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73814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 目: 编写刻字的数控铣加工程序 系 部: 机电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N11-机自-4F 姓 名: 闫东伟 学 号: 24111901434 2014 年 6月14日目 录湖南理工学院1课程设计报告书11.前言41.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作用41.2 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42设计步骤52.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52.2加工方案选择62.3刀具选择以及走刀路线的确定62.4模拟工件效果图72.5编写程序72.6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3总结84参考文献9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根据上面零件图

2、纸要求,正确编写该零件刻字的铣加工程序。提示:工件原点建于上平面左前角,3的立铣刀,偏置值存于G54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1、正确运用常用准备功能G代码和常用辅助功能M代码编写该零件铣加工程序。2、根据加工要求,正确给定主轴转速S、进给速度F;正确选定刀具。3主要参考文献: 1 施仁,刘文江,郑辑光.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廖效果,朱启逑.数字控制机床.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号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12014年6月9至13日根据课程设计课题,分析课题内容,熟悉零件

3、图纸的加工工艺,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22014年6月14至18日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写出正确的加工程序;2014年6月19至20日答辩。主指导教师日期: 年 月 日1.前言1.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作用本课程设计是在数控技术理论课程学习完后进行。数控技术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机床基本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编程的特点和步骤,深化工艺处理技术和编程方法,通过调试,掌握一种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数控领域工作打下扎实基础。1.2 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1、根据规定零件图纸要求,正确编写该零件

4、刻字的铣加工程序。2、正确运用常用准备功能G代码和常用辅助功能M代码编写该零件铣加工程序。3、根据规定零件图纸要求,正确编写该零件刻字的铣加工程序。4、根据加工要求,正确给定主轴转速S、进给速度F;正确选定刀具。5、在加工过程中按照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顺序进行,工件原点建于上平面左前角,3的立铣刀,偏置值存于G54。2设计步骤2.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对于该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从形状结构、尺寸、技术要求、定位基准、毛坯方面进行分析。该零件尺寸标注齐全无误,尺寸要求适中,适合用数控铣床进行加工,无热处理要求。该零件需要多次装夹,每次装夹后重复定位误差一次,力求达到误差小,尺寸合格,外形美观的效果。该零件

5、适用于数控铣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除了具有普通铣床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零件加工适应性强,灵活性高,适于加工尺寸特殊轮廓复杂的零件。2一次装夹定位后,能加工多道工序加工的零件。3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2.2加工方案选择1零件装夹方案该零件适合在平面上加工,所以装夹过程中可采用机用平口虎钳装夹。装夹时应该注意零件向外伸出高度到位,使得加工正常进行。2零件加工顺序该零件没有打孔需求,按照先粗后精的顺序加工,先确定在机床上手动加工完成4080面积大小的平面,再以此基准加工字深1mm面积均为3020的Z、Y、X字样。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设备及工装1备料制作毛坯4080中标记3020边框三个,间隔

6、和边框余量5mm。2铣手动铣上下两面及边框至标准。普通铣床3铣以正面为基准面进行加工,3020边框内加工Z、Y、X字样。数控铣床6钳将字母尖边修挫,边缘去毛刺。7检验尺寸合格,表面无划伤锈蚀痕迹。8完成最终检验合格则完成作品2.3刀具选择以及走刀路线的确定铣平面时,避免产生接刀痕迹,根据平面大小选择30的面铣刀,加工侧面选用8的立铣刀,雕刻刀选用0.5,刀刃长度为2mm,刀杆直径3的刀具来雕刻字母。粗铣上下端面时采用逆铣方式,铣字母ZYX采用顺铣方式,精铣上下端面时采用顺铣方式。2.4模拟工件效果图2.5编写程序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工件原点建于上平面左前角,3的立铣刀,偏置值存于G54000

7、11;(长度补偿存于01地址)G90G54G49G40G80;M03S1200;G00 Z200;X 0Y0;G43H01Z3;X5Y35;G01Z-1F60M8;X25F100;X5Y5;X25;G0Z3;X40;G01Z-1F60;Y20F100;X30Y35;G0Z3;X50;G1Z-1F60;X40Y20;G0Z3;X55Y35;G1Z-1F60;X75Y5F100;G0Z3;X55;G1Z-1F60;X75Y35;G90G49G00Z200M9;Y200;M30;2.6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在装夹零件时要用气枪将表面吹干净,避免残留物吸附在表面上影响加工精度并且损伤零件表面;底面要与

8、垫铁贴平,使上下两面保证平行。2在加工过程中冷却液要浇到位,告诉切削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冷却不及时会使得刀尖退火,并且刀具硬度降低容易发生断刀。3加工时换刀应该注意顺序,避免造成撞刀现象,装刀时注意刀柄的键槽是否与主轴的键相配合,避免因转速高造成刀具飞出等意外事故。4刀具刀刃伸出长度应适当,避免出现振刀现象,影响加工表面光滑度和粗糙度。5下刀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下刀时刀具折断;进给速度应在保证刀具的耐磨性以及粗糙度下,尽可能提高进给速度来提高加工效率。3总结数控操作重视对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足以让我们对数控技术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感谢老师为我们安排此次课程设计提高我们对实际

9、设计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由我们全组九人共同参与完成,旨在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没有依靠老师的指导,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通过小组组员的积极讨论、上网及图书馆查阅资料得出最终结果。历时大约一周的设计终于接近尾声,我们意识到任何事情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参与的过程。作为大三即将大四的学生,我们也很少再有这样的机会能聚在一起共同思考讨论,这次课程设计不但揭露了我们对于实际操作和设计上的不足之处,还让我们有机会能一同参与这样的讨论,给我们每个人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非常感激老师给予我们的这个机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相信大家都收获了不少,不仅仅是操作的能力和数控机床的操作知识,更有奋斗和积极参与的宝贵经历,同学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熟悉与了解。认真学习好专业课程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今后的工作才会更加顺利,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作为平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操作中提升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完善自己。4参考文献1 施仁,刘文江,郑辑光.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廖效果,朱启逑.数字控制机床.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