨论每一个问题,作好分工及指导;讨论内容记录员(简单记录讨论的结果,准备组间交流);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负责人;实验操作人(负责实验的操作,其他人辅助)。教师: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小组长在课上起小助手作用。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材料用具】 唾液,胃蛋白酶片,胰酶片(从药店购买的助消化药),研钵,试管,量筒,烧杯,小刀,清水,冰糖,小锤,馒头,鸡蛋,花生油,胆汁,食盐,碳酸钠(食品加工用的纯碱),盐酸等。准备蛋

5、白样品和模拟消化液(胃液、小肠液)。第一环节:实验引入,立疑激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最有效的 参与教学活动,我设计了有趣的演示实验:“迅速溶解的糖”导入新课。(该实验简单易行,从生活经验入手,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用小锤将其中一块碾碎,然后将整块的冰糖和碾碎的糖粉分别放到两个杯子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搅拌,观察哪一个杯子里面的糖溶解得更快。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都必须先经过口腔。口腔(消化系统中最直观的器官)的结构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功能?我们吃食物的时候为什么强调“细嚼慢咽”,这与我们刚看到的实验现象有什么关系?适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一环

6、节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探究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第二环节:自主学习 融会贯通 出示多媒体课件消化系统组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1、32页内容。出示讨论题:三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初步消化的场所是什么器官?最终在什么场所被消化的?都需要什么消化液参与?最终被分解成什么物质?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名称和位置,使学生对整个消化系统有个初步了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他们之间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进行促进性互动学习。第三环节: 自主探究 解决疑难(一)根据课前提供的材料用具,明确探究过程。全班分成4

7、个大组,第一大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及“馒头的消化部位”;第二大组探究“蛋白质的消化部位”;第三大组探究胆汁是作用;第四大组探究脂肪的消化部位;4人一小组在实验小组长带领下交流实验方案,然后讨论、完善,最后确定本组的实验方案。分别针对不同实验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改自己的观点。(1) 准备蛋白样品。采用鸡蛋清作为实验材料,(还可以自己选择其他蛋白含量丰富的材料,如豆腐等)。将鸡蛋清到入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和清水调匀,然后注入沸水(提醒学生注意:小心操作,防止烫伤!),做成

8、蛋花汤,观察蛋花汤里固定的蛋白块。(2) 模拟胃液。取10片蛋白酶糖衣片,剥去药片外面的糖衣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水研碎,再加50毫升蒸馏水充分混合,然后再加50毫升蒸馏水和10毫升3%的盐酸(人的胃液中喊有大量胃酸,主要成分就是盐酸),配制成模拟胃液备用。(3) 模拟肠液。去10片胰酶片剥去药片外面的糖衣,防如岩钵中加少量水研碎,再加入50毫升蒸馏水充分混合,然后再加15毫升1%的碳酸钠(人的肠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碱性成分),配制成模拟肠液备用。(4) 收集唾液。(用凉开水漱口,略微张开嘴,用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将下颌搁在小烧杯口上约3分钟,使唾液缓缓流入小烧杯中), 收集唾液并稀释,作为口

9、腔液备用。(二)引导 学生讨论:l 设置对照组实验条件的重要性。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醒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必须洗手,避免疾病的传播)。l 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第四环节: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 方案一: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报告。4个大组各派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过程、结果。 方案二:组间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评比。评比出:最佳方案、创意、假设、选材、观察、报告奖等。本环节是有趣的课堂过程评价,真正体现了课堂评价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的机会。第五环节 技能

10、训练,能力突破本节的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所以我安排了这项技能训练“解读曲线图”,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真正地做到知识迁移,能力突破。下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l)曲线甲表示_的消化。(2)曲线丙表示_消化。(3)曲线乙的消化从_开始。(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_中都可以被消化,(5) C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五、 教学评价分析我根据多元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同学,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看待学生,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积极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真正体现主体地位,真正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激起求知的欲望。综合性评价方式:个人性评价和小组内评价。分别包括参与答问情况,知识掌握、能力表现情况,实验操作情况,材料收集情况,合作情况等。 评价内容:资料,方案,创意,假设,选材,观察,报告等。学习并没有结束:课后为了给学生提供句继续研究的环境,实行开放的“生物实验室”,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参与每一个相关的实验的操作。板书设计消化道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最终消化部位) 口腔、咽、食道、 胃、 小肠、大肠、肛门 初步消化(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实验说课材料消化和吸收说 课 稿望都县第二中学 冯文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