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737752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2021.9一、提出的背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安康的人格。而自信是一个人安康人格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局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表现出自信心缺乏,意志比拟薄弱,进取心和抗挫折的能力差等方面的缺陷和缺乏。归其原因是自信心缺乏和缺乏。我们经常看见有些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不前,压抑了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认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教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卑微。现在的学生大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过多的保护和关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缺乏坚强意志的培养,导

2、致他们在困难面前缺乏激情,缺乏勇气,缺乏应有的自信。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再总结成功经历的根底上进展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因此我们“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作为本学期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查问卷,我校学生自信心缺乏主要表达在以下方面:一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有的同学答复以下问题紧、不流利;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惧怕参加竞赛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怕别人笑话。二有些同学不敢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说话小声、害怕,不敢或很少主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等,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听从他

3、人的安排,而不愿甚至从不当领导者。三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而不能努力解决。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拟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缺乏主见,不能自己想方法解决,而是依赖他人帮助,向教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比方在三3班,在问到“虽然你很努力,但你仍然担忧学习,怕学不好吗.时,有21.1%的同学选择了是。问“班上来了新同学,你会主动和他打招呼吗.有12.3%的人选择了不会。说明我们在自信心的培养方面需要加强。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开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它是促进人向上奋进的部动力,是一个

4、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身心安康地开展,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心理研究说明,人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逐步开展起来的。在学校,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在班队活动中培养其各个方面的能力,以便能全面开展,适应未来社会。研究说明: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信水平,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心理素质,从而也可以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三、 研究现状分析我校学生自信心缺乏主要表达在以下方面:一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有的同学答复以下问题紧、不流利

5、;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惧怕参加竞赛活动,特别怕别人笑话。二有些同学不敢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说话小声、害怕,不敢或很少主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等,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甚至从不当领导者。三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而不能努力解决。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拟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缺乏主见,不能自己想方法解决,而是依赖他人帮助,向教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四、研究目标通过小学生缺乏自信心的现状调查, 根据情况,采取家校联合,班

6、会活动,全面教育与个别辅导结合,素质教育中渗透信心教育。探索各种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历。让学生自我鼓励,增强自信,形成良性循环。用教师和学生客观的积极评价,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开展。让孩子从小学阶段开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人自重自爱,个个自信自强,形成自立自强的品质。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孩子在面对困难时都能够自信地说:“我能行!五、研究容1、调查研究我班小学生缺乏自信心的现状,通过相关调查进展分析,找出成因,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指导研究活动。2、唤醒学生自我意识,树立学习自信心,做到:1相信自己能学好;2有良好的精神状态;3与人轻松自如的交往;4对自己充满

7、信心,相信自己;5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悦纳自己。3、通过家校联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在家庭中培养自食其力的精神。在根底教育中渗透信心教育,培养自信心和培养相关心理因素结合,树立孩子自信心,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地迎接美好的明天。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开展。六、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展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2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3比照研究法。通过课题实施前后得到的不同数据进展比照,得出实验结

8、论。4用“行动研究法结合各种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现状进展有效研究。收集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所记录的关于教师研究的原始资料,以此为样本,归纳总结出有效的培养自信心的方法。七、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准备阶段2021年9月:学习相关理论,走访调查,制定方案,拟订方案。 形成课题方案实施阶段2021年10月-2021年6月按方案组织实施,并不断进展总结,适时调整研究策略,分析导致学生自信心缺乏和产生自卑的原因,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策略和规律。课题小结,中期报告总结阶段2021年7月-2021年9月汇总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教育论文。八、研究措施:一、着眼学生未来成长 发挥评价鼓励作用 一个从小就被

9、人们认为是“笨孩子的学生居然考上了大学。小学的一次家长会,教师对母亲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学生,你儿子是49名,回到家中,母亲却竖起大姆指对儿子说:“教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不是笨孩子,只要你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他这次是30名,儿子上初中了,又是一次家长会,教师说:“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困难。回到家中。母亲又一次竖起大姆指对儿子说:“教师对你很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考重点高有希望。三年后,“笨孩子迎来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亲对前来道贺的亲友说,所有的家长、教师都应该有竖大姆指的习惯。母亲的话非常有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力翁效应。这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生动有力的证明

10、了鼓励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类似的例子我们还能找到许多。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缺乏以及开展的需要。改变我们的固有思想和传统评价模式刻不容缓。1、以学生的成长作为评价的出发点,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1、摒弃机械化语言 给学生真诚的评价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口头鼓励性评价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局部,它强调鼓励性,强调“奠定每一个学生学历成长与人格成长的根底。但鼓励性并不等于无原则,颠倒黑白。它要求准确、规、个性化。 “你真棒!“你真聪明!“说的太好了等等

11、这样的评价语言不是说不好用,但用多了,就有了漫不经心的的味道,学生听的多了已经对这些免疫了,完全激不起他们的情绪波澜。这样的表扬语言仅停留在学生的人格上,而不是表扬学生的行为,久而久之,一成不变,会失去魅力。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个性化评价,我弯下腰来,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聆听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声音,然后以幽默幽默,平和亲切的鼓励语言回馈学生,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当学生答复以下问题遇到困难时,我会说:“哦,你不会,没关系!认真听听别人的发言,你就会了!“这个问题你需要帮助吗.“别着急,想好了再说,相信你会的。遇到成绩不好的学生认真听讲时,我会说“这节课你真行,教师真为你快乐!

12、“今天同学表现得比拟好,继续努力啊!“这位同学听得最用心,大家要向他学习啊!遇到不自信的学生答复以下问题时,我会说“请大声一点答复!你的想法很好,请继续努力!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教师感到非常快乐等。遇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我会说 “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想知道它的作用有多大吗.你有更好的方法吗.谁还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解法呢.等。在课堂上,学生的认知难免会出现错误,如果我们模棱两可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马上轻率地评价“错,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不能很好的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该怎么办.我觉得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会好些,如“哦,你是这样想的,请再思考一下

13、,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获取知识。因此,教学中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学生为本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自强和成功的体验,从而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这些真情实感的评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2、发挥体态语的积极影响 配合鼓励语言鼓励学生体态语言包括手势语、头势语、眼神语和表情语。当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我会一边讲课,一边轻轻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这样,既不影响上课,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眼睛是心灵之窗,是最能表现人的心世界

14、的器官,是体态语言最集中、最敏感的外显部位。眼神的变化,可传递着无声的信息,维系着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当教学中遇到容的不同表达方式、问题的不同解答策略、应用的方法多样化等问题时,我会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同时用眼神不时地对全体学生扫描说:“教师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方法来,请试一试!这种把口头语和眼神语的有机结合,能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教师的“注意中心,使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被冷落的人。头势也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语言,它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点头表示同意、赞同、肯定;侧头表示关注、倾听、感兴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提问成绩差的同学,当他们在板演时,即使

15、是错了,只要字写得好,我也边点头边说:“教师真喜欢你写的字。当他们对简单的问题勇敢地站起来,并答复正确时,我会边侧头倾听边点头边说:“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教师感到非常快乐,也同意你的想法。这样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心的冲动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冲动是来源于教师真情的评价。因此,教师不但要善于捕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在原有根底上有所进步,而且还要全面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体验的外在表现,只有在部情绪体验的根底上才能发生,它蕴涵了大量的情感交流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语言。俗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要使学生开展,首先要宽容

16、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了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如有的学生在答复以下问题时,发言声音小,我会微笑着对他说:“你的声音能不能再大一些,让全班的同学都能听见,请你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可以!有的学生由于胆小或冲动,当教师一提问他时,他竟把要说的话忘了,这时教师应笑容满面地对他说:“别慌,等会儿,想好了再说好吗.教师和同学相信你一定能成功!。通过面部表情,结合口头语言进展鼓励性评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热爱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不仅增加了勇气,还激起了他们不懈追求学习的动机,从而得到开展。总之,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翻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