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73442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6、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7、常

2、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5、分数的意义:把

3、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

4、100毫米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或大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的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读数和写数: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0。2、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5、:看数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就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4、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倍的认识】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的图形叫做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

6、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4、多位数乘

7、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5、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7、关于“大约”的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

8、似数,用估算。8、减法的验算方法: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9、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学习困难的原因1、学习自觉性较差初中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解题时不注重步骤、过程。2、学习意志薄弱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知识间联系紧密,对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要求很强。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不好或未理解的话,就会直接影响深一层次内容的学习,造成知识脱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在加在自身的毅力薄弱。其结果往往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放弃数学的学习。3、无兴趣学习或兴趣低一部

9、分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好数学,导致基础不好,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还有些学生认为学数学没用,选择放弃选读,因此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4、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些学生边学边玩,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思维单一,不能横向思考或纵深思考;又或者不听不记,思维懒惰,粗心大意、马虎等等都是造成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所以同学们要注意自己是否存在以上问题,要想办法及时解决。数学的概念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在数学中,作为一般的思维形式的判断与推理,以定理、法则、公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数学概念则是构成它们的基础。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