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74125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送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送别教学规定: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爱慕中国古典文化。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初步设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齐读题。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板书:李白孟浩然)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打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她吟出这样一首诗3、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自读古诗。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谈话激趣:同窗们有诸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教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

2、上。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课件出示图片。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3、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她俩此时的心情如何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均故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你是如何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乐意离开谁。)用“由于因此”的句式说一说她们的行为与心情吗?(由于她俩都不乐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因此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第三自然段过渡

3、: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1、出示句子2。学生自由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佩,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始终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教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去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干再会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敬佩之情,依依惜别之情)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之情,依依惜别之情?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理解?(相机指引读出敬佩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立即我们要请同窗上台来表演这一段内容,目前我们要招聘演员了,谁想演李白?人们先练一练台词。、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人们认真听,待会儿我们人们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

4、(学生读)b、评价好,你为什么用这种语调读?哪里看出?不好,为什么?你能读得比她好吗?(拟定小演员)齐读这一部分。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她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她是如何宽慰的?2、出示句子3:自由读。“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临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出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指引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她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你是如何理解“永世不绝”的?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窗。那请你读一下孟浩然的话,人们认真听

5、,待会儿我们人们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目前我们请两位同窗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她同窗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表演前,下面的同窗有什么珍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窗?给她们指点一下。开始表演。(道具:一次性纸杯只)(一人读提示的话。)评一评。尚有人乐意上台来表演吗?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引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接下去齐读(生接读)。、重点理解句子:白帆随着江风徐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时李白有些什么体现?(仍然伫立、凝视远方)用表演的形

6、式理解“仍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她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体现呢?板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齐读第四节。第五自然段过渡:但是友人还是拜别了,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后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什么叫“脍炙人口”?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为什么能脍炙人口。出示并齐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目前,你能大概地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同桌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结合“西辞”,板书图)板书:你懂得为什么这首诗能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了吗?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四人小

7、组讨论一下。)(这首诗没有一种字提到离情别恨,却饱含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这首诗中景色美:烟花三月,碧空,长江天际流)(反衬写法:景色美,却无心欣赏,由于与好朋友分离)(用词好:孤帆远影,写出了李白在江边目送了好久好久)(两次写到黄鹤楼,黄鹤楼有神仙飞天的传说,祝愿孟浩然到扬州能像神仙同样过得逍遥自在)这真是一首好诗,让我们怀着和李白同样的心情,再次朗读这首诗。四、扩展阅读1、课前布置人们收集某些有关送别的古诗,你能向人们简介一下吗?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朱大入秦芙蓉楼送辛渐留别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学生报告3、推荐古诗,出示:送朱大入秦别董大学生自由诵读。4、引导开展课外诵读:的确,一首好诗,就像一位好朋友,好兄长,她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伟大友谊,她能告诉你什么是见览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自由想象的天地,提供了一种净化心灵的空间。人们准备一下,我们下周六开个古诗文背诵比赛,看谁在3分钟时间内背诵出来的古诗多,好不好?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