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设计计算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74023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厂设计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设计计算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计算书第一节、水量计算该水厂设计产水量为 18500 m/d自用水系数 10% 水厂的井水量为 Q=18500(1+0.1)=20350 m/d=847.92=0.24 第二节 、混凝 1。混凝剂药剂的选用根据任务书,选取药剂为三氯化铁,三氯化铁的投加量选取为10/L,其特点为:三氯化铝的混凝效果受温度影响小,絮粒较密实,适用原水的pH值约在6.0-8。4之间。药剂投加方式干式与湿式的优缺点的比较: 投加方式一般有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大多数情况下水厂采用压力投加,本设计采用水射器投加方式.如下图:混凝剂的湿式投加系统如下图:2、加药间的设计计算 设计要求:加药间尽量设置在投药点的附近;加药

2、间和药剂仓库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机械搬运设备;加药管可以采用塑料管、不锈钢或橡皮管,溶药用的给水管选用镀锌钢管,排渣管采用塑料管;加药间要有室内冲洗设施,室内地面要有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加药间要通风良好,冬季有保温措施;加药间与仓库连在一起,仓库储量按最大投加期间的13个月的用量计算。3、溶液池容积 = =1.02m 取1.5 m 式中:混凝剂(三氯化铁)的最大投加量(mg/L),本设计取10mg/L; 溶液浓度,一般取5%-20,本设计取10; 处理水量,本设计为847.92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2次。 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座,一备一用,保证连续投药.单池尺寸

3、为LBH=1.51。01。6,高度中包括超高0。3m,沉渣高度0.3m,置于室内地面上。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LBH=1.51。01.0=1.5m,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采用给水管DN60mm,按1h放满考虑。 4、溶解池容积 式中: 溶解池容积(m3 ),一般采用(0。2-0.3);本设计取0。3 溶解池也设置为2池,单池尺寸:LBH=1。00。51.5,高度中包括超高0。3m,底部沉渣高度0.2m,池底坡度采用0。02.则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 L

4、BH=1。00。51.0=0.5 m ,满足要求。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则放水流量:q=0.75 L/S, 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50mm,相应流速v=0。38m/s,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50mm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5、投药管 投药管流量:q=0.04L/S 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10mm,相应流速为0.5m/s。6、 溶解池搅拌设备 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7、计量投加设备 本设计采用耐酸泵和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q=0.125m/h 式

5、中:溶液池容积(m3)耐酸泵型号25FYS-20选用2台,一备一用.8、药库的设计参数 混凝剂三氯化铁所占体积: T=Q15=2035015=3052.5=3。1t 式中:T药剂按最大投药量的15d用量储存 a-三氯化铁(mg/l),本设计取10mg/l Q处理水量(m/d)。 三氯化铁的相对密度为1。19,则算占体积V= 药品放置高度按1.0m计,则所需面积为2。61m 考虑到药品的运输、搬运和磅秤算占体积,不同药品间留有间隔等,这部分面积按药品占有面积的30计,则药库所需面积:,则药库平面尺寸取LBH=2。5m2。.0m3m 。9、静态混合器的设计计算 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

6、行混合。设计总进水量为Q=20350m3/d,水厂进水管投药口靠近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混合单元,投药管插入管径的1/3处,且投药管上多处开孔,使药液均匀分布。静态混合器的水头损失一般小于0。5m,根据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h=0.1184n 式中:h-水头损失(m); Q-处理水量(m/d); d管道直径(m); n混合单元(个)。 设计中取d=0.6m,Q=0.3 m/S,当h=0。4,n=3时,h=0。3m0。5m。所以选DN600内设3个混合单元的静态混合器。 图:管式静态混合器第三节、水力循环澄清池的设计澄清池是将絮凝和沉淀综合于一个构筑物中,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的目的。本设计采用水力

7、循环澄清池,主要由喷嘴、混合室、喉管、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分离室、进水集水系统与排泥系统组成。1、水力循环澄清池设计参数 水力循环澄清池一般为圆形池子。进水悬浮物的含量一般小2000短时间内允许达到5000。 (1)设计回水量一般采用进水流量的35倍,原水浊度时取下限,反之取上限。(2)喷嘴直径与喉管直径之比为(1:3)(1:4),喉管截面积与喷嘴截面积之比为1213。(3)喷嘴流速为78,水头损失为34m。喉管的进水喇叭口距离池底一般为0。15m,喷嘴顶离池底的距离为0.6m.(4)喉管流速为2。03.0,喉管处的水流混合时间为0.51.0s。喉管喇叭口的扩散角为,喉管长度为直径的56倍。

8、(5)第一应室室的出口流速为5060,应室时间为2030s,锥形扩散角小于.第二应室室进口流速为3040,应室时间为110140s。应室室有效高度为3m。水流时间在池中总停留时间为1。21。5h。(6)清水区水流上升流速为0.71.0,低温地浊水可以取低值,水流停留时间为40min左右。清水区高度一般为2.53。0m,池子超高为0。3m。保证出水水质,清水区高度最好取高值。在分离区内设斜板等设施能提高澄清效果,增加出水量和减少药耗.(7)水池的斜壁与水平的夹角一般为(8)排泥装置同机械搅拌澄清池。排泥耗水量约为进水量10%.池子底设放空管。采用数据:本设计采用4座水力循环澄清池,则单池设计流量

9、,采用回流比n=4,总循环流量为.设计循环总流量 :喷嘴流速 : 喉管流速 : 第一反应室出口流速 :第二反应室进口流速 :清水区(分离室)上升流速 :喉管混合时间 :第一反应室反应时间 :第二反应室反应时间 :分离时间 ::(7)进出水系统计算 进水管采用=300,管内流速取1。2出水系统:采用环形穿孔集水槽,根据澄清池设计经验,环形集水槽中心线 内所围面积等于分离区面积的45 即0。45 则环形集水槽中心线处直径 环形集水槽宽度按经验公式 k为超载系数取1。2 则槽起点水深 槽终点水深 集水槽平均流速为:(8)孔眼计算:设孔眼淹没深度 则所需孔眼总面积为 采用孔眼直径=25mm,则每个孔眼

10、面积,要求的孔眼数个孔眼间距:(采用等间距法)外侧 采用93内侧 采用87 8条辐射集水槽的开孔部分总长度为: 假定环形集水槽所占宽度为0.38m靠池壁的的环形集水槽开孔部分长度为: 3.14(9。320.38)80.32=24。26m穿孔集水槽(包括辐射槽和环形槽)的开孔部分总长度L为: L=39。52+24。26=63.78孔口近距x为: x=(9)储水槽计算:总出水量=2=2总槽流速采用0。75槽宽B=(10)排泥系统计算:污泥浓缩室容积其中:,,,泥斗只+数,则每只泥斗容积(11)排泥管采用=150 排泥流量其中:澄清池水面至排泥出口的高差排泥历时(12)放空管采用=200(13) 溢

11、流管采用=300与进水管相同第四节 、普通快滤池的设计1.设计要点(1) 滤池清水管应设短管或留有堵板,管径一般采用75-200mm.以便滤池翻修后排放初滤水. (2) 滤池底部宜设有排空管,其入口处设栅罩,池底坡度约0。005,坡向排空管。(3) 配水系统干管的末端一般装排气管,当滤他面积小于2 5时。管径为400mm,滤池面积为25100时,管径为50mm排气管伸出滤池顶处应加截止阀。(4) 每个滤池上应装有水头损失计或水位尺以及取样设备等.(5) 滤池数目较少,且直径小于300mm的阀门,可采用手动,但冲洗阀门一般采用电动、液动或气动。(6) 各种密封渠道上应有1- 2个人孔。(7) 管

12、廊门及通道应允许最大配件通过,并考虑检修方便。(8) 滤池池壁与砂层接触处抹面应拉毛,避免短流口(9) 滤池管廊内应有良好的防水、排水措施和适当的通风,照明等设施. 4, (2) 支管:第五节、清水池的设计本工程不设水塔或高位水池,二泵供水量应与用水情况保持一致,一泵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来确,所以设计2座清水池。1、清水池总容积的计算清水池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计算,则清水池贮存水量: 采用两座清水池,每座清水池容积为: 取清水池超高0.5m,有效水深为4。0m.则清水池平面面积: 取清水池宽度B=15m,则长为 则每池尺寸为:25。5m15m4。5m=1721。25m。2、清水池各管

13、管径的确定 清水池进水管与出水管流速取,进水管管径按最高日平均时水量计算,出水管管径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由用水量变化规律可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 式中:时变化系数,取1。3所以进水管管径为:。 出水管管径为:,取750。 溢流管与进水管直径相同取650,放空管管径可按2小时内将池中水泄空计算,取,放空流速取。设两个检修孔,检修孔直径为650 ,检修孔靠近进水管和出水管。池顶设6个通气管,均匀布置,通气管直径为100 ,池顶的覆土厚度为0。7 。第六节、液氯消毒及加氯间的设计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加氯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根据相似水厂运行经验,并按最大容量确定,余氯量应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出厂水游离余氯不低于0。3,管网末稍不低于0。05,水和氯的接触时间大于3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